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2章 盐碱滩上苦寒村(2/2)
死亡是如此的平常,又是如此的沉重。林曦看到此景,没有丝毫犹豫,上前一步,魂力微吐,探入老人体内。果然,一股阴寒湿热交杂的邪气盘踞在五脏六腑,生机已如风中残烛。
“老人家,我略通医术,试试看。”林曦对那惊慌的老妪温言道,随即并指如剑,一缕极其精纯温和的混沌星辉度入老人体内。这星辉至纯至净,蕴含无限生机,对于驱散这等凡间病气邪气,有奇效。
只见老人身体的颤抖渐渐平息,呼吸变得平稳,脸上的痛苦神色也舒缓开来,甚至泛起一丝微弱的红润。老妪和卓玛看得目瞪口呆,随即狂喜,又要跪下磕头。
林曦扶住她们,心中却并无喜悦。他能暂时驱散病气,补充一丝生机,但老人身体底子已彻底垮了,寿元将尽,并非普通药石或法力能挽回。这星辉,也只能让他走得舒服些,短暂回光返照而已。
果然,老人缓缓睁开眼睛,眼神清明了许多。他看到了林曦和阿娜尔,似乎明白了什么,吃力地露出一个感激的笑容,用微弱的声音对老妪和卓玛说了几句土语(大概是安慰的话),然后又看向林曦,手指颤抖地指向屋子角落里一个破旧的、用牛皮和木头钉成的箱子。
老妪会意,流着泪打开箱子,里面除了一些破旧衣物,还有一个用红布包裹着的东西。她拿出来,递给林曦。
林曦打开红布,里面是一块巴掌大小、颜色暗沉、却异常光滑的黑色石头,石头表面,天然形成了一些如同星辰般的银色斑点,在昏暗的光线下,微微闪烁着极微弱的光。这块石头,竟然散发着一丝极其微弱的、与星宿海方向同源的能量波动!像是某块陨石的碎片。
老人断断续续地说着,夹杂着土语和汉语,老妪在一旁翻译补充。大意是:这是祖传的“星星石”,是很多年前,一颗流星坠落在附近,祖先捡回来的,据说能辟邪保佑。他们这一支人,世代守护在这里,隐隐知道那片“星星海”不寻常,但具体是什么,早已失传。他们只是凭着本能,守着这块土地,守着这块石头。
“外乡人……你们……是冲着那片海来的吧……”老人喘息着,看着林曦,“拿走它……或许对你们有用……只求……求你们……照顾卓玛……”这是他最后的牵挂。
林曦握着这块温润的、承载着一个家族微末历史与最后托付的石头,心情沉重。他点了点头:“老人家放心。”
老人似乎了却了最后的心事,缓缓闭上眼睛,嘴角带着一丝安详,呼吸渐渐微弱,最终停止。
老妪和卓玛扑在老人身上,放声痛哭。哭声在死寂的村庄里回荡,显得格外凄凉。外面的风更大了,吹得破窗棂呜呜作响。
林曦和阿娜尔默默站在一旁。强大的力量可以对抗妖魔,可以净化邪气,可以点亮星空,却无法阻止生命自然的凋零,无法抚平亲人离世的悲痛。这是人间最无奈、也最真实的苦难。
他们帮着老妪简单料理了后事。林曦用魂力在村外一处背风的山坡下,轻易地掘了一个墓穴,将老人安葬。没有仪式,没有棺木,只有一捧捧冰冷的黄土。
当晚,他们没有离开,而是在村外扎营。林曦取出一些丹药化入清水,让阿娜尔分发给村里几个同样患病的人,暂时缓解他们的痛苦。他还暗中在村子的水源(那沟渠的上游)布置了一个小小的净化阵法,虽然无法彻底改变水质,但至少能过滤掉一些有害的物质。
他能做的,也只有这些了。改变不了这苦寒的环境,改变不了这些人被遗忘的命运。
第二天清晨,他们准备离开。林曦将一些金银和足够多的粮食留给老妪和卓玛,并告诉老妪,可以带着孩子沿着某个方向走去更大的城镇寻求活路。老妪千恩万谢,哭得说不出话。
小卓玛抱着一小捆她昨夜新画的“沙地花”,跑到阿娜尔面前,塞给她,然后飞快地跑回奶奶身边,躲着,只露出一双大眼睛,望着他们。
阿娜尔拿着那捆充满童真却沉重无比的画,眼圈红了。
他们骑上骆驼,走出很远,回头望去,那个小得可怜的村落,依旧死气沉沉地趴在荒原上,像一块被世界遗弃的伤疤。老妪和卓玛的身影,变成了两个模糊的黑点。
星宿海就在前方,神秘而宏大。但身后这个卑微村落里的生离死别,却像一根刺,深深扎在林曦和阿娜尔的心上。星辰的奥秘固然引人入胜,但人间的苦难,同样真实而沉重。
“我会记住这里的。”阿娜尔轻声道,声音有些哽咽。
林曦没有说话,只是握紧了手中那块微温的“星星石”。这块石头,连接着星辰的陨落,也连接着人间的微末守望。他的道,不仅要上应星轨,更要下抚尘寰。
驼铃声再次响起,孤独而坚定,走向那片孕育着无限可能、也承载着无尽寂寞的星宿海。而呼兰河传般的悲悯与叹息,则久久回荡在荒原的风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