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5章 涟漪、警醒与未来的迷雾(2/2)
夏语自己也愣了一下,心里快速掠过几个念头,但脸上还是保持着镇定。他对着吴辉强耸了耸肩,递过去一个“我也不知道”的眼神,然后便依言站起身,在众目睽睽之下,安静地走出了教室后门。
走廊里的空气比教室里更显清冷,阳光斜射的角度更大,将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。季老师看着夏语走出来,便往旁边走了几步,在一个相对避开风口和大部分视线的窗边站定。
“夏语,”季老师转过身,面对着夏语,她的声音放得更轻了些,带着长辈特有的、不容置疑的关切,“最近我发现,你上课的时候,注意力好像不是很集中?有时候眼神会飘向窗外,或者好像在想别的事情。”她观察着夏语的反应,继续温和地问道,“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?或者……身体出了什么问题,还没完全好利索?”她显然也隐约知道夏语手臂受伤的事,但并未点明,只是给出了一个宽泛的、充满善意的猜测范围。
夏语看着季老师那满是关心和探究的眼神,心里微微一暖,但也升起一丝惭愧。他连忙摇了摇头,脸上努力挤出乖巧的笑容,回答道:“啊?不会吧?季老师,我还以为我最近上课已经挺认真的了呢。”他试图用轻松的语气蒙混过去,但闪烁的眼神却泄露了他的心虚。
季老师是何等人物,教了这么多年书,学生这点小心思哪里瞒得过她。她并没有生气,反而脸上露出一丝“早就看穿你了”的、带着点饶有趣味的表情,仔细打量着夏语,说道:“这个事情,你自己可能没太察觉,但作为老师,我还是希望你能上上心。”她的语气变得稍微郑重了一些,“毕竟,学生嘛,终究还是要以学业为主的。老师我知道,你现在身兼数职,文学社和团委会那边都有不少事情要忙,活动也多。”她表示理解,但话锋随即一转,“但是,所有这些课外活动,都应该是建立在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这个前提之上的。如果因为这些事情,导致学习成绩下滑,那就有些本末倒置了,你说是不是?”
她顿了顿,看着夏语微微低下的头,继续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而且,老师之前就跟你说过,你的语文成绩,很大一部分是靠平时作业和基础题维持住的分数,真正能拉开差距的作文,你的分数其实并不是很稳定。”她指出了夏语的薄弱环节,语气诚恳,“所以,我还是希望,你可以把心思多收一收,更多地放在学习上,放在打牢基础上。知道吗?高一的基础打不牢,后面会越来越吃力的。”
夏语默默地听着,季老师的话语如同涓涓细流,不急不缓,却每一句都敲打在他的心坎上。他心里明白,季老师是现在所有任课老师中,为数不多的、真正关心他个人状态而非仅仅关注成绩和排名的老师。她的话语里没有责备,没有功利,只有纯粹的担忧和期望。对于这样的老师,夏语生不出任何一丝反驳的念头,反而感到一种沉甸甸的、被寄予厚望的压力。
他看着季老师慈祥却认真的面容,嘴唇动了动,最终什么辩解的话也没能说出来,只是更深的低下了头。
季老师看着夏语沉默不语、一副听进去了的样子,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。她也不再多说,只是伸出手,轻轻拍了拍夏语那略显单薄的肩膀,动作轻柔,却带着一种安抚和鼓励的力量。
“老师也年轻过,”她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回忆的悠远,“也知道你们这个年纪的孩子,心里装着很多想法,有很多想要去尝试、去证明的事情,精力旺盛,觉得世界很大,未来很远。”她的目光似乎穿透了时光,看到了曾经的自己,“可是,夏语,你要知道,高中这三年,尤其是高一这个打基础的阶段,真的是非常关键。如果现在不好好努力,把根基扎稳,那么,将来每往上一个年级,你们要面对的学习压力和知识难度,就会呈倍数地增加。到那时候,再想回头补,就真的会事倍功半,非常非常辛苦了。”
她重新将目光聚焦在夏语脸上,眼神里充满了信任和期许:“老师从来不觉得你是个笨孩子,反而,我觉得你是个很聪明、很有想法、也很有能力的孩子。”这是她发自内心的评价,“但是,聪明和能力,更需要努力和专注来保驾护航。如果现在不好好努力,那么,将来你想要拥有的那些东西——不管是考上理想的大学,还是去追求你心中的那些梦想,可能就不会那么轻易地得到了。甚至,可能会因为基础的薄弱,而与你失之交臂。”她的话语,像是一记警钟,在夏语的心湖中投下了一块巨石,激起了巨大的、久久无法平息的涟漪。
夏语猛地抬起头,撞进了季老师那双充满了真诚告诫和温暖关怀的眼睛里。他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紧紧攥了一下,一种混合着感动、惭愧、以及对未来隐隐担忧的复杂情绪,瞬间淹没了他。他用力地点了点头,声音因为情绪的波动而显得有些低沉,但却异常清晰和坚定:
“我明白了,季老师。谢谢您……谢谢您今天跟我说的这些话。我会……我会好好考虑您今天说的话的。”他停顿了一下,仿佛在下一个重要的决心,然后郑重地承诺道,“我保证,以后上课一定更加专心,课后也会花更多时间在学习上,努力把之前落下的,还有薄弱的地方,都补上来!请您放心!”
季老师看着少年眼中那被点燃的、混合着醒悟和决心的光芒,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、欣慰的笑容。她点了点头,语气重新变得轻松:“很好,老师就知道,你是个一点就透的好孩子。回去吧。以后上课,可不能再让我抓到你看窗外的小鸟或者发呆走神了哦?”她开了个小小的玩笑,缓解了有些沉重的气氛。
夏语也忍不住笑了笑,再次用力点头:“嗯!知道了,季老师!”
重新回到教室,夏语脸上的笑容慢慢沉淀下来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思索。他在座位上坐下,目光有些失焦地望着前方,季老师的话语还在他耳边回荡,与之前匿名信的事情、乐队排练的压力、还有对未来的模糊憧憬交织在一起,在他年轻的心里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暴。
一旁的吴辉强看着夏语这副魂不守舍、沉默不语的样子,心里跟猫抓似的痒痒。他忍不住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夏语,关切地小声问道:“老夏,怎么啦?看你这样子……是季老师批评你了?还是……又有什么别的事啊?”他担心是不是那封举报信又有了什么新的后续。
夏语缓缓转过头,看向吴辉强,他的眼神里没有了平时的戏谑和灵动,反而带着一种罕见的迷茫和认真。他没有回答吴辉强的问题,而是反问道,声音很轻,仿佛在问对方,又像是在问自己:
“强子……你说,我们将来……真的能顺顺利利地考上理想的大学吗?”
他顿了顿,目光越过吴辉强,投向窗外那片被教学楼切割开的、有限的蓝天,继续轻声问道,那声音里带着一种与年龄不太相符的、对未来的沉重思索:
“你……想过以后的路,到底要怎么走吗?”
吴辉强被夏语这突如其来的、深刻而沉重的问题给问懵了。他下意识地伸出手,先摸了摸自己的额头,然后又探过身,作势要去摸夏语的额头,一脸狐疑地问道:“怎么啦?老夏?你受什么刺激啦?是不是季老师跟你说什么了?怎么突然开始思考这么哲学的问题了?”他觉得夏语很不对劲。
夏语轻轻拨开他的手,摇了摇头,脸上没有什么表情,只是重复道:“没受什么刺激。就是……突然有点想知道。”
吴辉强看着夏语那不似作伪的认真神情,也收起了玩笑的心思。他顺着夏语的目光,也望向讲台前那块写满了公式和文字的黑板,眼神渐渐变得有些空茫。他沉默了几秒钟,然后才用一种很少在他身上出现的、带着点不确定和认命的语气,轻声回答道:
“我啊……我也不知道。”他扯了扯嘴角,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,“你也知道,我的成绩,从小到大,一直都是属于那种……中等水平,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。说差吧,也不算太差;说好吧,也绝对算不上好。”他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,语气平淡。
“身边也一直有人,比如我爸我妈,还有亲戚,都在不停地提醒我,要好好学习,要努力,等将来考上一个还不错的大学,然后找一份稳定的、说得过去的工作,再然后,就是好好工作,赚钱,养家……”他掰着手指,数着那仿佛被设定好的人生轨迹,语气里听不出太多喜怒,“至于再远的未来……说真的,老夏,我也不太清楚,也没怎么仔细想过。”他最终给出了一个诚实的答案,带着点属于这个年纪的、对未来的懵懂和随波逐流,“大概……就是家里人怎么安排,我就怎么走吧?反正,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。”他最后补充道,试图用这种想法来安慰自己,也像是在说服自己。
说完,他转过头,看向夏语,反问道:“那你呢?老夏。你……应该想过吧?你脑子那么好使,想法又多。”他知道夏语和自己不一样,夏语的内心,有着更广阔的世界和更强烈的渴望。
夏语轻轻地、几乎听不见地叹了口气。那叹息声里,裹挟着太多的迷茫、不确定,以及一份突然被唤醒的对未来的焦虑。
“我……”他张了张嘴,却发现词汇变得有些匮乏,“我也不清楚。”他最终还是给出了一个类似的答案,但语气却比吴辉强要沉重得多,“对于这个……关于未来,关于以后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,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……我也很迷茫,不太清楚。”他的手指无意识地蜷缩起来,抵在冰凉的桌面上。
“但是……”他抬起头,重新看向窗外,目光似乎想要穿透那些钢筋水泥的阻碍,看到更远的地方,声音虽然轻,却带着一种被触动后的坚定,“今天季老师说了,让我好好考虑未来的路该怎么走。因为……很多东西,比如学习的机会,比如打基础的黄金时间,一旦错过了,可能就真的……再也追不回来了。”
他的话语,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最后一颗石子,漾开的涟漪,久久地回荡在两人之间,也回荡在这个充斥着书香、粉笔灰和青春气息的教室里。未来的迷雾,似乎在这一刻,变得更加浓重,却也因为这一番警醒,而显露出了一丝需要被认真探寻的轮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