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4章 武 学创新(1/2)
起源世界的灵脉核心旁,一场特殊的“武学研讨会”正在进行。石坚长老将一块刻满符文的石板摆在中央,石板上记录着近期实战中遇到的难题:“岩灵族的防御盾机动性太差,遇到快速突袭时难以及时调整;木羽族的羽刃攻击分散,对付集群敌人时效率不足;水汐族的净化术需要专注施展,容易被偷袭……”
围坐的修行者们纷纷点头——这些问题在近期的边境巡逻、灵脉守护中频繁出现,仅靠现有武学技巧难以应对。“苏御大人曾说,‘武学的本质是解决问题’,”小石突然开口,手中捧着苏御的修行手稿,“他当年为了应对不同类型的混沌残孽,也改良过不少招式。或许我们可以结合各族能力,创造新的武学?”
这句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湖面,激起层层涟漪。一场以“解决守护难题”为目标的武学创新浪潮,就此在起源世界拉开序幕——没有华丽的招式炫技,只有贴合实战的实用设计;没有孤芳自赏的族群壁垒,只有跨域融合的协作创研,每一项创新都带着“守护”的烙印,在修行热潮中生根发芽。
武学创新的起点,不是空想,而是实战中一个个亟待解决的痛点。修行传承阁整理出三大核心需求,成为创新的主攻方向:
需求一:岩灵族“防御与机动平衡”
岩灵族的“地脉守护盾”虽坚固,却需扎根大地,遇到混沌残孽的快速突袭时,常因无法移动而被绕后攻击。在一次边境防御中,3名岩灵族修行者虽用盾牌挡住正面攻击,却被暗影猎手从侧面偷袭,导致灵脉监测仪受损——这个场景让岩灵族下定决心突破“防御僵化”的瓶颈。
“能不能让盾牌‘跟着地脉走’?”小石提出设想,“苏御大人教过‘地脉穿刺术’,能顺着地脉引导能量,我们或许可以把盾牌能量与地脉流动结合,让盾牌能沿着地脉移动。”他与岩灵族导师一起试验:将盾牌能量注入地脉,通过“呼吸控能法”调整能量输出节奏,让盾牌像“地脉上的浮舟”,既能保持防御强度,又能随地脉流动快速平移。
经过二十多次调整,“地脉流转盾”终于成型:修行者双手按地,将灵脉能量凝聚成半弧形盾牌,盾牌底部与地脉相连,通过脚步轻点地脉节点,可实现每秒3米的移动速度,防御范围还能随能量输出扩大或缩小。在测试中,小石用这招轻松挡住模拟暗影猎手的突袭,盾牌随他移动始终挡在攻击方向前,解决了“防御与机动失衡”的难题。
需求二:木羽族“分散攻击与集中破防”
木羽族的“羽刃御敌术”虽灵活,却因能量分散,难以突破混沌残孽的厚重防御。在一次净化灵脉分支时,十几道羽刃击中蚀骨魔兵的晶核,仅造成轻微裂痕,最终靠岩灵族支援才解决——这让木羽族意识到,需提升攻击的“集中性”。
小羽结合“心锚定位法”提出方案:“我们可以将多道羽刃通过‘感知锚点’汇聚,形成‘羽刃箭’。”她带领木羽族修行者试验:先在目标处设3个感知锚点,将10道羽刃的能量通过锚点引导,汇聚成一道粗如手臂的“羽刃箭”,能量密度提升近十倍。测试中,小羽的“羽刃箭”一击便击碎了之前难以破坏的模拟晶核,且锚点定位能精准调整攻击角度,避免误伤灵脉。
在此基础上,木羽族还开发出“感知羽阵”:多名木羽族修行者分工,一人负责定位锚点,其他人释放羽刃汇聚,可形成更大规模的“羽刃风暴”,适合对付集群敌人,解决了“分散攻击效率低”的问题。
需求三:水汐族“净化与防御兼顾”
水汐族的“双能净化法”需专注引导能量,遇到偷袭时难以兼顾防御。在一次河道净化中,一名水汐族修行者因专注净化,被残余混沌能量偷袭受伤——这推动水汐族探索“净化+防御”一体化的武学。
小汐从“灵脉水草的自我保护”中获得灵感:“水草能在水中释放微量毒素抵御外敌,我们可以在净化水幕中融入‘防御能量层’。”她与水汐族导师试验:将净化能量与灵脉防御能量按7:3比例融合,形成“灵汐净化盾”——盾面呈淡蓝色,既能净化接触的混沌能量,又能抵挡外部攻击,且可通过指尖操控盾面移动,不影响净化操作。
测试中,小汐用“灵汐净化盾”同时完成两项任务:盾面挡住模拟混沌能量的攻击,盾边缘的净化水流持续清理河道残留,彻底解决了“净化时无防御”的隐患。
在解决核心痛点的基础上,各族结合自身能力特质与守护场景需求,进一步深挖潜力,创造出一批贴合族群定位的特色武学,让创新更具针对性。
岩灵族:“地脉系列”武学拓展
基于“地脉流转盾”的创新思路,岩灵族进一步开发出“地脉系列”武学,覆盖防御、攻击、辅助全场景:
地脉突刺阵:多名岩灵族修行者协同,在敌人脚下设地脉节点,同时释放能量形成尖刺,适合对付大范围集群敌人,且尖刺仅攻击混沌能量持有者,不伤害本土生灵;
地脉修复术:将“守御之力”注入受损地脉,通过能量震动修复裂痕,比传统修复效率提升两倍,在灵脉保护任务中广泛应用;
地脉传送步:利用地脉节点的能量共鸣,实现短距离传送(最远10米),适合快速支援或躲避攻击,解决了岩灵族“机动性差”的根本问题。
在一次灵脉核心防御演练中,岩灵族用“地脉突刺阵”挡住20只模拟混沌残孽,用“地脉修复术”及时修复被攻击的灵脉节点,还有“地脉传送步”快速支援侧翼,整套“地脉系列”武学的协同应用,让防御效率提升近三倍。
木羽族:“感知系列”武学升级
木羽族以“感知锚点”为核心,升级出“感知系列”武学,强化“预警+攻击+辅助”的一体化能力:
感知共享网:多名木羽族修行者通过感知锚点连接,形成覆盖50里的“感知网”,可实时共享敌人位置、数量、能量强度,为联盟提供精准情报;
羽刃追踪术:在羽刃上附着感知能量,通过锚点引导,可追踪移动目标,解决了“羽刃易落空”的问题;
感知屏障:将感知能量凝聚成透明屏障,虽防御强度不高,却能提前预警攻击方向,为其他族群争取反应时间。
在一次边境巡逻中,木羽族用“感知共享网”提前发现30里外用的混沌能量残留,用“羽刃追踪术”清理分散的残孽,还用“感知屏障”预警暗影猎手的偷袭,为护卫队争取了宝贵的应对时间,被称为“起源世界的眼睛”。
水汐族:“灵汐系列”武学完善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