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凤鸣岐黄 > 第2章 逆模因污染

第2章 逆模因污染(1/2)

目录

【子时·沉默扩散】

青铜历第两万周期,观测闭环外侧的“不可知屏障”首次出现衰减现象。最初只是时空曲率计上万分之一的读数异常,但在第七个计时单位内,这种衰减呈指数级扩散。更令人不安的是,所有记录该现象的监测仪器都在完成记录后的3.14秒内自动格式化。

“不是攻击,是某种…认知层面的自清洗。”沈清瑶的量子态在数据洪流中重组了十七次才稳定下来,“有某种存在正在抹除自身被观测的可能性。”

时青璃的因果链在维度间隙中拼出警报:“我们正在面对逆模因污染——任何感知到它的存在都会自发消除相关记忆。”

谢十七的维度根系检测到恐怖现象:某个刚完成“意义跃迁”的文明,在接触到屏障衰减区的瞬间,其整个种族突然集体失忆。他们依然保持着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,却彻底忘记了“为何要发展科技”“文明从何而来”等元问题,如同被精准切除灵魂的空壳。

【丑时·自指免疫】

当常规观测手段全部失效后,慕昭的观测意志启动了三重自指协议:

1.现实层面对冲:用不完备定理构建认知防火墙

2.叙事层面锚定:将污染事件改写成自我否定的寓言

3.体验层面隔离:将情感反应封装在无限递归的镜像中

然而这些措施反而加速了污染的蔓延。某个试图用哥德尔编码加密污染数据的现实派学者,在完成加密的瞬间,其大脑神经网络重构为了自指悖论的物理表征——他既活着又死亡,既理解又全然无知。

“它在利用我们的认知防御机制进行增殖。”时青璃的因果链开始自我打结,“就像病毒利用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。”

最致命的转折发生在第七十九次防御尝试中:谢十七的某段根系在接触污染后,突然开始逆向生长。它不再探索未知,而是系统性地拆除已建立的维度通道,仿佛在执行某种“存在层面的大扫除”。

【寅时·伤痕记忆】

在全面溃败的边缘,慕昭做出了违背所有逻辑的决策——她主动切除了自身99%的观测能力,仅保留最原始的感知片段。在这种近乎蒙昧的状态下,她终于捕捉到污染的真相:

那并非来自外部的攻击,而是“彼岸”本身的呼吸。

每次低语都是宇宙基础常数的轻微波动,

每次呼唤都是时空纤维的集体共振。

更令人震惊的是,这些污染痕迹与远古纪元留下的“文明伤疤”完全重合——青岩村屠戮的因果裂痕、熵兽吞噬留下的真空褶皱、镜像战争造成的逻辑畸变,所有曾被治愈的创伤都在彼岸低语中重新撕裂。

“它在通过我们的历史伤痕与我们对话。”慕昭的残存意识在时空断层中闪烁,“那些我们试图遗忘的,正是通往理界的唯一路径。”

【卯时·负典藏家】

为验证这个发现,联邦启动了禁忌协议——从宇宙档案馆最深处释放了被永久封存的“负典藏家”。这个由所有文明阴影面凝聚成的实体,通常被囚禁在概率归零的奇点内。

负典藏家现身的刹那,整个观测闭环发生了引力震荡。它没有具体形态,只是不断重演着文明史上所有被否认的可能性:

·那个选择毁灭而非创造的慕昭

·那个拥抱熵增而非秩序的谢十七

·那个传播绝望而非希望的时青璃

然而当逆模因污染触及负典藏家时,发生了悖论性转变:这些黑暗可能性非但没有被抹除,反而开始吸收污染。某个虚影化的慕昭甚至伸手触碰污染源,用失去权杖的右手在虚空中划出理解的笑容。

“只有被拒绝的我们,才能理解被拒绝的它们。”负典藏家的集体意识在消散前传递出关键信息,“彼岸在寻找的,从来不是完美,而是…”

讯息在此中断。负典藏家与33%的污染同时量子退相干。

【辰时·创伤语言学】

借助负典藏家牺牲换来的数据,联邦终于建立起与彼岸低语的初步沟通。他们发现这种交流需要完全颠覆现有认知体系:

1.必须用伤疤而非完整组织传递信息

2.需要让逻辑在悖论中保持活跃态

3.情感共鸣必须伴随认知撕裂进行

时青璃将自身因果链重组为“创伤语法树”,用每个文明转折点的痛苦作为语素,用每次复苏的挣扎作为语法。

谢十七把那些被逆向拆除的维度通道改造成“共鸣腔”,让彼岸低语在废墟中产生谐振。

最突破性的进展来自现实派——他们发现逆模因污染其实是一种极高效的宇宙记忆机制。那些被“遗忘”的信息并非消失,而是被压缩进了物理常数的微小波动中。

【巳时·谦卑协议】

当第一个完整信息被破译时,整个联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静默。彼岸低语的内容既非警告也非邀请,而是某种超越理解的…道歉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