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7章 活着的替死鬼(2/2)
在检查主通风口滤网时,她的手“不小心”一滑,一枚比纽扣还小的微型高保真拾音器,无声地滑落,精准地粘在了通风管道内壁一个不起眼的弯角处。
次日凌晨,监听设备传回了意料之中的声音。
周志邦的办公室里,灯光亮了一夜。
他召见了现任的财政所所长,声音里是压抑不住的暴怒与惊惶:“你当年怎么办事的?我让你们把老李埋深点!现在上面的人要来搞地质勘探,挖地三尺!怎么办!”
对方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:“周……周书记,要不……就说他是外地来的逃犯?反正户口八年前就销了,死无对证……”
“蠢货!”周志邦一声冷笑,如同淬了冰,“死人是不会改口,可活人会做梦!”
林晚秋按下了暂停键。时机到了。
她立即部署收网。
一张以市疾控中心名义下发的“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通知”,在拂晓时分送达青禾镇政府。
整栋大楼被强制封锁一夜,所有人员清除隔离。
身穿白色防护服的技术人员,得以“环境消杀”为名,全面提取了通风管道内壁积攒了十年的语音颗粒。
同时,一份加急申请被送往省公安厅。
林晚秋请求启用尚在实验阶段的“历史语音特征重建技术”,将李小勇提供的那批模糊不清的旧磁带录音,与镇政府官方存档的会议记录音频进行交叉比对和声纹建模。
三天后,七段被还原的关键指令性话语,如同一颗颗子弹,被精准地装填入膛。
“那笔慰问金,必须走暗账,不能留痕迹。”
“审计组明天就到,你,还有老张,全都给我装病住院!”
最致命的一段,来自于她的父亲林建国。
那声音疲惫、沙哑,却透着最后一丝挣扎:“……这笔钱,我签。但你必须跟我保证,项目的质量,绝对不能出事。那是给老百姓盖的房子!”
所有证据链已经闭合。
但林晚秋没有选择一场雷霆万钧的抓捕。
她要的,不只是让周志邦认罪,而是要将他和他背后那张大网赖以生存的土壤,彻底曝光在阳光之下。
一周后,县委党校。
一场名为“新时期基层权力运行透明化建设”的专题研讨会隆重召开。
周志邦作为全市“优秀乡镇老党员干部代表”,被特邀上台,分享他“廉洁奉公、扎根基层”的先进经验。
会议开始前,大屏幕上突然开始播放一段暖场视频。
画面上,是几年前,父亲林建国站在青禾镇新建成的中心小学校舍前,对着镜头,意气风发:“为官一任,清廉是底线,是生命线!”
话音刚落,画面骤然漆黑。
一段音频毫无征兆地响起,正是锅炉房录音里父亲那句妥协的“……这笔钱,我签。”
同一个人的声音,一个高亢嘹亮,一个沙哑屈辱。
强烈的反差,如同一记重锤,狠狠砸在全场每一个人心上。
满座哗然。
周志邦脸上的得意笑容瞬间凝固,血色尽褪。
灯光亮起,林晚秋从第一排缓缓起身,手里的话筒将她清冷的声音送至会场每一个角落:“请问周书记,我想替我父亲问一个问题。同一个签名,如何能在您的操纵下,既是‘清廉表率’的功绩,又是‘违规背书’的罪证?”
周志邦死死盯着林晚秋,嘴唇哆嗦着,一个字也说不出来。
突然,他猛地弯下腰,在一片惊呼声中,当场呕吐失禁,瘫软在地。
会场大乱。
散会后,林小禾穿过混乱的人群,快步走到林晚秋身边,脸色凝重地递过来一张揉皱的纸条。
“姐,刚才会场骚乱的时候,一个负责打扫的清洁工阿姨,悄悄塞给我的。”
林晚秋展开纸条,上面是用圆珠笔写下的一行歪歪扭扭的字:
“我还活着,在南岭精神病院,编号079。”
林晚秋捏紧了那张薄薄的纸条,它在掌心几乎要燃烧起来。
原来,他们连死人都不够用,甚至还要准备一个活着的、被逼疯的“替死鬼”。
她望向窗外阴云密布的天空,那座名为“南岭”的精神病院,瞬间在她心中化作一座比殡仪馆b区七号厅更深、更黑的深渊。
但她没有即刻动身。
在闯入那个新的深渊之前,她需要一张精确的地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