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章 朝堂对峙风云变(1/2)
卯时三刻,金銮殿前晨雾未散,檐角铜铃在风中轻响。百官按品级列队而立,却无一人敢出声寒暄。昨日镇国侯谢云峥连夜递上的密折,此刻正静静躺在龙案之上,墨迹犹新。
沈微澜一袭素色深衣,腰间佩玉垂珠,在晨光下泛着冷冽光泽。她缓步跨过青石门槛,目光掠过朝班前列的柳家父子。那柳尚书身着蟒袍,面色沉稳如常,仿佛昨夜军营中截获的密信、破阵图上浮现的暗语,皆与他无关。
“臣沈氏微澜,有要事启奏。”她上前一步,声音清亮如泉落玉盘。
皇帝抬眼,目光落在她手中展开的卷轴上,眉头微蹙:“可是关于边关敌情?”
“回陛下,非为敌情,乃为内患。”
此言一出,满堂哗然。柳尚书神色不变,嘴角却牵起一丝讥诮:“沈夫人此言何意?莫非是将战场失利之责,归咎于朝中同僚?”
沈微澜不答,只将手中画卷缓缓展开。画卷铺展于玉阶之下,墨色山水间,一道道金色纹路在晨曦中若隐若现。她指尖轻点一处山谷,淡淡道:“此处名为‘断肠谷’,原为废弃驿站,然据微臣所知,近来竟有不明身份之人频繁出入。”
她话音未落,忽听柳尚书冷笑一声:“沈夫人倒是好兴致,竟在战场上画起山水来了?”
“柳大人莫急。”沈微澜抬眸看他一眼,眼神平静得令人心惊,“您不妨细看这幅《破阵图》,或许能从中寻到些熟人踪迹。”
她取出一枚铜镜,轻轻掠过画卷表面。随着光线流转,原本隐匿于墨色山峦间的文字逐渐浮现——正是那首《枫桥夜泊》的诗句,每一字都似刀刻般清晰。
群臣纷纷探头望去,有人低声念出诗句,有人皱眉思索其中含义。皇帝亦微微倾身,眼中闪过一抹异色。
“张继此诗,本为羁旅抒怀。”沈微澜语气淡然,“可若将其拆解重组,便成了一组联络信号。”她指向画卷某处,“‘月落乌啼’四字,对应西边山谷;‘江枫渔火’指代河岸渡口;‘姑苏城外’即废弃驿站;‘夜半钟声’则是古庙钟楼。四地连成一线,恰为柳家私通敌军的秘密路线。”
殿中一时寂静无声。
柳尚书终于变了脸色,厉声道:“一派胡言!沈夫人凭一幅画便妄断朝臣罪行,可知诬告重臣为何等大罪?”
“微臣自然知晓。”沈微澜缓缓收起画卷,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,“但这封信,却是从敌军主帅袖中搜出。其上字迹,与柳小姐惯用笔法一致。”
她将信笺递上,宦官接过,呈至御前。皇帝展开信纸,目光扫过几行小楷,脸色愈发阴沉。
“此信中提及‘内应已备妥’,并详述敌军如何借由柳家暗线输送粮草兵器。”沈微澜继续道,“更令人惊心的是,敌军主帅袖口绣有柳家标记,可见其背后势力,早已渗透军机。”
柳尚书猛然起身:“陛下明鉴!此信定是伪造,分明是沈夫人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!”
“柳大人何必急于否认?”谢云峥此时开口,声音低沉如铁,“侯府密室之中,曾发现一批账册,记载柳家与敌军往来的银钱往来。微澜所言,并非空穴来风。”
皇帝缓缓合上信笺,目光如炬:“谢爱卿,你亲自查过那些账册?”
“臣不敢欺君。”谢云峥躬身道,“账册之中,不仅有银两数目,更有密语标注交易地点。与沈夫人所绘《破阵图》完全吻合。”
殿中气氛骤然凝滞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