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章 迅速盘算(2/2)
……
后续进展反倒顺畅。
林朝羽与郭鹤年每日垂钓对弈,具体条款全权交给丁来旺和魏东来磋商。
丁来旺带队谈判,暗中有王荣坐镇把关。
双方较量激烈:
丁来旺力求高价,魏东来拼命压价;
新药采购量谈不拢——魏东来主张先试销再扩量,丁来旺坚持达不到基数就重议价格。
每日唇枪舌战,夜复盘谈判细节。
从药品规格到合同条款逐条拉锯,林朝羽甚至调来整个法务部支援,首席律师宋世飞亲自把关,严防合同陷阱。
……
尽管各自的团队味十足,但林朝羽与郭鹤年之间的相处却颇为融洽。
在郭鹤年眼中,林朝羽已是与他平起平坐的人物。
也许现在的林朝羽财富不及他,但却掌握着至关重要的资源——药品。
不仅仅是马来国,印西国、暹罗,甚至印度都可能依赖林朝羽的药物。
简单来说,就像郭鹤年垄断东南亚糖业一样,林朝羽几乎垄断了整个东南亚的药市。
不过,两者的区别在于,林朝羽的根基远不如郭鹤年稳固。
他的大部分药物属于仿制药,倘若欧美压低价格,林朝羽的利润必然大打折扣。
但这并不妨碍郭鹤年对他另眼相看。
林朝羽很年轻,今年才十七岁,前途无可限量。
郭鹤年自问,若换成自己在这个年纪,绝无本事像他一样白手起家。
这个年轻人值得他关注。
“林先生,若有兴趣,不如来马来国一趟,我正好有一座庄园,可以赠予你!”在林朝羽的小别墅里,郭鹤年品了一口茶,缓缓说道:“还是咱们华人的茶最对胃口。”
林朝羽微微一笑。
郭鹤年二婚,首任妻子是欧美人,再娶时则选了华人,以确保血统纯正。
他对马来土着不屑一顾,始终保持着饮茶的习惯,以坚守文化传统。
“郭先生喜欢的话,回头我再送些茶叶给你。
”林朝羽无所谓喝茶还是咖啡,全凭喜好。
“我送你一座庄园,你就回赠几斤茶叶?”郭鹤年似笑非笑,“未免不够意思。”
“没办法,论财力,我远远不及郭先生。
”林朝羽耸肩笑道,“送你的礼物恐怕难入你的眼。”
郭鹤年不以为意,只是淡淡道:“香江,确实是个好地方。”
……
最终,谈判结果敲定。
林朝羽与郭鹤年达成了6.7亿的生意,其中5亿用于采购青山驱虫丸,剩余的1.7亿则是其他药物的订单。
5亿直接转入青山集团账户,另外1.7亿则先支付了十分之一的定金,即一千七百万。
对于这次谈判,林朝羽十分满意。
郭鹤年实力雄厚,财富与资源远超常人。
然而即便如此,他依旧无法自行生产药物,既不知晓配方,也从未动过这个念头。
自主研发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,更会耗费宝贵的时间。
即便投入研发,成果也难以保证。
即便成功,从研发到量产至少需要三四年,甚至更久。
这样的等待,谁又能承受?
郭鹤年向来不青睐这种长线投资。
相比之下,直接购买成品,再转手加价销售更为划算。
造不如买,买不如租——这便是他的商业逻辑,带有典型的买办思维。
对于郭鹤年的这种思路,林朝羽自然是全力赞同。
毕竟,这对他的利益毫无损害。
送走郭鹤年后,林朝羽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放松。
这一年,他创办学校、设立奖学金,同时采购大量设备并偿还汇丰银行的贷款,资金周转颇为紧张。
但这份巨额订单的到来,瞬间让他底气倍增。
6.7亿的订单,实际入账5.17亿,无疑是今年的。
“开会!”林朝羽干脆利落下达指令,“我们需要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!”
“根据预测,我们的药品业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!”林朝羽迅速部署,“因此,我们必须扩充生产线,加大国内药材采购力度,并增设仓储设施。”
“接下来的订单可能会应接不暇,但产能必须跟上!”
“我决定拨出1亿资金用于新增生产线,这笔开支由我亲自把控。”
“另外,再投入2亿作为朝羽实验室的专项经费。
”他看向王荣,“这部分资金由你负责监督,既要确保科研自由,也要把控合理使用。
科研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。”
王荣点头应下。
如今的朝羽实验室涵盖多个领域——有的团队在研发超薄材料,有的专注万艾可改良,还有的攻关电子设备技术,项目五花八门。
人才稀缺,且类型多样。
但对林朝羽而言,能聚集到这些人已属不易。
“阿旺!”林朝羽继续向丁来旺分配任务:“你的下一步工作是密切关注马来国的药品使用情况,同时要与暹罗、印西国的家族建立联系,推动他们采购我们的药品!”
“另外,预留一个亿作为备用资金,再拨出一个亿用于教育投入,专门培养内部人才。
”林朝羽缓缓说道:“我还有个提议,赤脚医生培训班不能停,未来甚至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。”
他稍作停顿,补充道:“比如,我们可能要为整个东南亚培养赤脚医生。”
陈琪芸轻咳一声,疑惑道:“我不太明白,为什么要替别人培训医生?这会不会反过来对我们形成竞争?”
“我们的目标是共赢,而非垄断。”
林朝羽耐心解释道:“培养赤脚医生后,他们依然需要采购我们的药品。
医生越多,开药需求越大,药品进口自然增加。”
“所以,医生数量越多越好。
我们也不可能亲自将医生送到东南亚各国,那样耗时耗力。
因此,可以选择与郭鹤年这样的东南亚商界人士合作。
当然,第一步先推动药品合作,待贸易往来稳固后,再推进教学计划。”
说完,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,环视众人:“各位还有什么补充?”
陈琪芸点头道:“林总的思路是对的,是我考虑不周。”
“不必谦虚,公司文化本就是合作共赢。
”林朝羽笑了笑,“大家畅所欲言,对我的想法有任何建议或疑问,都可以提出来,我们一起查漏补缺。”
青山集团的会议虽由林朝羽主导,但各部门仍有表达意见的空间。
总体上,一切围绕他的战略展开,只是在具体执行层面各抒己见。
此外,林朝羽还加强了员工权益,设立意见箱收集反馈,确保高层能及时了解问题。
他多次强调原则:不怕犯错,就怕不知错或知错不改。
对于后者,他也不会姑息。
双方各自阐述观点,通过辩论使道理更加清晰。
优劣利弊摆在桌面上,最终由林朝羽定夺。
众人畅所欲言,林朝羽则要求他们各自提交一份详细计划书。
同时,他自己也在思考需要莫妮卡提供哪些设备,以及能否获得更先进的制药器械。
整理好需求后,他准备联系莫妮卡。
此外,林朝羽抽空询问李茂空关于青山培训院的情况,并亲自前往视察。
……
青山培训院内,乔建春感觉自己的英语已能与外国人交流。
这里的课程排得极满,除了英语,还有数学、基础理化知识,以及频繁的测验。
学习压力远超当初研读《赤脚医生手册》,但乔建春咬牙坚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