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> 第538章 华夏修仙学院招生纪实(1):河南省五关考核启幕

第538章 华夏修仙学院招生纪实(1):河南省五关考核启幕(2/2)

目录

驻马店农民王丽:体质强度1.7,灵韵容纳量2.2,经络通畅度79%(差1%),灵韵转化效率85%(长期灵韵农田劳作)——通畅度待补

“达标者直接前往四楼,待补者可选择‘灵韵临时补给站’提升,1小时后可重测一次。”工作人员指着检测区旁的补给站,那里摆放着灵韵泉水和低浓度灵韵丹,供待补考生临时调整。

张强喝了一瓶灵韵泉水,静坐半小时后重测,灵韵容纳量提升至2.05,顺利达标;王丽则在补给站工作人员指导下,用灵韵按摩仪疏通经络,重测时通畅度达到81%。“没想到还能重测,这不是一刀切,太人性化了!”王丽攥着通过凭证,连声道谢。

体质适配关采用“批量检测+临时补给重测”模式,50台仪器每小时可完成3000人,截至第二天深夜11点,7.5万考生中,4.8万人通过考核,通过率64%—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既体现了河南考生的体质优势,也印证了名额分配时“灵韵覆盖基础”占比的合理性。

第四关:心性测试关——情景本土化,批量模拟中原修仙场景

四楼“心性测试区”的28个灵韵情景舱,每个可容纳25人(比标准多5人),情景模拟也融入了中原地域特色——不再是通用场景,而是结合河南考生的生活背景设计:

农耕情景:灵韵农田遭遇蝗灾,是优先保护自家田地,还是先帮邻里抢救集体农田?(测试集体意识)

工匠情景:修复灵韵古桥时,发现可走“捷径”节省材料,但会影响桥梁寿命,是否坚持标准?(测试原则性)

传承情景:家族流传的基础功法与学院标准功法有差异,是否愿意放下执念学习标准功法?(测试适应性)

李青走进15号情景舱,第一个农耕情景浮现时,她想起老家新野县村民互助抗旱的场景——毫不犹豫选择先帮邻里抢救集体农田,灵韵记录显示“集体意识:优秀”;第二个工匠情景中,她曾在郑州灵韵修复工坊做过义工,深知“偷工减料”的危害,坚定选择按标准施工;第三个传承情景里,她主动将家族功法与标准功法对比,发现差异处后标注“待入学后请教导师”,展现出开放的学习心态。

“心性评估:优秀!通过考核!”屏幕亮起绿色提示时,李青身边的洛阳考生周凯却皱着眉——他在传承情景中犹豫了:“家族功法是爷爷传的,放弃会不会不孝?”

情景舱外,叶尘恰好巡查至此,淡金色仙元透过舱壁轻声引导:“传承不是固守,而是让好的东西更完善。你可以把家族功法带到学院,若有可取之处,说不定能融入学院教学,这才是更好的传承。”周凯茅塞顿开,重新选择“主动交流融合”,最终评估为“合格”。

这种“本土化情景+实时引导”的模式,让心性测试更贴近考生生活,也更能真实评估心性。28个情景舱每小时可完成2100人,截至第三天傍晚,4.8万考生中,2.9万人通过考核,通过率60.4%——既筛选出心性稳定的考生,也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的误判。

第五关:基础实操关——分组演练+导师巡评,保障大省考核质量

五楼“基础实操区”是最后一关,也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关——河南850个名额将从通过前四关的2.9万人中选出。这里划分60个演练场(比标准多10个),每个演练场配备1名主考官(从河南各地修仙启蒙站选拔的优秀导师)和2名辅助考官,同时为35名考生考核,考核内容除“基础吐纳诀”“灵韵引导术”,额外增加“灵韵应急处理”(如快速平复紊乱灵韵)——考虑到河南作为人口大省,未来修仙者需承担更多基层灵韵应急任务。

李青被分到42号演练场,主考官是郑州修仙启蒙站的张导师,他曾教过李青基础吐纳诀。“别紧张,按平时练习的来,注意吐纳时的灵韵节奏,引导术要稳,应急处理时别慌。”张导师的鼓励让李青放松不少。

她先演练吐纳诀:吸气4秒,灵韵从鼻腔入丹田;呼气6秒,灵韵沿经络循环一周,动作流畅,体表泛着均匀的淡青色光泽;接着是灵韵引导术:指尖凝聚灵韵,3秒内形成稳定的淡青色光团,光团在指尖停留10秒未消散;最后是应急处理:张导师用仙元模拟灵韵紊乱,李青15秒内就用启蒙课上学的“静心诀”平复,灵韵波动恢复正常。

“吐纳流畅,引导稳定,应急处理及时,综合评分88分,通过!”张导师在灵韵功法监测仪上记录,“恭喜你,成为河南850名候选者之一!”

李青激动得眼眶发红,她身边的周口考生王强却因引导术光团不稳定,第一次未通过。辅助考官上前指导:“你手指太僵,放松手腕,让灵韵自然流动。”王强按指导重新演练,第二次成功通过,评分76分,刚好卡在河南录取线以上。

叶尘作为总巡考官,在60个演练场间穿梭,重点关注边缘分数考生。来自信阳的考生赵琳,前四项都优秀,但实操时因紧张导致应急处理超时,评分75分,低于当时的录取线(75.5分)。叶尘观察后发现她只是紧张,实际能力达标,便建议张导师:“给她一次额外演示机会,重点看应急处理的思路。”赵琳第二次演示时思路清晰,虽仍超时2秒,但叶尘判定“潜力达标”,将她纳入候选名单。

截至第四天晚上10点,河南五关考核全部结束。2.9万名考生中,850名考生通过考核,平均每34人竞争1个名额,与河南“人口大省+名额大省”的定位相符。这850人中,有大学生、农民、工人、教师,年龄从18岁到45岁,覆盖河南17个地市,真正体现了“全民选拔”的初衷。

叶尘站在会展中心顶楼,看着考生们或欢呼或遗憾的身影,苏瑶递过考核报告:“河南850名候选者信息已录入全国系统,与广东、山东等省份的候选者数据汇总后,将统一送往昆仑巅进行最终入学确认。其他省份如青海(220人)、西藏(200人)也已完成考核,全国

个名额候选者全部产生。”

叶尘点头,目光望向中原大地的夜色:“河南考核的顺利,证明按综合条件分配名额是对的——既考虑了人口规模,也兼顾了地域和灵韵基础。接下来,就是昆仑巅的集中培养,这些候选者,将是华夏全民修仙的第一批种子。”

月光下,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的灯光渐渐熄灭,但华夏修仙学院的招生故事还在继续——34个省级行政区的

名候选者,正带着各自省份的期待,等待着昆仑巅的召唤,而这场覆盖全国的选拔,也为华夏全民修仙大业,打下了最坚实的人才基础。

本章完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