第9章 双刃出鞘裂新陆 三面烽火焚星条(2/2)
柏凌均的第十六军仅用半天时间就突破了美墨边境防线,迅速向德克萨斯内陆推进。当地的墨西哥裔居民甚至为帝国军队提供了帮助,为他们指引道路和提供情报。
加快推进速度,柏凌均命令部队,我们要在美军反应过来之前,尽可能深入德克萨斯腹地。
与此同时,在佛罗里达方向,帝国海军陆战队也在坦帕湾实施了辅助登陆,与从墨西哥北上的第六集团军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。
帝国军队从西北、南部和佛罗里达三个方向的同时进攻,使美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。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紧急召开了作战会议。
我们在三个方向同时遭到攻击,兵力已经捉襟见肘。美军总司令潘兴将军面色凝重地说,特别是墨西哥的倒戈,让我们的南部防线完全崩溃。
更糟糕的是,帝国情报部门策动的内部骚乱也开始发酵。在德克萨斯、新墨西哥等地,墨西哥裔居民发动起义,配合帝国军队的进攻。在芝加哥、底特律等工业城市,也爆发了反战示威游行。
我们必须做出抉择。潘兴指着地图说,是优先保卫东西海岸,还是南部的产油区?
经过激烈讨论,美军指挥部决定采取东西固守,南线反击的战略。在东海岸和西海岸采取守势,集中精锐部队先击退威胁最大的南部进攻。
然而,这个决策很快就被证明是错误的。蒋百里的第七集团军在华盛顿州站稳脚跟后,以惊人的速度向纵深推进。而蔡锷的第六集团军在德克萨斯的攻势也比预想的更为猛烈。
在西北战线,第七集团军的推进势如破竹。李烈钧的第十三军沿太平洋海岸线南下,威胁西雅图;张绍曾的第十四军向东推进,目标直指斯波坎;王廷桢的第十五军则负责清剿半岛上的美军残余部队。
在南方战线,第六集团军的进展同样顺利。柏凌均的第十六军北上进攻圣安东尼奥,张凤翙的第十七军向西推进,夺取图森,张之江的第十八军则向阿尔伯克基方向突击。
注意与墨西哥军队的配合。蔡锷指示部队,我们要充分利用当地民众的支持,实施快速突击。
至十一月底,三路大军已经在美国本土形成了完整的进攻体系。第七集团军控制了华盛顿州大部,第六集团军占领了德克萨斯、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的大片领土,佛罗里达的登陆部队也在稳步推进。
双刃剑行动的成功实施,特别是墨西哥的倒戈,彻底改变了美洲战场的战略态势。美军现在不得不在三个主要方向上同时作战,而且失去了重要的战略纵深。
在新京的皇宫里,皇帝柏凌云接到战报后,立即召开了御前军事会议。
美洲战局已经进入决定性阶段。皇帝说,命令凌锐,要抓住这个机会,加快进攻节奏。特别是要善用墨西哥这个盟友。
与此同时,在华盛顿的白宫,美国总统召集了紧急内阁会议。面对三面受敌的危局,政府内部出现了严重分歧。主战派要求动员全部力量进行抵抗,而主和派则开始寻求通过外交途径结束战争。
然而,最让美军指挥部担忧的是帝国军队的下一步行动。如果三路大军完成会师,美国将被完全分割,战争的天平将彻底倒向帝国一方。
寒冬降临北美大陆,但战火却愈演愈烈。帝国军队在美国本土的多路进攻,标志着战争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