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神话三国:开局获得神级选择 > 第172章 东海砥定与庙堂新策

第172章 东海砥定与庙堂新策(1/2)

目录

建元六年初春,襄阳宸极殿。龙涎香氤氲中,林羽高踞龙椅,玄色龙袍上仿佛还沾染着西域的风沙,而他的目光,已穿透殿宇,投向万里海疆与帝国的未来。金山之战的辉煌已是过去,新的篇章,正在波澜壮阔地展开。

殿内,东征大将军甘宁一身征尘,昂首呈上捷报,声若洪钟:

“臣,甘宁,奉天伐罪,赖陛下洪福,三军用命!已踏平夷州、琉球,阵斩逆贼凌统,生擒首恶周泰!东海顽寇,尽数扫清!请陛下圣裁!”

林羽接过内侍传递的捷报,细细览阅,目光最终停留在“生擒周泰、凌统”几字上,眼中寒光一闪。他缓缓抬头,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传遍大殿:

“好!甘兴霸不负朕望!”

“然,”他话锋一转,语气骤然凌厉,“逆贼周泰、凌统,世受国恩,不知悔改,负隅顽抗,罪无可赦!传朕旨意:”

“一、逆酋周泰、凌统,及其宗族之内所有男性成员,无论长幼,即刻褫夺一切爵禄身份,悉数发配西域都护府军中,充为苦役戍卒,遇赦不赦,永世不得归返中原!”

“二、其二族所有女眷,一并锁拿,解送京师,打入天牢,严加看管,候朕日后发落!”

“三、为永绝后患,夷州、琉球两岛所有原住民,限期内分批迁入内地扬州、荆州安置,官府分与田宅,编户齐民;内地百姓有自愿前往屯垦者,赐予双倍田亩、钱帛安家,并免三年赋税!此事务必妥善办理,不得扰民!”

旨意一下,满殿皆惊。这不仅是雷霆手段,更是绝户之计,彻底铲除叛乱根基,并以人口置换确保新附之地的长久安宁。诸葛亮、荀彧即刻出列,领命部署移民事宜。甘宁则安排部将押解重犯及女眷先行返京,自己留驻善后。

就在东海捷报与新政颁布的喜庆气氛中,皇室迎来了另一桩大喜事——西宫皇后伏寿所出皇子林瑞的满月宴。盛宴设于装饰一新的“凤凰台”,琉璃灯盏如星,锦缎铺地,珍馐罗列,丝竹悦耳。文武百官、宗室勋贵、以及有品级的妃嫔皆盛装出席,觥筹交错,一派盛世华章。

典礼高潮,林羽携伏寿及皇子林瑞升座主位。内侍监高声宣礼后,林羽自御案上取过一枚早已备好的、由和阗美玉雕琢、镶嵌七彩宝石的“龙凤呈祥”长命锁,在百官注视下,亲手为襁褓中白胖健康的皇子林瑞佩戴于颈上。他目光扫视全场,声若洪钟:

“皇儿林瑞,诞于西域大捷之际,乃天佑我大秦之祥瑞!今日满月,朕赐此锁,愿其承天地福泽,护佑其身,将来辅弼社稷,福泽万民!”

伏寿皇后身着凤冠霞帔,虽产后略显清减,但容颜光彩照人,依偎在林羽身侧,看着怀中爱子,眼中满是幸福与骄傲。百官山呼万岁,贺声震天,西宫皇后与皇子的地位,在此刻达到顶峰,无比稳固。

盛宴之上,妃嫔们的表现却微妙各异,尤其以新近入宫的贵霜三妃最为引人注目。

*霜妃阿尔多克娜(原贵霜王后)独坐一隅,身着符合品级的宫装,却难掩眉宇间的疏离与一丝若有若无的哀戚。此前,她已通过特殊渠道得知贵霜新王登基的消息,此刻听着满殿的欢庆,看着高台上犹如人间神只的林羽和其乐融融的“敌人”家庭,碧蓝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追忆与伤痛,但很快便垂下眼帘,默默饮酒,沉默得如同一尊精美的冰雕。

*怡妃萨茜丝(原贵霜王妃)则截然不同。她看准时机,盈盈起身,向林羽敬酒,并献上一支精心排练的、极具异域风情的胡旋舞。她身形婀娜,舞姿热烈奔放,赤足踝间金铃脆响,眼波流转间媚意横生,成功吸引了林羽及不少大臣的目光,显然意在固宠。

*蒂妃罗阇什蒂(贵霜长公主)因其绝世容颜和楚楚可怜的气质,本就备受林羽怜爱。此刻她安静地坐在席间,偶尔抬头望向林羽的目光带着敬畏与依赖,我见犹怜的姿态,让林羽在宴会间隙特意赐下御酒和一对东海明珠,以示恩宠。

这三妃截然不同的表现,以及林羽对蒂妃的格外关照,无形中打破了后宫原有的微妙平衡。中宫周芷依旧维持着皇后的端庄,但看向贵霜三妃,尤其是蒂妃的目光,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。南宫何莲(皇子林昕生母)则与身旁交好的妃嫔低声笑语,眼神却不时扫过贵霜妃嫔和主位的伏寿,心思难测。一场盛宴,欢声笑语之下,暗流悄然涌动。

数日后大朝会,林羽再颁惊天诏书:

“四海之地,水师为要。朕决意,扩编帝国水军为五十万,分设中、东、南、西、北五路,每路精兵十万!”

(水军任命部分保持不变)

“敕封:关羽为水军大都督,总领五路水军一切军务,开府建牙!”

“陆逊为中路军都督,驻襄阳,总督长江防务及全军操练!”

“甘宁为东路军都督,于禁为副,驻建业,掌东海、黄海,锐意东进!”

“吕蒙为南路军都督,周仓为副,驻番禺,经略南海,威慑百越!”

“蔡瑁为西路军都督,关平为副,驻江陵,稳固上游,策应四方!”

“文聘为北路军都督,黄盖为副,驻合肥,屏护淮泗,联通中原!”

此诏一出,帝国水师体系彻底成型,脉络清晰,权责分明,为未来海洋霸权奠定基石。

与此同时,林羽再推新政:

“为大秦万年基业,特开荐举之门。凡文武重臣,宗室勋贵,可荐举品行端方、才学出众之子弟、门生,经考核后,量才擢用!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