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执剑者暗流扶贫路 > 第382章 烧掉的不只是纸

第382章 烧掉的不只是纸(2/2)

目录

“晚秋同志,按你的指示,我们协调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,调取了周德海近三年的全部出入境及跨省流动记录。有一个重大发现。”

他指着其中一行记录:“去年三月十二日,也就是赵大山被官方通报‘意外坠崖’的第二天清晨六点,周德海以‘处理紧急公务’为由,紧急申请了一张临时通行证,驾车前往邻省的白峰市。目的地,是一家名为‘安息园’的偏远殡仪馆。”

“我们的人旁敲侧击地查了,那家殡仪馆声称,当天根本没有任何来自青禾镇的公务接待,更没有姓周的干部去办理过什么‘亲属遗体认领’。最可疑的是,殡仪馆当天的监控录像,从早上七点到九点,有两个小时的空白,理由是‘线路检修导致系统故障’。”

林晚秋的目光在“安息园”三个字上定格。

她脑中那根紧绷的弦,在这一刻被彻底接通。

焚烧桶里的dNA,赵大山的坠崖,周德海诡异的跨省之旅,以及那恰到好处的监控“故障”……

一个完整而残酷的真相闭环,在她脑海中轰然成型。

赵大山死后,尸体并未在本地处理,而是被秘密运出青禾镇,伪装成异乡的无名死者,在邻省的殡仪馆被匆匆火化。

然后,周德海再将那份混淆视听的骨灰带回青禾镇,进行二次焚烧,企图将一切存在的痕迹从物理层面彻底抹除。

此举一箭双雕,既销毁了最直接的物证,又用这种极致的残忍,向所有潜在的知情者和动摇者,传递了一个不寒而栗的警告:背叛的下场,就是挫骨扬灰,人间蒸发。

中午十二点整,数辆没有牌照的黑色商务车,以雷霆之势停在了承安建筑集团驻青禾镇办事处的门口。

林晚秋亲自带队,身着便装,手持一份由市监委和公安局联合签发的《电子设备及账目备案情况协查令》,直接走进了大门。

表面上,这是一次常规的突击核查。

但在分散大部分人手对办公室电脑进行镜像取证的同时,林晚秋带着两名核心队员,直奔办事处的后勤仓库。

她在一个布满灰尘的角落,发现了一间从外部反锁的杂物间。

强行破门后,一股浓烈的臭氧味扑面而来。

房间中央,赫然立着一台半人高的工业级碎纸机,型号远超普通办公所需。

一名技术人员迅速打开机器的废料仓,里面残留的碎纸屑被小心翼翼地取出。

在便携拼接板上,经过半小时的紧张还原,几张残缺不全的表格重现天日——它们是多张《扶贫户家庭年收入证明》的原始手填联。

而其中一份已经拼接了近一半的证明上,右下角的审核人签名栏里,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,让林晚秋的瞳孔猛地一缩。

——林建国。

是她父亲的名字。

但那笔迹,徒有其形,却无其神,模仿的痕迹在专业眼光下暴露无遗,尤其是“建”字收笔时那个习惯性的回锋,被画虎不成反类犬地处理成了一个生硬的顿点。

她从口袋里取出那份父亲的亲笔信样本,两相对比,真伪立判。

他们不仅伪造了整整十年的扶贫账目,甚至在她的父亲死后,还在继续盗用他的名字,让他背负着本不属于他的污点。

“他们连死人的名字都不放过。”林晚秋的声音很轻,却带着淬入骨髓的寒意。

傍晚六点,夕阳的余晖将天边染成一片悲壮的血红。

林晚秋的加密手机收到一条来自技术组的密报。

他们植入境外云盘的诱饵包——那份伪造的《海外资金洗白路径详图》,在过去二十四小时内,被异常谨慎地打开了三次。

最后一次操作,就在十分钟前。

Ip定位显示,操作设备并非来自承安集团的写字楼,而是镇政府大院西侧角落的配电房维修终端。

这个Ip地址,与此前数次在深夜非法接入政府oA系统、篡改会议纪要的设备,完全一致。

更重要的是,对方在极度紧张的操作中,似乎误触了植入程序里的一个隐藏指令,导致其设备屏幕被反向截取了一张快照,并悄无声息地回传到了调查组的服务器。

照片的画面有些模糊,但信息量巨大。

周德海正站在一排老旧的铁皮文件柜前,其中一个柜门敞开着,露出了里面排列整齐的数个牛皮档案盒。

他的手正悬在一个档案盒上方,似乎正准备取放。

而那个档案盒的侧面,用黑色记号笔贴着一个醒目的标签:“L14(原件)”。

L,林。14,2014年。

林晚秋凝视着照片中那个小小的标签,良久,嘴角逸出一丝冰冷的弧度,她几乎是贴着话筒,对另一头的陈秘书轻声说道:“原来你一直没销毁,你把罪,供在了柜子里。”

她转身,目光投向窗外那栋在暮色中显得格外肃穆的镇政府大楼,仿佛已经穿透了厚重的墙壁,看到了那个隐藏的巢穴。

她果断下令:“准备第二套突击预案,目标——配电房隔壁的墙体夹层。”

她需要一把能看穿钢筋水泥的“手术刀”,在动手之前,先将这栋建筑的骨骼与血脉,解剖得一清二楚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