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再续蜀汉的浪漫 > 第179章 荆州书院

第179章 荆州书院(1/2)

目录

建安十五年的荆州,秋意正浓。刘封站在荆州书院大门前,望着门前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的匾额,心中感慨万千。自刘备入主荆州以来,这片土地逐渐从战乱的创伤中恢复生机,但刘封深知,仅靠刀剑无法长久安邦,唯有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治国之才。

都督,许先生到了。亲卫的声音将刘封从思绪中拉回。

他转身看见白发苍苍的许靖正缓步走来,身后跟着几位儒生打扮的中年人。许靖虽已年过六旬,但目光炯炯,腰板挺直,举手投足间仍可见当年名士风范。

许公。刘封拱手行礼,多谢您拨冗前来商议书院改革事宜。

许靖回礼道:刘都督心系教育,乃荆州学子之福。只是老朽听闻将军欲将儒家经典置于次要位置,不知是否属实?

刘封微微一笑,伸手示意众人进入书院:许公请随我来,容我详细说明。

书院内,琅琊满架,墨香四溢。穿过回廊,刘封带众人来到一间新布置的讲堂。墙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图表,上面用整齐的隶书写着荆州书院学科分类。

诸位请看,刘封指向图表,我建议将书院学业分为三大门类:文学、数学与科学。

堂下一片哗然。一位留着山羊胡的儒生忍不住问道:将军,这与是何物事?莫非是方术之流?

刘封早有准备,从案几上拿起几本书:非也。所谓数学,不仅包含《九章算术》中的计算之术,更涵盖天文历法、测量绘图等实用之学。而科学一门,则包含农桑、水利、医药等经世致用之学。

许靖捋须沉思片刻:将军之意,是要学子不仅读圣贤书,更要通晓实务?

正是。刘封点头,如今天下战乱不断,我荆州需要的不只是能吟诗作赋的文人,更需要懂得计算钱粮、修筑城池、医治伤患的实干之才。

许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,但仍坚持道:然礼不可废。周公制礼作乐,孔子述而不作,礼乃维系人伦纲常之本。老朽以为,无论何种学问,礼必须为必修之课。

刘封早料到许靖会有此议,从容回应:许公所言极是。礼学当为三院共同必修之课,与思想政治、中等数学并列为通识教育。

三院?众人面面相觑。

刘封走到窗前,指向远处正在施工的工地:除荆州书院外,我已在主公和军师支持下,筹建荆汉军校与荆州医学院。三院各有专攻,又共享基础课程。

许靖眼中精光一闪:将军此举,是要效仿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?

刘封摇头,比稷下更进一步。三院学子入学皆需军训一月,强健体魄,磨砺意志。平日除专业课程外,还需学习《春秋》《论语》,明是非,知兴替。

山羊胡儒生皱眉道:如此一来,学子岂不负担过重?

刘封笑道:乱世之中,岂能只做书斋里的学问?当年孔子六艺,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,文武兼备。我不过是将古圣先贤的教诲,因时制宜加以调整罢了。

许靖忽然抚掌大笑:妙哉!将军此议,既不忘本,又开新局。老朽愿全力支持,只是礼学课程须由我亲自把关。

刘封深深一揖:有许公相助,实乃荆州学子之幸。

就这样,在刘封的推动和许靖的支持下,荆州教育改革方案正式确立。消息传出,荆州士林震动,有人击节称赞,也有人嗤之以鼻。

刘封又调宋忠为荆州书院副院长,主抓文学;诸葛均为书院副院长,主抓科学;赵爽为书院副院长,主抓数学。

在开学典礼上,荆州书院迎来了改革后的第一批学子。其中有个叫张喆的年轻人,出身寒门,因精通算术被破格录取。开学典礼上,他看着讲台上并排而坐的刘封和许靖,心中充满期待。

诸位学子,刘封的声音洪亮有力,从今日起,你们将接受前所未有的教育。荆州院的同学不仅要读《诗经》《楚辞》,还要学习如何撰写公文奏章;数学院的同学既要精通《中等算经》,也要能测量田亩、计算赋税;科学院的同学则需研习《齐民要术》等实用经典。然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,专选一门学习。

许靖接着说道:但无论你们专攻何业,都须谨记不学礼,无以立。每周三日的礼学课,望诸位用心修习。

典礼结束后,张喆拿到崭新的课程表时,不禁瞪大了眼睛——除了《九章算术》《周髀算经》等传统算书外,还有测量实务天文历算等闻所未闻的课程,更令他惊讶的是,每天还有锻炼体能的早课。

同寝的世家子弟周彦看着课程表哀叹:我等读书人,为何要舞刀弄枪?

张喆却跃跃欲试:我倒觉得新鲜。刘将军不是说了吗,如今乱世,书生也当有缚鸡之力。

次日清晨,天刚蒙蒙亮,急促的鼓声就响彻书院。三百名学子睡眼惺忪地在校场集合,迎接他们的是从军中抽调来的教头王勇。

列队!王勇声如洪钟,从今日起,你们不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!一个月内,我要让你们站如松,行如风!

军训的日子艰苦而充实。白天练习队列、射箭、剑术,晚上还要学习兵法基础。张喆虽然算学出众,但身体瘦弱,第一天就因站姿不合格被罚跑校场十圈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