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9章 市场调研知需求(1/2)
实验室里,净化机还在嗡嗡作响。
她没说话,只是轻轻把芯片放在桌上,正对着那台仍在稳稳运转、外壳坑坑洼洼的旧机器。
“我们造出了它,可它该去哪儿?谁会需要它?现在还不清楚。”
春棠刚从车上回来,平板还亮着资金明细页面,听到这话,手指顿了顿。
夏蝉正拧紧最后一颗螺丝,听到后顺手合上工具箱,发出干脆的‘咔’声。
秋蘅从一堆试剂瓶后抬起头,手里捏着刚取的水样。
冬珞盯着平板,看到信号异常的红点还在闪,便也抬起头,等着听下一句。
沈微澜走到白板前,拿起笔说:“现在不是改设计的时候,是搞清楚问题的时候。”
沈微澜走到白板前,写下“需求”两个字,说道:“明天起,分头行动。我们要知道,这台机器到底能帮到谁。”
春棠立刻坐下开电脑:“我查政策和行业数据,先看看哪些行业环保卡得最严。”
“我去工厂。”夏蝉摘下护目镜,往袖子上擦了擦手,“光看数字,哪看得出烟囱冒的烟有多黑。”
冬珞点头:“我配合她,用地图分析交通和排放热点,筛出最可能急需技术升级的几家。”
秋蘅收起试管:“我来整合你们带回的信息,做初步分类和可行性判断。”
沈微澜看着白板,又添了一行字:“别只盯着家用市场。那种小净化器,铺再多也翻不起浪。”
“工业线门槛高,但一旦打进去了,就是真正的缺口。”秋蘅轻声接了一句。
沈微澜点头:“对。我们要找的,是那些快被整改压垮、又找不到出路的企业。”
没人再问,也没人犹豫。四个人各自开始准备。春棠调出数据库,手指飞快敲击键盘;冬珞连上卫星图,开始标记厂区;夏蝉翻出一套灰色工装,往包里塞进采样瓶和便携检测仪;秋蘅翻开笔记本,一条条列着信息维度。
沈微澜没动。她站在净化机旁边,看着那盆绿萝的叶子在风里轻轻晃。机器刚运行完还有点温热,她伸手碰了碰外壳,像是在确认——它是不是真的“活”了。
半小时后,夏蝉和冬珞出发了。城郊的工业园区不远,但管理严,保安盯得紧。她们没走正门,绕到一家化工厂后墙。夏蝉踩着排水管,三两下翻了进去。冬珞留在外面,手里攥着平板,实时接收她身上微型记录仪传回的画面。
工厂的排气管正冒着灰白色的烟,风往南吹,直奔居民区。夏蝉蹲在角落,打开采样仪,等了三分钟,屏幕上跳出数据:p2.5287,Voc超标四倍。
她拍下照片,录了一段视频。转身时差点撞上巡逻的保安,赶紧贴墙站住,屏住呼吸。等那人走远,才从通风口悄悄退出。
回到车上,她把数据传给春棠。春棠正盯着屏幕,眉头越皱越深。
“三家企业的环保投入,平均不到营收的百分之三。”她敲着键盘,“但政策说了,明年开始,排放不达标的企业,直接限产甚至关停。”
“也就是说,他们快没退路了。”冬珞看着地图上被标红的厂区,语气低沉。
“可市面上已经有净化设备在卖了。”春棠滑动页面,点开一家公司的宣传视频,“看,智能感应,自动调节,零人工干预。”
视频里机器闪着蓝光,包装高大上。可春棠冷笑一声:“我查了注册信息,两家公司背后是同一个老板——‘宏远环保集团’。”
“打广告的?”冬珞问。
“不止。”春棠翻出检测报告对比图,“他们宣传过滤效率90%,实际抽检只有62%。而且耗能高得离谱,一台机器一个月电费三万起步。”
“全是虚的。”冬珞摇头,“靠包装撑场面。”
“可企业会信。”春棠声音沉下来,“现在谁不想赶紧挂个‘环保达标’的牌子?哪怕只是贴个标签。”
与此同时,秋蘅在实验室里一条条比对数据。她把夏蝉带回的空气样本和净化机处理后的数值放在一起,又调出市面上同类产品的参数表。
她写下几条结论:
工业污染严重,治理成本高,但需求迫切;
民用市场认知低,价格敏感,撑不起研发;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