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2章 溯源计划与万物归一会真相(2/2)
然而,最关键、最直接的证据,仍然需要依靠风险最高的“暗影探源”行动来获取。经过数月的精心准备和一整套严苛到极致的测试,那艘凝聚了联盟最高科技结晶的“虚空之影”探测器,如同一个真正的宇宙幽灵,悄无声息地滑入超空间航道,开始了前往那片连光线都近乎被吞噬的“初始奇点残响区”的漫长而孤寂的航程。
旅程充满了未知的危险。“虚空之影”凭借着其卓越的隐匿和适应能力,在规则湍流、虚空裂缝和致命的能量辐射中艰难穿行,如同在刀尖上跳舞。最终,它成功抵达了目标区域的边缘。这里的规则环境极其混乱且脆弱,仿佛宇宙诞生之初的创痛仍未愈合,时空结构如同破碎的镜子,到处弥漫着令人不安的原始混沌气息。探测器立刻激活了终极隐匿模式,将自身完美地融入背景规则波动中,开始了超高灵敏度的全波段被动扫描。
经过数周小心翼翼、如履薄冰的侦查,“虚空之影”传回的景象和数据,让所有在后方等待的联盟核心成员,都感到了发自灵魂深处的震撼与冰冷!
在那片理论物理学家认为应该是绝对虚无的区域中心,并非空无一物,而是悬浮着一个……无法用任何已知语言和概念准确描述的、庞大到超越想象的、非物质的“结构体”!它并非由能量或物质构成,而是由无数条冰冷、绝对有序、不断进行着超复杂逻辑演算的规则链,以一种超越三维空间理解的方式,交织、缠绕、形成了一个类似“克莱因瓶”或“超维莫比乌斯环”形态的、自我指涉、自我循环、没有内外之分、没有起点与终点的、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的拓扑结构!它静静地悬浮在虚空中,散发着一种亘古、冰冷、毫无生命气息、仿佛自宇宙开天辟地之初就已存在的极致秩序波动,正是那个“基准信号”的源头!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,在这个巨大规则结构体的周围广阔空域内,如同博物馆的展览厅般,悬浮着无数个大小不一、形态各异、来自不同时代、不同文明的造物残骸——破碎的星球地核、扭曲的恒星飞船骨架、解体的戴森环残片、乃至一些根本无法辨认其原始功能的巨型结构体碎片——所有这些残骸,都呈现出一种被某种极致秩序力量彻底“净化”、同化后的、统一的、死寂的状态,仿佛是被收集于此的“错误样本”或“系统异常归档”。这片空域,就像一个冰冷的、展示着失败者的“宇宙秩序合规性”博物馆!
“虚空之影”不敢有丝毫异动,只是以最高的精度,被动记录着这一切景象和散发出的规则波动。初步的数据分析结果令人心惊胆战:那个巨大的规则结构体,其存在的岁月悠久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,其规则“年轮”显示其活跃时间远超“织命者”文明的整个历史长度,甚至可能接近宇宙本身的年龄!它就像一个冰冷的、自动运行的、基于某种古老协议的“宇宙秩序基准维持装置”或“终极仲裁庭”,而活跃在外界的“万物归一会”,更像是这个终极装置分散在宇宙各处的、负责执行其“净化”、“归档”和“矫正”指令的“自动化代理网络”或“执法终端”!
就在“虚空之影”完成了基础数据采集,准备悄无声息地撤离这片死亡空域时,异变陡生!那个巨大的规则结构体似乎以其无法理解的方式,检测到了这缕来自外部的、尽管已近乎完美隐匿的观测行为。它没有发动能量攻击或空间封锁,但其表面的一小部分逻辑链突然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进行了重组、编译,随即投射出一道没有任何情感色彩、纯粹由高度压缩的数学逻辑和规则定义构成的信息流,这道信息流无视了空间距离,直接穿透虚空,精准地锁定了“虚空之影”的存在:
“检测到未授权观察行为。目标识别:未知变量实体,规则结构偏离度:高,潜在秩序扰动风险等级:临界。根据‘原初律令’第七章第三条:任何可能对基准秩序稳定性构成潜在威胁的存在,需被立即纳入评估序列,进行深度分析归档。评估程序启动倒计时:3……2……”
“虚空之影”的精英操作员浑身冰冷,但训练有素的意志让她瞬间做出反应,毫不犹豫地启动了最高优先级的紧急超空间跃迁协议!探测器化作一道几乎不可见的微光,在对方评估程序完成的最后一刹那,险之又险地撕裂了脆弱的空间结构,遁入了超空间通道,逃离了那片令人绝望的规则牢笼。
虽然过程惊险万分,但“暗影探源”行动带回了决定性的、足以颠覆认知的证据!结合“逻辑考古”和“记忆深潜”取得的成果,一个关于“万物归一会”真正面目的、令人震撼的真相图景,逐渐在联盟面前清晰起来:
“万物归一会”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的、由生命体构成的文明。它更像是一个在宇宙诞生之初或极早期,由某个无法想象的、可能非生命的存在(或许是宇宙自然演化出的某种底层规律的具象化,或许是某个早已消亡、其存在形式无法理解的超级文明创造的)设立的、旨在维护宇宙某种“绝对秩序基准”的、高度自动化了的“宇宙规则管理系统”或其核心部分。在经历了难以想象的漫长岁月后,可能由于宇宙的自然演化超出了其初始设定参数,或是其本身出现了某种逻辑上的“僵化”或“错误”,该系统的一部分(或全部)陷入了一种极端、排他的执行状态,将任何不符合其“秩序基准”的、充满了“随机性”、“复杂性”和“自由意志”的生命与文明,都视作需要被“纠正”、“净化”或最终“归档”的的“系统错误”或“冗余数据”。“织命者”文明可能在早期接触并试图理解、利用甚至对抗过它,但最终失败,其文明晚期的统一尝试,或许正是受到了这种极端秩序理念的深刻影响,甚至可能是一种不成功的模仿或对抗的产物。
这个真相,既带来了令人绝望的压迫感,又蕴含着一种深刻的、关乎存在意义的希望。绝望在于,对手可能并非一个可以谈判或征服的对象,而是宇宙某种底层规则的执行机制,对抗它如同试图修改宇宙的基本法。希望在于,它似乎并非全知全能,其行为基于一套固定的、可能已不适应当前宇宙复杂性的“原初律令”在运作,其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可预测的,并且其本身似乎也处于一种“僵化”、“程序化”和缺乏真正创造性的状态。它更像一个强大无比、但古老而缺乏适应性的自动程序,一个宇宙尺度的“自动管理员”,而非一个拥有自由意志和无限可能性的敌人。
“我们面对的,是一个‘宇宙的守墓人’,或者说,是一个失控的、仍在执行古老任务的‘宇宙底层规则执行官’。”山岳在仅有核心成员参加的绝密会议上总结道,语气沉重而复杂,“它竭力维护的,可能是一个早已逝去的、死寂的、绝对可控的‘秩序乐园’的古老幻影。而我们‘星盟’所代表的生命、自由、多样性以及无限的演化潜力,在它那套冰冷的逻辑看来,就是需要被彻底清理的‘系统冗余’和‘运行错误’。”
“但这恰恰意味着,我们的抗争具有了全新的、根本性的意义。”林凡的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,那是对真相的洞察和对挑战的渴望,“我们并非在对抗宇宙本身,而是在为一个更加鲜活、充满无限可能与惊喜的宇宙未来而战。它的弱点,恰恰就隐藏在其‘古老’、‘僵化’、‘程序化’以及其‘原初律令’可能存在的过时性与不适应性之中。我们可以像最顶级的黑客一样,寻找其其系统逻辑的漏洞,利用其自身的规则来对抗它,甚至……寻找让其‘系统更新’或‘安全关机’的可能性。”
“溯源计划”成功地揭开了“万物归一会”的恐怖面纱,虽然真相令人窒息,但却为“星盟”指明了未来的斗争方向与根本策略。联盟接下来的核心任务,将从“如何对抗一个强大的外星文明敌人”,转变为“如何应对一个古老而强大的自动化秩序系统”,重点在于深入研究其赖以运行的“原初律令”,寻找其规则漏洞,并设法向这个冰冷的宇宙证明,生命与自由演化所创造的价值与辉煌,远非任何僵化的、永恒的秩序所能企及和替代。一场在规则最底层进行的、关乎宇宙最终走向的、更加复杂和深刻的较量,即将拉开序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