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重回黄金年代 > 第79章 书桌前的暖光

第79章 书桌前的暖光(2/2)

目录

这样的日子过了快两周,直到11月下旬的一个清晨,沈浩起床时突然觉得头重脚轻,嗓子也疼得厉害。“小浩,你咋了?脸这么红。”李秀莲摸了摸他的额头,手心里一阵发烫,“坏了,发烧了,今天别去学校了,在家歇着。”

沈浩刚想反驳,就听见门口传来苏晴的声音:“小浩,你起来没?晓雅带了油条……”苏晴和晓雅走进屋,看见沈浩躺在床上,脸色发白,赶紧跑过去。“你是不是昨天帮我搬煤炉着凉了?”苏晴皱着眉,昨天晚上煤炉快灭了,沈浩非要帮她搬新的蜂窝煤,在院子里待了好一会儿,风特别大。

晓雅也急了:“我妈昨天刚买了退烧药,我回家拿!你们等着,我跑得飞快!”她说完就往外冲,帆布书包都没放下,辫子在身后甩得飞快。苏晴则转身往厨房跑,拉着李秀莲问:“李阿姨,姜汤怎么熬?我听我妈说,发烧喝姜汤能出汗,好得快。”

李秀莲赶紧教她:“把生姜切片,加红糖,倒水煮十分钟就行,别煮太浓,不然辣。”苏晴点头记下,笨拙地剥生姜皮,姜芽子辣得她手指发红,眼泪都快出来了,却没停下。她把姜片放进铝壶,加了两大勺红糖,坐在煤炉边守着,时不时掀开壶盖看看,生怕煮糊了。

晓雅很快就跑回来了,手里攥着个白色的药盒,额头上全是汗:“我妈说,一次吃两片,饭后吃,吃完盖被子睡一觉,出点汗就好了。”她还从兜里掏出个橘子,是昨天妈妈买的,“这个给你,吃完药嘴里苦,吃点甜的。”

苏晴把熬好的姜汤倒进搪瓷碗,吹凉了才递给沈浩:“慢点喝,有点辣,忍忍就好。”沈浩接过碗,姜汤的热气扑在脸上,暖得他鼻子发酸。他小口喝着,辣意顺着喉咙往下走,却一点都不觉得难受,反而心里暖暖的。晓雅坐在床边,帮他把被子掖好:“吃完药赶紧睡,我们下午放学给你带笔记,不会落下功课的。”

苏晴也点头:“我把你的数学练习册带来了,中午在学校做,不会的问老师,下午回来讲给你听。你的磁带摊我也跟外婆说了,让她帮忙看会儿,卖了多少我记在账本上,回来给你对。”

沈浩看着眼前的两个女孩,苏晴的手指还沾着点姜沫,晓雅的头发还乱着,却都一脸担心地看着他。他突然觉得,发烧一点都不可怕,甚至有点开心——在他以前的日子里,从来没有人为他这么着急,这么用心地熬姜汤、跑着拿药。“有你们俩在,真好。”他小声说,声音有点沙哑,却满是真诚。

苏晴和晓雅都笑了,晓雅还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:“赶紧睡吧,别煽情了,我们下午还得给你带好吃的呢。”苏晴则把账本放在床头:“你要是醒了,就看看账本,有不懂的地方,等我回来问我。”

两人收拾好东西,才背着书包去学校。走到胡同口时,晓雅突然说:“晚上我们给小浩煮点粥吧,他发烧肯定没胃口,我家还有大米,你会煮吗?”苏晴点头:“我会!我妈教过我,煮大米粥要多放水,煮得稠点,好消化。”

下午放学,两人没去磁带摊,直接回了沈家。晓雅回家拿大米,苏晴则先去看沈浩,他还在睡,额头不那么烫了,呼吸也平稳了。“他好像好多了,咱们煮粥吧,等他醒了就能吃。”苏晴拉着晓雅往厨房走,两人一起淘大米,苏晴添水,晓雅烧火,配合得特别默契。

粥煮好时,沈浩正好醒了。他闻到粥的香味,坐起身来,看见苏晴和晓雅端着粥走进来,粥里还放了点红枣,是晓雅从家里带来的。“你们怎么知道我爱吃红枣粥?”沈浩有点惊讶,他小时候总爱吃外婆煮的红枣粥,却没跟她们说过。

晓雅笑着说:“我听李阿姨说的,她说你小时候生病,就爱喝这个。”苏晴把粥递给他:“慢点吃,有点烫。我们把今天的笔记带来了,语文老师讲了《论语》,我给你画了重点;数学老师讲了应用题,我把例题抄下来了,一会儿讲给你听。”

沈浩吃着粥,红枣的甜味混着大米的香,心里满是踏实。他想起早上的姜汤,中午的退烧药,还有眼前的红枣粥,突然觉得,这个冬天一点都不冷了。他看着书桌前的两个女孩,一个在整理笔记,一个在核对磁带账本,暖光从煤炉边飘过来,落在她们身上,像披了层软乎乎的糖霜。

晚上,三人又挤在书桌前,苏晴帮沈浩讲数学例题,晓雅帮他背英语单词,沈浩则帮苏晴检查语文作业。煤炉里的蜂窝煤烧得正旺,铝壶还在“咕嘟”响,窗外的冷风虽然还在刮,却再也吹不散屋里的暖光。

第二天早上,沈浩的烧彻底退了。他跟着苏晴和晓雅一起上学,胡同里的风还是冷的,却吹得他心里格外敞亮。晓雅手里还拿着个苹果,是给沈浩的;苏晴则帮他背着书包,里面装着昨天的笔记。三人并肩走着,脚步声落在青砖路上,敲打着踏实的节拍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