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回到东汉当赵云 > 第124章 谈诗论文惊四座

第124章 谈诗论文惊四座(1/2)

目录

蔡琰凭借对造纸术的精辟见解和从容不迫的气度,成功化解了那位博士的刁难,不仅没有“舍本逐末”,反而将“器以载道”的理念阐述得淋漓尽致,赢得了在场不少清流名士的由衷赞许。一时间,她成了文会上的焦点人物,风头甚至盖过了一些老成持重的学者。

文会的气氛愈发融洽,进入了最核心的环节——诗词唱和、谈文论道。这是名士们展示才学、交流思想的重头戏,也是最容易擦出火花的时刻。

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率先起了个头,以“咏史”为题,各自赋诗一首,或慷慨激昂,或沉郁顿挫,皆显深厚功底。接着,又有人以“洛阳春色”为题,诗词偏向婉约清新。场面上一派其乐融融。

这时,一位以才思敏捷着称的年轻御史,将目光投向了蔡琰,含笑提议道:“方才听蔡姑娘论纸,字字珠玑,令人叹服。想必诗文造诣亦是不凡。今日盛会,岂可无佳作?不如请蔡姑娘以‘纸’为题,赋诗一首,让我等再开眼界,如何?”

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众人的附和。以“纸”为题,既切合蔡琰的身份,又颇有新意,是对她刚才那番议论的延续和升华,但也是一种更高难度的考验——咏物诗最难写好,既要贴合物性,又要有寄托,不落俗套。

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蔡琰身上,包括主位上的蔡邕,他也想看看,这个久未亲近的女儿,才学究竟到了何种地步。

蔡琰心中微动,知道这是进一步确立自己在这个圈子中地位的绝佳机会。她并未推辞,起身向众人微微一礼,略作沉吟,目光扫过案几上洁白的“云琰纸”,心中已有佳句。她清声吟道:

“方寸承今古,清白立世身。

勿言轻薄物,曾记万家春。

楮藤千锤后,方得雪精神。

莫道文章贵,此中辛苦真。”

诗句一出,满堂先是寂静,随即爆发出热烈的喝彩声!

“好!好一个‘方寸承今古,清白立世身’!起句便见格局!”

“妙极!‘勿言轻薄物,曾记万家春’,由物及人,寄托深远!”

“最难得是‘楮藤千锤后,方得雪精神’!一语双关,既道尽造纸之艰辛,又喻示君子修身之不易!”

“结句‘莫道文章贵,此中辛苦真’,更是点睛之笔,道尽我辈读书人及工匠之心声!”

这首诗,语言质朴,却意境高远。既精准地描绘了纸张的特性(方寸、清白、承载文明),又巧妙地融入了制纸的艰辛过程(千锤百炼),更升华到了士人操守(清白立身)和文明传承(承今古)的层面。尤其是最后两句,更是将对文字的尊崇与对底层劳作(造纸)的尊重联系起来,立意新颖,情怀深厚,远超一般咏物诗的境界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