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4章 买鸭子(1/2)
说到鸭子,杜若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李大娘家。
李大娘心思实在,养的鸭子也肥壮。
走到她家门口时院门虚掩着,杜若推开门不见李大娘,便径直往她家菜地去,看见了李大娘在喂鸡鸭。
几只鸭子在一旁的浅水洼里扑腾着,嘎嘎叫着。
听见动静,李大娘回过头,见是杜若,脸上立刻堆起了笑,用围裙擦着手迎了上来:
“闺女,怎么得空过来?走,进屋里坐。”
“大娘,不坐了,”杜若也笑着,开门见山,“家里请了镇上的厨子来做活,想跟您买只老鸭,要年份足些的。”
“哎哟,这可是巧了!”
李大娘一听,二话不说,转身就朝鸭群走去,眼神在那几只毛色最深、体型最大的鸭子身上扫过,最后精准地弯腰,利落地抓住了一只鸭子的翅膀,把它提了起来。
那鸭子被突然制住,惊慌地蹬着腿,发出响亮的叫声。
李大娘提着鸭子走到杜若面前,递过来:
“这只,足养了三年多了,肉紧实,炖汤最是香浓,拿去。”
杜若伸手接过,沉甸甸的,鸭子挣扎的力气不小,羽毛摸起来也厚实。
她心里满意,空着的手便往怀里掏钱袋:“多谢大娘,这鸭子真好。您看多少钱?”
李大娘一听,连连摆手,脸上显出些微愠色:
“哎!提什么钱!一只鸭子罢了,你拿去吃就是了。平日里你和大侄没少帮衬我们,左邻右舍的,再提钱可就生分了。”
杜若知道李大娘性子爽利,说不收是真不想收,但她不能白拿。
她坚持着把钱袋拿出来,数出足够的铜钱,往李大娘手里塞:
“大娘,一码归一码。您辛苦养大的,我们怎好白拿?这钱您必须收下,不然这鸭子我可不敢要了。”
李大娘的手攥得紧紧的,不肯接,身子还微微后仰,嘴里念叨着:
“不能收,不能收……你这孩子,跟大娘还客气啥……”
杜若见状,只好换了个策略,语气放软了些:
“大娘,您要是不收钱,下回我们哪还好意思再来找您买鸭子?这往后家里需要个什么,难道还去找别家不成?您就收下吧,让我们心里也踏实些。”
一个非要给,一个坚决不要,两人在院子里好一番推让。
李大娘的手劲不小,杜若费了些力气才终于把那几枚温热的铜板按进了她粗糙的掌心里。
李大娘看着手里的钱,无奈地叹了口气,脸上却还是带着笑,嗔怪道:
“你这孩子,也太实在了……行吧行吧,大娘收下就是了。下回可不许这样了。”
“好,下回再说。”
杜若笑着应承,知道这不过是场面话,下次依旧会如此。
她提着仍在不安分扭动的老鸭,又谢过李大娘,这才转身离开。
走在回家的路上,手里的鸭子渐渐安静下来,只偶尔发出几声低哑的“嘎嘎”。
杜若心里盘算着接下来的安排,脚步不由得加快了些。
回到自家青砖院宅前,冯田正在前院收拾驴车,见她提着鸭子回来,便上前接过,顺手将鸭子拴在了后院,又给它放了点清水和谷糠。
那鸭子到了新环境,起初有些惊慌,但很快便被食物吸引,低头啄食起来。
院子里,王厨子带着他那十五六岁的小徒弟,已经忙活好了。
洗刷厨具、归置带来的调料、清理临时搭起的灶台,各样准备工作井然有序。
王厨子便双手背在身后,在院子里慢慢踱步,眼睛细细打量着四周。
他先是看了看前院那几棵树,枝桠虽还未繁茂,但长势喜人。
目光又扫过碎瓷片嵌顶的院墙,墙角处,蛋黄正趴在自己的窝边,警惕地看着陌生人,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咽,被冯田轻声呵斥了一句才安静下来。
后院里,黄雀站在驴棚顶上,锐利的眼睛扫视着地面,似乎在搜寻可能出现的鼠辈。
王厨子又信步走到菜地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