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章 闻香寻古祠,决意赴西域(1/2)
深秋的长安,一场夜雨过后,西市的青石板路泛着湿润的光泽。“合香居”的前堂里,苏合香正为刚到的一批没药验货,指尖捻过颗粒饱满的黑色香料,没药特有的苦涩香气在鼻尖散开。阿罗憾从后院匆匆走来,手中拿着一卷羊皮纸,脸上带着几分兴奋:“合香,你看这个!伊本使者特意让人送来的,是关于西域‘香神祠’的记载。”
苏合香放下手中的没药,接过羊皮纸展开。纸上用波斯文和汉文双语书写,详细记载了香神祠的传说——相传上古时期,一位掌管香料的神明在此羽化,留下一座祠堂和一本《香经》,祠中藏有能沟通天地的神香配方。最让她心动的是,文中明确提到“《香经》载十二古香,集之可通古今”,与阿罗憾之前所说的“长安十二香与穿越有关”完全吻合。
“伊本说,香神祠在天山深处的绿洲旁,只有当地的牧民知道具体位置。”阿罗憾指着羊皮纸上的地图标记,“他还说,若是我们想去探寻,他可以派熟悉西域路况的商队向导随行。”
苏合香的手指轻轻抚过“十二古香”四个字,心中涌起强烈的期待。自穿越到盛唐以来,她一直在寻找回家的线索,如今香神祠的出现,似乎让她看到了希望。但她也清楚,西域路途艰险,不仅有恶劣的自然环境,还可能遭遇盗匪,绝非易事。
“我得去一趟。”苏合香抬起头,眼中带着坚定,“不管有多难,我都要找到《香经》,集齐‘长安十二香’。”
阿罗憾点点头,又面露忧色:“只是,你身份特殊,若是贸然西行,怕是会引起朝廷注意。而且,杨国忠刚被关押,他的党羽还在,说不定会暗中使绊子。”
苏合香也想到了这一点。她如今是宫廷指定香料供应商,一举一动都在朝廷的关注之下,想要私自前往西域几乎不可能。唯一的办法,便是向唐玄宗请旨,以“考察西域香料产地,拓展贸易渠道”的名义出行,这样既能名正言顺,又能获得朝廷的保护。
次日清晨,苏合香带着精心准备的“西域沉韵”香丸和关于西域香料贸易的计划书,前往大明宫面圣。唐玄宗正在御花园中与杨贵妃赏花,听闻苏合香求见,便让人将她召来。
“苏爱卿今日前来,所为何事?”唐玄宗放下手中的酒杯,目光落在苏合香手中的锦盒上。
苏合香跪地行礼,将锦盒呈上:“陛下,此乃臣用大食没药制作的‘西域沉韵’,臣今日前来,是想向陛下奏请一事——臣听闻西域盛产稀有香料,如天山雪莲香、绿洲乳香等,若能与当地建立稳定的贸易关系,不仅能为朝廷增加赋税,还能为宫廷提供更多高品质香料。臣愿前往西域考察,为陛下开拓香料贸易之路。”
杨贵妃拿起锦盒中的香丸,点燃后放在鼻尖轻嗅,眼中露出喜爱之色:“这香倒是别致,既有没药的沉稳,又有兰香的清雅。陛下,苏爱卿有此志向,倒是值得鼓励。”
唐玄宗也对苏合香的提议颇为心动。近年来,大唐与西域的贸易虽日渐频繁,但香料贸易一直被胡商垄断,若能由朝廷主导,确实能带来不少收益。他沉吟片刻,看向一旁的高力士:“高力士,你觉得此事可行?”
高力士躬身回道:“陛下,西域路途遥远,恐有风险。不过,苏爱卿有‘合香居’的商队资源,若再派军队护送,想必能确保安全。而且,萧策将军熟悉西域军务,若让他随行,既能保护苏爱卿,又能考察西域边防,一举两得。”
唐玄宗点头赞同:“就依你所言。萧策!”
“臣在!”萧策从殿外走进,一身戎装,身姿挺拔。他昨日已从阿罗憾口中得知苏合香的计划,此刻听到唐玄宗的安排,心中早有准备。
“朕命你率领五百禁军,护送苏爱卿前往西域,考察香料产地,同时巡视边防。务必确保苏爱卿的安全,若遇盗匪,可全权处置!”唐玄宗语气严肃,又转向苏合香,“朕给你三个月时间,若能顺利与西域部落建立贸易关系,朕必有重赏。”
苏合香和萧策齐声领旨,心中都松了口气。有了唐玄宗的旨意和禁军的护送,西行之路便多了一层保障。
离开大明宫后,萧策与苏合香并肩走在长安的街道上。“没想到陛下这么快就同意了。”苏合香轻声说道,眼中带着几分庆幸。
萧策微微一笑:“你的计划书做得详细,又有‘西域沉韵’香丸打动陛下和贵妃,自然能顺利获批。不过,西域不比长安,一路上要多加小心。我已让人准备了足够的粮草和药品,还特意挑选了熟悉西域气候的士兵随行。”
苏合香心中一暖,抬头看向萧策。自终南山相遇以来,萧策总是在她需要的时候给予支持和保护,这份情谊让她在陌生的盛唐感受到了难得的温暖。“多谢你。”她轻声说道,声音中带着几分感激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