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5章 白板前的微光(1/2)
夜色像一块浸了墨的绒布,将星芒与霓虹都揉成模糊的光斑,沉沉压在cbd的摩天楼群之上。晚上九点半,创科大厦23层的灯光只剩下零星几盏,顾宇轩办公室的门虚掩着,透出的光线在走廊地板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影子,与空气中漂浮的尘埃共舞。
他刚结束一场跨洋视频会议,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,指尖划过手机屏幕,看到助理发来的最终版项目报告。指尖在触控板上滑动,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数据表格,眉头微不可察地蹙起——第三季度的用户留存率比预期低了0.3个百分点,虽只是微小的波动,却足以让对细节极致苛求的顾宇轩警觉。他起身走到窗边,俯瞰着脚下流光溢彩的城市脉络,玻璃上倒映出他挺拔的身影,熨帖的衬衫袖口挽至小臂,露出线条分明的手腕,眉宇间带着几分工作时特有的专注与疏离。
“叮——”电梯到达23层的提示音打破了走廊的寂静,顾宇轩收回目光,正准备转身继续核对报告,却听到隔壁办公区传来一阵压抑的啜泣声,夹杂着纸张翻动的哗啦声和鼠标点击的急促声响。
隔壁是市场部的开放式办公区,这个时间本该空无一人。顾宇轩脚步顿了顿,好奇心驱使他轻轻推开办公室的门,沿着走廊缓步走去。距离办公区还有几步之遥时,他便看到一个蜷缩在工位上的身影,正是市场部新来的策划师苏晚。
苏晚趴在堆满文件的办公桌上,肩膀微微耸动,长发遮住了大半张脸,只能看到她紧抿的嘴唇和泛红的眼眶。桌上的咖啡早已凉透,杯壁凝着水珠,散落的A4纸上画满了杂乱的箭头和涂改痕迹,电脑屏幕上是一份名为“新品上市推广方案V8”的ppt,页面停留在“渠道投放策略”这一页,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表挤在一起,显得混乱而无章。
顾宇轩的脚步放得更轻了,他站在办公区入口处,没有立刻上前。他认得苏晚,这个刚毕业不久的女孩,入职时在新人汇报会上表现亮眼,思路清晰,言辞恳切,给他留下了不错的印象。只是没想到,才过了三个月,她会在深夜的办公室里露出这样窘迫无助的模样。
苏晚似乎察觉到了什么,猛地抬起头,慌乱地用手背擦了擦眼泪,看到站在不远处的顾宇轩时,眼睛瞬间瞪得圆圆的,脸上写满了震惊和无措。她连忙站起身,双手紧张地绞着衬衫下摆,脸颊涨得通红,声音带着刚哭过的沙哑和颤抖:“顾、顾总?您还没走?”
顾宇轩没有直接提及她的眼泪,只是目光平静地扫过她桌上狼藉的文件和电脑屏幕,语气温和却不失沉稳:“还在赶方案?”
“是、是的,”苏晚低下头,不敢直视他的眼睛,声音低若蚊蚋,“新品上市的推广方案,明天就要给客户过目,可是我……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,改了八版还是不满意,渠道投放的逻辑理不清,资源协调也出了问题,刚才联系合作方,他们又临时变卦……”
说到最后,她的声音又带上了哭腔,眼眶再次泛红。这段时间,她几乎天天加班到深夜,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能顺利完成任务,却没想到实际操作中困难重重。客户要求高,时间紧,团队里的老员工都有自己的手头工作,没人能抽出时间帮她太多,而她又不想轻易放弃,只能硬着头皮死磕,可越急越乱,到最后连自己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。
顾宇轩看着她手足无措的样子,没有像往常对待下属那样直接指出问题所在,也没有提出让助理来帮她代劳——他清楚,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这个年轻女孩有潜力,只是缺乏应对复杂项目的经验和梳理问题的逻辑框架。如果这一次帮她把方案完善好,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,她依然会陷入困境。
“跟我来。”顾宇轩转身朝着会议室的方向走去。
苏晚愣了一下,不明白顾总的意思,但还是下意识地跟上了他的脚步。会议室的灯被打开,柔和的白光洒满整个空间,正前方的墙壁上挂着一块巨大的磁性白板,旁边放着一摞彩色马克笔。
顾宇轩走到白板前,拿起一支黑色马克笔,转过身对还站在门口犹豫不决的苏晚说:“进来,把门关上。”
苏晚依言照做,心里充满了疑惑,不知道顾总要做什么。
“把你现在遇到的所有问题,一条一条写在白板上。”顾宇轩将黑色马克笔递给她,“不用管逻辑顺序,想到什么写什么,包括你觉得混乱的点、遇到的阻碍、以及想要达成的目标。”
苏晚接过马克笔,看着空白的白板,又看了看顾宇轩平静的眼神,深吸一口气,走到白板前。起初她还有些拘谨,写下的字迹又小又浅,但随着顾宇轩没有打断她,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看着,她渐渐放开了手脚,将心里的困惑一一倾泻在白板上:
“1.新品目标受众定位模糊,25-35岁职场女性群体太宽泛,无法精准匹配投放渠道;
2.线上渠道可选平台过多(短视频、社交软件、垂直社区),预算分配比例不确定;
3.线下合作商超临时要求提高进场费,超出原预算15%,协调无果;
4.推广活动的时间节点与行业内大型展会冲突,担心流量被分流;
5.团队内部资源不足,设计部无法按时提供足量宣传物料;
6.方案缺乏差异化亮点,与竞品推广模式同质化严重……”
苏晚一边写,一边梳理着思路,原本混乱如麻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。她写了满满一整块白板,放下马克笔时,才发现自己的手心已经沁出了薄汗,但心里那种憋闷的感觉却消散了不少。
顾宇轩走到白板前,目光扫过她写下的一条条问题,没有立刻评价,而是拿起另一支蓝色马克笔,在白板的左上角画了一个圆圈,写下“核心目标:新品上市首月销量破10万件,品牌曝光量提升30%”。
“所有方案的逻辑起点,都应该是核心目标,”他指着那个圆圈,语气笃定,“你现在的问题在于,没有先明确最终要达成的结果,而是被各种零散的问题牵着走。我们先把核心目标定下来,再倒推每个环节的解决方案。”
他拿起红色马克笔,将苏晚写下的问题进行分类,用不同的线条连接起来:“你看,这些问题可以分为三类:定位问题(1、6)、资源问题(3、5)、执行问题(2、4)。我们逐一拆解。”
首先是定位问题。顾宇轩没有直接给出答案,而是向苏晚提问:“新品的核心卖点是什么?是性价比、设计感,还是功能性?”
“是功能性,”苏晚立刻回答,“这款护肤品添加了专利成分,主打‘熬夜修复’,适合经常加班、作息不规律的职场女性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