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4章 之行(三)(1/2)
晋江的清晨,比潮城似乎更多了一份工业化的喧嚣。
天刚蒙蒙亮,宾馆窗外的街道上,就已经传来了摩托车和货车的轰鸣声,宣告着这座制造业重镇新一天的开始。
詹晓阳和姑父早早醒来,洗漱完毕,便去敲隔壁小姨和刘小惠的房门。
两位女士也已收拾妥当。四人没有在宾馆吃早餐,而是按照詹晓阳的建议,来到宾馆旁边一个看起来人气很旺的本地小吃摊,每人要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。
晋江的馄饨皮薄馅足,汤头用猪骨熬制,撒上葱花和胡椒粉,鲜美无比,驱散了清晨的微凉,也让大家精神为之一振。
吃完早餐,回到宾馆退房。
在前台办理退房手续时,姑父想起昨晚詹晓阳的推荐,便顺口问前台那位看起来挺机灵的服务员:“小妹,跟你打听一下,咱们晋江的‘皮克’运动和‘德惠’鞋厂,你知道怎么走吗?”
服务员正在敲计算器,闻言抬起头,有些惊讶地看了看他们这一行人:“‘皮克’和‘德惠’?你们是来谈业务的客户?”
姑父点点头,语气平和:“是啊,我们从粤东潮城过来的,想找他们谈谈合作。”
服务员眼睛一亮,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:“哎呀!那可巧了!我叔叔就在‘皮克’厂里当个小管理呢!要不……我给他打个电话,让他跟厂里说一声,接待一下你们?有熟人好办事嘛!”
这真是意外之喜!没想到随便一问,竟然问出个“关系户”!姑父和小姨对视一眼,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喜。詹晓阳心里也暗暗点头,这运气不错。
“那太好了!太谢谢你了小妹!”姑父连忙道谢。
服务员爽快地拿起前台电话,拨了个号码,用本地话叽里呱啦地说了一通,然后放下电话,笑着对姑父说:“好了!跟我叔叔说好了!他说他马上跟销售科打招呼,你们直接去厂里就行!厂子就在城东开发区,沿着这条大路一直往东开,大概七八公里,看到一个大牌子的路口右拐就到了!”
“好好好!太感谢了!”姑父连声道谢,心情大好。
按照服务员指的路,姑父开车,不到二十分钟,就看到了“皮克运动”气派的厂区和硕大的Logo。
厂区门口,果然有一个中年男人在等候,看到他们的车牌,便迎了上来。
经过简单寒暄,确认就是前台小妹的叔叔。在他的引导下,车子顺利开进厂区,停在了办公楼下。
有熟人引荐,流程顺畅了许多。很快,他们就被带到了厂长办公室。
厂长是一位四十多岁、戴着金丝眼镜、看起来精明干练的中年人。
他起身和姑父、小姨热情握手,看到跟在后面的詹晓阳和刘小惠时,眼神闪过一丝疑惑,但很快掩饰过去。
“欢迎欢迎!远道而来的客人!快请坐!”厂长招呼大家在小会议桌旁坐下,秘书很快端上了热茶。
姑父作为年龄最长的代表,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:“厂长,您好!我们是粤东潮城过来的,经营着两家运动鞋店。久闻‘皮克’品牌大名,这次特意过来,就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,能成为‘皮克’在潮城的合作伙伴。”
厂长听完,眼睛明显亮了一下,脸上笑容更盛:“潮城?好地方啊!粤东重镇!欢迎欢迎!我们‘皮克’品牌,一直很重视华南市场!不知道几位对我们的品牌有多少了解?”
这时,詹晓阳自然地接过了话头,语气平稳而清晰:“厂长,我们对‘皮克’品牌做过一些调研。贵厂成立于1989年,最早是从运动鞋代工起步,92年开始创建自主品牌‘皮克’,主打篮球鞋和专业运动装备。特别是去年开始赞助cbA联赛,品牌影响力和专业辨识度提升得非常快。我们正是看中了‘皮克’的专业定位和上升势头,才特意前来寻求合作。”
詹晓阳这番话,条理清晰,数据准确,重点突出,完全不像一个十几岁少年能说出来的,更像是一个资深的市场分析员。
厂长闻言,推了推眼镜,重新打量了一下詹晓阳,眼神中的惊讶和重视明显增加了几分。
他没想到这个看似学生的年轻人,对自家品牌的历史和现状如此了解。
“小兄弟对我们‘皮克’很了解啊!说得一点没错!”厂长赞许地点点头,态度更加认真起来,“既然几位是有备而来,那我也就不绕圈子了。我们厂最近刚完成二期扩建,产能和研发投入都很大,确实非常需要像你们这样有实力、有诚意的合作伙伴一起来开拓市场!”
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而务实。厂长兴致很高,主动提出:“这样,我先带几位参观一下我们的生产线和产品陈列室,也顺便看看我们的企业文化展厅,加深一下了解,如何?”
“求之不得!麻烦厂长了!”姑父连忙应道。
在厂长的亲自陪同下,四人参观了“皮克”现代化的大型生产车间。
看着自动化流水线上整齐划一的操作、严格的质量检测环节,以及陈列室里款式新颖、科技感十足的各系列运动鞋、运动服,姑父和小姨暗自点头,觉得这家厂子确实规模大、管理规范、产品过硬。
刘小惠也好奇地东看西看,被那些漂亮的鞋子吸引。
最后,厂长特意带他们参观了公司的文化展厅。墙上挂满了企业发展历程的照片、获得的各项荣誉证书,以及赞助cbA球队的巨幅海报和签约球星的形象照。
厚重的企业历史感和蓬勃的发展势头,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回到厂长办公室,双方重新落座。经过实地考察,谈判的氛围更加坦诚和直接。
姑父率先切入正题:“厂长,贵厂的实力和品牌,我们都看到了,确实不错!我们很有合作意向。不知道如果我们想在潮城做‘皮克’,需要什么样的合作条件?”
厂长沉吟了一下,身体微微前倾,说道:“目前我们开放合作,主要是采用‘区域经销’的模式。核心条件其实很简单:首批进货达到一定的额度,我们就认可您作为该区域的主要合作伙伴,并给予相应的价格支持和市场保护。”
小姨关切地问:“那这个首批进货额度,大概需要多少呢?”
厂长看了看他们,语气比较诚恳:“这个额度,一般是根据城市的经济水平和市场规模来定的。像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,起步可能就要五十万甚至上百万。潮城嘛,城市规模不算特大,但消费能力不错。我看几位很有诚意,亲自来厂里考察,这样,我也不说虚的,首批进货达到十万块,我们就认可潮城的经销资格。后续根据销售情况,再谈是否授予更核心的代理权。”
“十万……”姑父和小姨心里默默盘算了一下,这个数字不算小,但也在他们预估和可承受的范围内。
这时,詹晓阳再次开口,问题直指核心:“厂长,这个首批额度我们可以努力。但我们更关心的是两个问题:第一,具体的供货价格是多少?第二,厂里后续能提供哪些市场支持?比如广告、培训、促销物料这些。”
厂长听到这个问题,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,目光再次落在詹晓阳身上,眼神中带着审视。
他似乎仍然有些犹豫,觉得跟一个孩子谈这么具体的商务条款有些奇怪,不由地将目光转向姑父,带着询问的意味。
姑父立刻明白了厂长的疑虑,他笑了笑,用非常肯定的语气介绍道:“厂长,您别见怪。这位詹晓阳,虽然年纪轻,但确实是我们生意的重要股东和决策人之一。这次来晋江考察‘皮克’,也是他主导的建议。生意上的事,您完全可以跟他直接沟通,他的意见代表我们的共同意见。”
厂长听到这话,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惊讶,随即迅速转化为极其职业化和热情的笑容,连忙对詹晓阳点头:“哎呀!失敬失敬!真是英雄出少年啊!佩服佩服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