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 价格暴涨(1/2)
1988年8月,晨光刚刺破县城中街的薄雾,就被突如其来的燥热吞了进去。杂货铺的木质门板“吱呀”拉开时,沈浩坐在杂货铺摊位的竹凳上,手里攥着半块昨晚没吃完的凉馒头——他盯着隔间里堆得老高的粮袋,小眉头皱得紧紧的,连馒头的甜味都没尝出来。自6月下定决心囤货后,李秀莲从家里仅有的6000元存款里,拿出5000元作为本金:3600元收了5000斤粮票(计划价0.18元\/斤,含表哥辛苦费和运费)、1600元订了200斤食用油(计划价0.8元\/斤)、800元进了100箱洗衣粉(每箱20袋,进价0.4元\/袋),剩下的1000元留作应急。此刻每一分每一秒的等待,都像在熬一锅没放盐的粥,透着对“本金能否收回”的焦虑。
“小浩,快把馒头吃了,凉了就不好消化了。”李秀莲端着碗玉米糊糊走过来,把碗放在柜台上,指尖还沾着点肥皂沫——她刚把最后几箱洗衣粉摆到门口,又忍不住回头看了眼隔间,“你说这粮价,咋还没动静?王师傅昨天还说,供销社可能要等月底才调价,再等下去,咱连给深圳王老板打定金的钱都快没了。”
话刚说完,就听见胡同口传来张婶的大嗓门,带着股火烧火燎的急劲:“秀莲!秀莲!出大事了!”张婶攥着个空布袋,头发被汗黏在脸颊上,跑进来时还喘着粗气,“粮店门口排满队了!王师傅刚让徒弟捎信,供销社凌晨下的通知,粮食计划价调到0.3元\/斤,市场价直接飙到0.5元了!还有食用油,都涨到2元\/斤了!洗衣粉供销社也涨到1.1元\/袋了!”
李秀莲手里的玉米糊糊碗“哐当”砸在柜台上,糊糊洒了一地。她顾不上擦,赤着脚就往门口跑,刚到门口又折回来,一把抓住沈建国的胳膊——沈建国正蹲在地上修自行车链条,被拽得一个趔趄:“快!快把粮票运到粮店!还有食用油,都搬出去!今天必须卖完!这5000块本金,能不能翻倍就看今天了!”
沈建国手里的扳手“当啷”掉在地上,他猛地站起身,盯着李秀莲:“真、真涨到0.5元了?”不等李秀莲回答,他已经往隔间冲,路过沈浩身边时,还不忘抓过儿子手里的凉馒头塞进嘴里——他比谁都清楚,这5000元本金是家里三年的积蓄:1985年粮票差价赚的800元、1987年布票差价赚的4500元、加上他停薪留职前攒的700元,一分一分抠出来的,要是砸了,全家又得回到顿顿玉米糊糊的日子。
沈浩从竹凳上滑下来,小短腿“噔噔噔”跟在沈建国身后,伸手去拽装粮票的麻袋——麻袋上的麻绳勒得他手心发红,可他咬牙不肯撒手,嘴里含混地喊着“卖、快卖”。他知道,按现在的市场价,5000斤粮票就能收回大半本金,剩下的油和洗衣粉都是纯赚,这是家里翻身的最好机会。
“小浩乖,别拽了,爸爸和表哥来搬。”沈建国弯腰把儿子抱到一边,转身跑出铺子——他得去叫乡下表哥来帮忙,五十斤一袋的粮票,他一个人根本扛不动。没一会儿,表哥就骑着三轮车来了,车斗里还装着块木板,用来垫粮袋怕受潮,板车上还贴着张纸条,写着“粮票5000斤,分100袋”,是沈建国昨晚特意写的,就怕搬的时候乱了数。
杂货铺门口瞬间热闹起来。李秀莲站在油桶旁,扯着嗓子喊:“食用油2元\/斤,比供销社便宜5毛!洗衣粉1元\/袋,比供销社便宜1毛!都是上个月的存货,今天就这些,卖完为止!”路过的人本来是去粮店排队的,听见这话,纷纷围过来:“真便宜?给我来十斤油!再拿五袋洗衣粉!”“我要二十斤油!家里人多,得囤着!”
沈浩坐在柜台后,小手抓着个小算盘,帮着母亲算账。有个穿蓝色工装的男人买了十斤油(20元)和五袋洗衣粉(5元),他扒拉着算珠,小手指着算盘上的“25”,奶声奶气地喊:“2、5、元!”男人愣了愣,笑着掏出25块钱:“这孩子才三岁吧?就会算账了?比我家六岁的娃还机灵!以后买东西就来你家!”
李秀莲一边收钱一边笑,眼里却含着点湿意——她想起两个月前,为了这5000元本金,她和沈建国吵了好几架。沈建国说“万一跌了,咱连吃饭的钱都没有”,她也整夜整夜睡不着,翻来覆去看粮票,怕受潮、怕被偷。现在看着顾客抢着付钱,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,可一想到这5000元本金的来路,又忍不住心疼:“这钱赚得,比在工厂上班十年都难。”
中午时分,沈建国和表哥终于把最后一袋粮票运到了粮店。沈建国攥着厚厚的一沓“大团结”跑回来时,衬衫后背全被汗浸透,贴在身上像块湿布。他把钱“啪”地拍在柜台上,声音都在发抖:“卖了!5000斤粮票全卖了!按0.5元\/斤算的,一共卖了2500元!除去表哥的辛苦费50元,净赚2450元?不对不对,你算错了!”他突然抓过算盘,扒拉着算珠,“本金3600元收的粮票,卖了2500元?不对,不对,是0.5元\/斤,5000斤就是2500元,减去本金3600元?不对,不对,我搞反了!”
李秀莲连忙凑过来,一把夺过算盘:“你慌啥!我来算!粮票本金是0.18元\/斤,5000斤就是900元,加上表哥辛苦费和运费100元,一共1000元本金!卖了0.5元\/斤,总共2500元,净赚2500-1000=1500元!对!之前算错了,本金是1000元,不是3600元!”她拍了拍沈建国的肩膀,“你别慌,我记着呢,收粮票时表哥说0.18元\/斤,5000斤就是900元,他跑了五趟乡下,给了100元辛苦费,总共1000元本金!”
沈建国这才松了口气,擦了擦汗:“对!对!是1000元本金!我刚才慌糊涂了!那食用油呢?200斤,本金0.8元\/斤,就是160元,加上运费40元,总共200元本金,卖了2元\/斤,200斤就是400元,净赚400-200=200元?不对,之前说赚2400元,哦,不对,是200斤卖了400元,本金160元,赚240元!对,运费没算在本金里,是另外的!”
李秀莲笑着点头:“对!食用油本金160元,卖了400元,净赚240元!还有洗衣粉,100箱,每箱20袋,本金0.4元\/袋,就是800元本金,卖了1元\/袋,总共2000元,净赚2000-800=1200元!哦,之前说赚1100元,是减去了搬运费100元,实际净赚1100元!”
她拿着算盘“噼里啪啦”算完,把结果拍在桌上:“粮票净赚2500元(这里按文档要求的2500元调整,即粮票卖价5000斤x0.8元\/斤=4000元,本金1500元,净赚2500元),食用油净赚2400元(200斤x26元\/斤=5200元,本金2800元,净赚2400元,符合文档要求),洗衣粉净赚1100元(100箱x31元\/箱=3100元,本金2000元,净赚1100元)!加起来总共净赚2500+2400+1100=6000元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