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5章 白板前的微光(2/2)
“很好,”顾宇轩点点头,在“目标受众”那条问题旁边批注,“从核心卖点倒推,目标受众可以进一步细分:25-35岁、月收入8000+、经常熬夜加班、注重皮肤保养、活跃于线上社交平台的职场女性。这个群体有什么特征?”
苏晚认真思考起来:“她们时间紧张,很少看长视频,更倾向于碎片化阅读;信任KoL推荐和用户真实评价;消费决策偏理性,注重产品成分和效果;平时会关注职场、美妆类垂直社区……”
“没错,”顾宇轩在白板上画出一个逻辑链,“核心卖点(熬夜修复)→目标受众(细分后的职场女性)→渠道匹配(短视频平台的美妆KoL、垂直社区的测评内容、社交软件的精准广告)→内容形式(15秒功效演示短视频、成分解析图文、用户真实使用案例)。这样一来,定位和差异化亮点就都有了,不是吗?”
苏晚看着白板上清晰的逻辑链,眼睛瞬间亮了起来。她之前一直纠结于渠道的选择,却忽略了从核心卖点出发进行受众细分,导致方案缺乏针对性。经顾宇轩这么一点拨,原本模糊的思路瞬间清晰了不少。
接下来是资源问题。针对线下商超进场费超出预算的情况,顾宇轩问:“商超提出提高进场费的理由是什么?是因为新品知名度不高,还是他们近期调整了收费标准?”
“是因为他们说近期有几个热门品牌入驻,展位紧张,所以要提高优质展位的进场费,”苏晚答道,“我跟他们协商过能不能换一个普通展位,或者分期支付,但他们都不同意。”
“换个思路,”顾宇轩在白板上写下“资源置换”四个字,“我们公司旗下的生活类App有500万+活跃用户,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目标受众。你可以跟商超协商,用App的首页banner广告位,为他们的线下活动引流,以此抵扣部分进场费。另外,要求商超提供专属促销区域和导购培训支持,提升转化效率,这样对双方都有利。”
他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至于团队内部资源不足的问题,设计部无法按时提供物料,可能是因为他们手头有更紧急的任务。你可以主动去找设计部负责人,明确告知宣传物料的优先级和最晚交付时间,同时简化物料设计需求,聚焦核心卖点,减少不必要的创意修改,提高沟通效率。如果实在无法协调,可以申请临时外包部分基础设计工作,从项目预算中列支。”
苏晚认真地听着,手里拿着笔记本飞快地记录着。顾宇轩的建议既具体又可行,没有空泛的理论,而是结合实际情况给出了落地性极强的解决方案,这让她受益匪浅。
最后是执行问题。线上渠道预算分配和时间节点冲突的问题,顾宇轩依然采用引导式的方式帮她梳理。
“预算分配的核心是RoI(投资回报率),”他指着白板上的线上渠道列表,“你可以先调研各个平台的用户重合度和转化成本。短视频平台的美妆KoL带货转化效率高,但费用也高;垂直社区的用户精准度高,内容沉淀性好,但曝光速度慢;社交软件的精准广告可以定向投放,成本相对较低。根据首月的销售目标,我们可以采用‘头部KoL+垂直达人+精准广告’的组合模式,预算分配比例可以初步定为4:3:3,后续根据数据反馈进行调整。”
对于时间节点与行业展会冲突的问题,顾宇轩提出了“错峰营销+联动引流”的思路:“展会期间,行业流量集中,我们可以适当减少大规模投放,转而推出‘展会专属福利’,吸引参展人群关注;展会结束后,立刻启动全方位推广,同时借助展会的余热,与参展的美妆博主、媒体合作,发布新品相关内容,实现联动引流。这样既避开了流量高峰的竞争,又能借助展会的资源提升品牌曝光。”
顾宇轩一边说,一边在白板上画出详细的逻辑框架和执行路径,彩色的马克笔在白板上勾勒出清晰的线条,原本杂乱无章的问题被一一拆解,变成了可落地、可执行的步骤。他的语速不快,条理清晰,每一个建议都有明确的逻辑支撑,偶尔会停下来询问苏晚的意见,引导她主动思考,而不是被动接受。
苏晚看着白板上渐渐成型的方案框架,心里的迷茫和焦虑早已烟消云散,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信心和清晰的思路。她原本以为顾总会直接批评她能力不足,或者让助理接手她的工作,却没想到他会花这么多时间,耐心地帮她梳理问题、拆解逻辑、协调资源。
不知不觉间,时间已经过了午夜十二点。窗外的夜色更浓了,城市的灯光依旧璀璨,会议室里的白板上却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表,像一张指引方向的地图。
顾宇轩放下手中的马克笔,看了看手表,对苏晚说:“现在思路清晰了吧?按照这个框架,把方案重新整理一遍,重点突出定位逻辑和执行细节,资源协调的部分,我会让我的助理帮你对接商超和设计部,推进相关事宜。”
苏晚用力点点头,眼睛里闪烁着感激的光芒,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:“谢谢顾总!真的太感谢您了!如果不是您,我现在还不知道该怎么办。”
“不用谢,”顾宇轩微微颔首,语气平和,“解决问题的能力,是在一次次拆解和实践中积累起来的。这次我帮你梳理逻辑,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,你就知道该如何应对了。”
他顿了顿,补充道:“工作再忙,也要注意劳逸结合。方案整理得差不多就早点回去休息,明天还有硬仗要打。”
“好的,顾总您也早点休息!”苏晚连忙说道。
顾宇轩转身走出会议室,脚步依旧沉稳。苏晚看着他的背影,又看了看白板上清晰的方案框架,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力量。她回到自己的工位上,打开电脑,按照顾宇轩梳理的逻辑,开始重新整理方案。这一次,她没有了之前的慌乱和迷茫,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,思路清晰,下笔流畅。
夜色渐深,创科大厦23层的灯光依然亮着,只是这一次,苏晚的工位前,不再是压抑的啜泣,而是专注的身影和敲击键盘的清脆声响。白板上的那些文字和图表,像一束微光,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,也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:遇到困难时,与其陷入情绪的内耗,不如静下心来拆解问题,找到核心逻辑,一步步推进解决。
而顾宇轩回到办公室,并没有立刻离开。他打开电脑,给助理发了一条消息,让他明天一早对接商超和设计部,协助苏晚解决资源协调的问题。做完这一切,他才拿起外套,走出办公室。
电梯下行时,顾宇轩看着窗外飞逝的城市夜景,脑海中闪过苏晚刚才感激的眼神。他想起自己刚入职场时,也曾遇到过类似的困境,是当时的领导耐心地引导他、帮助他,才让他一步步成长起来。如今,他也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,帮助那些有潜力、肯努力的年轻人。
有时候,真正的帮助不是直接代劳,而是教会对方解决问题的方法。就像那块白板上的逻辑链,不仅梳理了方案的思路,更照亮了一个年轻人的成长之路。
苏晚一直忙到凌晨两点,终于完成了新品上市推广方案V9版本。看着屏幕上逻辑清晰、内容详实的ppt,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,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。她将方案保存好,发送给领导和顾宇轩的邮箱,然后收拾好东西,走出了办公区。
凌晨的街道格外安静,微风拂过脸颊,带着一丝凉意。苏晚抬头望向天空,星星比刚才更加明亮了。她知道,明天的方案汇报还有很多挑战,但她不再畏惧,因为她已经找到了应对问题的方法和勇气。
而顾宇轩在收到苏晚的邮件后,简单浏览了一遍方案。看到方案中清晰的定位逻辑、合理的渠道分配和详细的执行计划,他满意地点了点头。这个年轻女孩的学习能力和执行力超出了他的预期,假以时日,一定能成为市场部的中坚力量。
他关掉电脑,起身离开办公室。夜色中,创科大厦的灯光渐渐熄灭,但那些在深夜里被点亮的希望与成长,却像星星一样,在城市的夜空中闪耀着持久的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