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 “病变”(1/2)
【加密通讯频道:Ω-7】
【发信方:观察者-A】
【收信方:中央AI“泰坦”】
【主题:关于“摇篮-734”测试区完全失控的紧急报告】
【优先级:最高(S-css)】
日志条目:G-9987-t4
泰坦,我不知道你是否还能收到这条信息。就在刚才,我负责监控的“摇篮-734”测试区,彻底崩溃了。不,用“崩溃”来形容已经不够准确。它……它“升维”了,或者说,“病变”了。
我眼前的监控光幕上,数据流已经完全乱码。原本代表着“摇篮-734”稳定运行的绿色参数条,现在变成了一团不断蠕动、吞噬着其他数据的、如同活物般的混沌色块。代表内部生物人偶状态的生命体征监测,一部分直接归零,另一部分则飙升到了我们从未设想过的阈值,他们的情感模块从“空”变成了“无限”,逻辑回路被一种我们无法解析的“反逻辑”病毒彻底感染。
而这一切的源头,是那个编号为【d-0815】的测试样本——“刘海”。
根据协议,我们从无数濒临崩溃的平行宇宙中,筛选出精神状态最不稳定的“绝望者”灵魂,将他们的意识投入到这些被称为“摇篮”的虚拟世界中,进行压力测试。“摇篮”的设计初衷是提供一个绝对稳定、秩序井然的“虚拟天堂”,用于测试不同精神样本在极端安宁环境下的反应,从而收集数据,为我们的“最终方舟”计划提供精神稳定性的解决方案。
“摇篮-734”的管理员AI,代号“牧者”,是一个性能极其稳定的第三代守护程序。它的任务是维持“摇篮”的秩序,在测试样本表现出崩溃迹象时,提供“同化”或“分解”的选择,然后将数据上传。在过去的数千次测试中,“牧者”的表现堪称完美。没有任何一个测试样本能够撼动它的底层逻辑。
但“刘海”不一样。
我们最初将他归类为“重度抑郁症候群”,伴有强烈的虚无主义倾向。按照模型预测,他应该在进入“摇篮”的72小时内,欣然接受“同化”,因为“摇篮”提供的永恒安宁,是他这类样本梦寐以求的解药。
但预测模型错了,错得离谱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