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历史奇人传 > 第9703章 深谋远虑请南征 丁家洲畔破天堑

第9703章 深谋远虑请南征 丁家洲畔破天堑(1/2)

目录

至元十一年正月,大都的皇宫笼罩在凛冽寒风中。崇天门内的紫檀殿内,炭火烧得正旺,却驱不散朝堂上凝重的气氛。世祖忽必烈端坐龙椅,眉头微蹙,听着群臣就是否大举南征的激烈辩论。

陛下,中书左丞许衡持笏出班,去岁天灾频仍,河北、山东饥民遍野。此时若兴师远征,恐伤国本。且宋室虽弱,犹据长江天险,水师精锐。臣请暂缓南征,与民休息。

殿内一片附和之声。多数汉臣皆主和议,认为灭宋时机未到。

忽必烈目光扫向武臣班列:阿术将军,你在前线日久,有何见解?

阿术整了整征袍,迈步出班。六年的襄樊围城,在他额间刻下深纹,却也淬炼出更锐利的目光。

臣久在行间,备见宋兵弱于往昔。他的声音洪亮,震得殿宇回响,襄樊既破,宋人胆裂。今我水师大成,战舰千艘,正可顺流东下。若犹豫不决,待其修复江防,恐失良机。此正所谓失今不取,时不再来

话音刚落,殿中哗然。老臣姚枢颤巍巍出列:阿术将军勇武可嘉,然岂不闻国虽大,好战必亡

姚公谬矣!阿术转身,目光如电,非我好战,实乃天下一统之时机已至。陛下圣文神武,岂容江南割据?

一直沉默的参政阿里海牙此时也出版声援:阿术将军所言极是。臣在荆湖多年,亲见宋室腐败,军民离心。若陛下决意南征,臣愿效死力!

忽必烈抚须沉思,目光在群臣间游移。忽然,他看见侍立在侧的太子真金微微颔首,顿时龙心大振。

皇帝拍案而起,即发兵十万,以伯颜为帅,阿术辅之,克日南征!

九月秋风起,二十万元军抵达郢州盐山。探马连日来报:宋将张世杰在郢州东西二城集结精兵十万,城防坚固,粮草充足。

帅帐内,伯颜与众将围着沙盘,气氛凝重。老将唆都主张强攻:我军锐气正盛,何不一鼓作气?

阿术却摇头,手指沙盘上一点:郢州城坚池深,强攻必损兵折将。不如取道黄家湾堡,由此拖船入湖,转道长江。

众将哗然。万户玉昔帖木儿质疑:此路狭窄,大军难行。若宋军半渡而击,如何奈何?

正因险峻,宋军必不设防。阿术成竹在胸,且我军新造战船轻便,正好通行。

伯颜沉吟良久,终于拍板:就依平章之计!

次日黎明,元军开始秘密转移。阿术亲率三千精骑为前锋,循黄家湾小路行进。这条古道荒废多年,仅容单骑通过。将士们不得不下马牵行,战船则由民夫在岸上拖曳。

行至午后,大军进入一处峡谷。忽然两侧山头鼓声大作,箭如雨下。原来宋将赵淮、范文虎早已在此设伏!

保护战船!阿术大喝,挺槊迎敌。此时他身边仅有亲兵数十,而宋军伏兵多达千骑。

大帅快走!亲兵队长急呼。

阿术反而催马前冲:随我来!他手中长槊舞动如轮,连挑数名宋将。混战中,他的坐骑中箭倒地,却见他纵身跃起,夺过敌将战马,反手一槊将其刺落。

主帅如此骁勇,元军士气大振。后续部队及时赶到,前后夹击。这一战,元军斩敌五百余级,生擒赵、范二将,自身伤亡不过数十。

十二月长江,朔风怒号。元军进至阳罗堡,却被宋将程鹏飞所阻。这座江防要塞控扼江心,炮石如雨,元军连攻七日不克。

这夜,伯颜召众将议事,帐中气氛沉闷。

攻城月余,寸功未立。天长日久,恐军心涣散。伯颜忧心忡忡。

诸将皆默然。唯有阿术起身,指向帐外滔滔江水:攻城,下策也。若分军船之半,循岸西上,对青山矶止泊,伺隙捣虚,可以得志。

万户阿剌罕反对:分兵乃兵家大忌。且江流湍急,如何渡得?

我军新造蒙冲斗舰,正可逆流而上。阿术目光坚定,某愿亲率死士,为大军前驱!

伯颜凝视地图良久,终于重重点头。

次日凌晨,江上大雾弥漫。阿术精选五千勇士,分乘百艘快船,悄然西进。他站立船头,任江水打湿征袍。这位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将军,经过多年历练,已然精通水战。

大帅,前方发现宋军水寨!了望哨急报。

阿术极目远眺,但见南岸沙洲处,宋军战船密布。守将程鹏飞显然早有防备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