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救命!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 > 第91章 下 阴阳家踢馆!五运六气斗不过临床数据

第91章 下 阴阳家踢馆!五运六气斗不过临床数据(1/2)

目录

第一节玄术逞凶

秦宫大殿的铜鹤香炉里,燃着西域进贡的安息香,烟柱笔直如剑,穿透殿内的浊气,在梁间缠绕成淡淡的雾。可这清冽的异香,却压不住一股更盛的腥气——那是阴阳家带来的龟甲灼烧后的味道,像焦糊的皮革混着陈年的血腥,钻进鼻腔时带着股蛮横的霸道,让人喉头发紧,莫名烦躁。

邹衍站在殿中,黑袍上绣着北斗七星,银线在烛火下泛着冷光,像撒了一把碎冰。他身形高大,脊背挺得笔直,仿佛一座终年不化的雪山,手里捏着块龟甲,裂纹纵横交错,像条被车轮碾过的蛇,鳞片碎得七零八落。“陛下的痹痛,非关药石,是天象所致。”他的声音像洪钟撞在青铜鼎上,震得梁上的积尘簌簌落下,在金砖地上铺了薄薄一层,像撒了把细盐,“今年岁在鹑火,火星当值,火气克金。肺属金,筋属木,金弱则木枯,故筋脉失养,发为痹痛。此乃天道示警,非人力可违,汤药如何能逆天?”

武王坐在龙椅上,左臂还贴着扁鹊调制的膏药,青黑色的药汁透过细麻纱布隐隐可见,像块凝固的淤青。他皱起眉,指节在扶手上轻轻敲击,发出“笃笃”的轻响,节奏杂乱,显露出内心的烦躁:“邹先生的意思是,焚香祭天就能好?不必再喝扁鹊的汤药了?朕这胳膊,喝了他的药确实松快了些。”

“非止焚香。”邹衍身后的弟子呈上一只青铜鼎,鼎身刻着二十八星宿,每颗星都嵌着细小的绿松石,在光下闪着幽蓝的光。鼎里堆着蓍草(叶片带着干枯的黄)、朱砂(红得像凝固的血)、还有三枚刻着星象的骨片,骨片边缘磨得光滑,显然是常年摩挲的结果,指腹的温度已浸透了骨质。“需在子时焚龟甲,以陛下的血涂裂纹——需是指尖血,最含阳气;再由贫道诵《太玄经》七七四十九日,每日三炷香,三叩首,必能逆天改命,驱散鹑火戾气。”

扁鹊站在阶下,青布袍的下摆扫过地砖,带起细小的尘埃,在阳光里翻滚成金色的雾。他药箱里的竹简硌着腰,那是三个月的诊疗记录,竹片边缘被他翻得发毛,露出内里浅黄的竹质。他上前一步,声音不高,却像石子投入深潭,清晰地传到殿内每个角落:“邹先生可知,陛下的痹痛总在辰时加剧?”

邹衍抬眼,丹凤眼斜挑,眼尾的皱纹里积着经年的不屑,像在看一个摆弄草根的乡野村医。“辰时属木,木助火势,火更旺则金更弱,故痛剧——此乃五运六气之理,扁鹊先生怕是不懂。”他顿了顿,指尖摩挲着龟甲的裂纹,语气里带着施舍般的傲慢,“先生只知切脉抓药,怎知天象运转的玄机?天上一星动,地上万人惊,岂是几根药草能比的?”

“我不懂玄理,只懂临床。”扁鹊展开竹简,墨迹密密麻麻,像一群排队的蚂蚁,爬满了竹片的正反面。他指着其中一段,声音陡然清晰:“这是三月来的记录:陛下每日辰时(7-9点)痹痛加剧,脉象浮数如沸水煮茶,脉形躁急,像乱跳的珠子;巳时(9-11点)渐缓,脉沉细如抽丝,力道绵弱;申时(15-17点)最轻,脉平和如溪流,从容不迫。辰时是胃经当令,恰是早餐后一个时辰,与饮食中残留的商陆毒相关——商陆毒在辰时代谢最烈,故痛剧;与天象何干?”

邹衍的弟子突然冷笑,那笑声像生锈的铁片摩擦,刺耳得让殿角的铜铃都颤了颤。其中一个面白无须的弟子举着块龟甲,甲上的裂纹歪歪扭扭,像条冻僵的蛇:“扁鹊!你懂什么?龟甲裂纹显示,陛下的痛与商陆无关,是火星犯紫微宫!去年赵国大旱,赤地千里,就是岁在大梁,土克水所致,贫道一祭天就下了三天雨,你行吗?”

“赵国大旱是因为黄河改道,河床裸露三十里,沿岸井泉皆枯,与土克水何干?”扁鹊的声音陡然拔高,像金针刺破窗纸,尖锐而有力,“你祭天那日本就该下雨,当地老农早说了‘云像鱼鳞,不出三日雨’,不过是巧合!就像陛下的痹痛,你焚龟甲四十九日,毒清了自然会好,却偏要说成是玄术之功,欺瞒君王!”

香炉里的安息香突然“噼啪”作响,灯花爆了个火星,烟柱猛地歪斜,像要倾倒。邹衍捏碎了手里的龟甲,裂纹扎进掌心,渗出血珠,滴在黑袍上,像朵绽开的黑花,迅速晕开。“放肆!”他的声音带着被戳破的暴怒,“敢质疑阴阳大道!你可知质疑天道者,必遭天谴?去年齐地有医者笑贫道‘装神弄鬼’,不出三月就被天雷劈死,尸骨无存!”

武王看着两人争执,眉头皱得更紧,左手不自觉地按在左臂上——那里现在还隐隐作痛,像有条小蛇在肉里钻。他实在分不清,是天象的错,还是商陆毒的错。殿内的空气像凝固的铅,连烛火都忘了跳动,只有漏刻的“滴答”声,在寂静里敲得人心慌。

第二节辰时析痛

子时的梆子敲过三遍,东宫偏殿还亮着灯,灯芯爆出的火星像撒了一地的碎金,落在竹简上,明明灭灭。

扁鹊铺开的竹简上,画着幅奇怪的图——横轴是十二个时辰,用墨线标得笔直(是用墨家墨线仪画的,比人手准十倍);纵轴是痹痛程度(用“+”的多少表示),辰时那栏堆着七个“+”,像座小山;申时只有两个,像粒石子。图旁用朱笔写着:“辰时痛剧,与早餐中商陆残留峰值吻合;申时痛缓,因毒随气血代谢减弱。”墨迹干了,却还带着淡淡的朱砂味。

子阳捧着墨家墨线仪,那是个铜制的架子,缠着浸了墨的丝线,线端坠着块铅锤(是用渭河里的铅炼的),能画出笔直的线,比人手画的准十倍。“先生,这图真能说服陛下?”他看着图上的曲线,像条起伏的河,“邹衍的话听着就吓人,什么‘火气克金’‘火星犯紫微’,老百姓就信这个,听着就玄乎,不像咱们的数据,干巴巴的,连个‘天谴’都没有。”

“吓人的话易说,治病的理难讲。”扁鹊用墨线仪沿着“+”的顶端画线,墨痕在竹简上凝成条锯齿状的曲线,像被狗啃过的木头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规律,“你看这曲线,和商陆毒的代谢曲线完全重合——辰时毒最强,痛最烈;巳时毒减,痛缓;申时毒最弱,痛最轻。这就是证据,比龟甲裂纹实在。龟甲裂纹想怎么说就怎么说,曲线不会骗人,它就在那里,该高的地方高,该低的地方低,像日出日落,从不骗人。”

突然,殿门被推开,冷风灌进来,吹得烛火晃了晃,差点熄灭。邹衍的弟子闯进来,手里举着块新龟甲,甲上的裂纹刚烧出来,还带着焦味,像块烤糊的饼。“扁鹊!你敢不敢赌?明日辰时若陛下不痛,算你赢;若痛,就烧了你的竹简,拜我师为师,从此不得再行医,只能给贫道们烧火!”

扁鹊盯着他手里的龟甲,裂纹歪歪扭扭,像条死蛇,忍不住冷笑:“赌就赌。但我要加一条:明日辰时给陛下喝甘草汤(解商陆毒),若痛减,就是毒的事;若还痛,我认输,任你处置,烧竹简、拜师,绝无二话。”

弟子愣了愣,眼珠在眼眶里转了三圈,大概没料到他会加条件,怕有诈。可转念一想,甘草不过是寻常药草,怎敌得过天意?随即拍掌:“好!就依你!贫道这就去告诉陛下,让陛下做见证!明日辰时,就是你这医匠认输之时!”

子阳看着他的背影,急得跺脚,鞋底子在地上磨出“沙沙”声,像只焦躁的小兽:“先生!万一甘草汤没用怎么办?这可是赌上您的名声啊!您忘了夏无且的下场了?”

扁鹊收起墨线仪,指尖划过曲线的波峰,那里的墨痕最深,是反复描摹过的。“商陆毒遇甘草则解,就像火遇水会灭,就像太阳出来雾会散,这是医理,不是玄术。他输定了。”他的声音平静,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力量,“子阳,记着,医道或许赢不了口舌,但一定赢得过病痛。”

窗外的月光,透过窗棂落在竹简上,那道锯齿状的曲线,像把锋利的刀,正等着剖开玄术的伪装,露出里面空空如也的真相。烛火摇曳,将师徒俩的影子投在墙上,一大一小,像两座坚守的山,在漫漫长夜里,守着那点不灭的光。

第三节墨线证脉

辰时的阳光刚爬上殿角的鸱吻,金色的光顺着瓦当流淌,像给秦宫镀了层金,连砖缝里的青苔都闪着光。大殿里的气氛却像拉满的弓,绷得紧紧的,连呼吸声都轻了许多,像怕惊了什么。

武王坐在榻上,左臂搭在青玉几上,玉的凉意透过衣料渗进来,稍微缓解了些酸胀。他的指尖在玉面上轻轻划着,那里的纹路像河流,蜿蜒却坚定。扁鹊捧着甘草汤,陶碗里的汤泛着棕黄色,飘着甘草的碎末,散发着淡淡的甜香,像刚熬好的蜜水。邹衍捏着龟甲,指腹摩挲着上面的裂纹,像在抚摸稀世珍宝,指节却因用力而发白。两边的人都盯着漏刻——还差一刻到辰时,铜壶里的水“滴答”落下,像在倒数,敲在每个人的心上。

“陛下且记,”邹衍的声音带着蛊惑,像毒蛇吐信,尾音拖得长长的,“若痛加剧,便是天意示警,需立刻焚龟甲,不可迟疑,否则火气攻心,轻则残废,重则……性命难保啊。”他特意加重了“性命难保”四个字,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。

扁鹊没说话,只将甘草汤递过去,碗沿碰在武王的手指上,温热的触感让人安心,像春日里的阳光。“陛下,喝了这个,再试试抬臂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