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4章 玉碎(2/2)
知道了。轻描淡写,无悲无喜。一条人命,一位曾为他编纂《永乐大典》、挥洒才情的状元宰相,最终只换来帝王口中这冰封的三个字。
杨士奇闭上眼,脑海中浮现出解缙当年在文渊阁意气风发的模样,挥毫泼墨,谈笑间皆是经国谋略。那般惊才绝艳,最终却落得诏狱毙命,死因成谜,身后萧然。
“传话下去,”杨士奇睁开眼,目光已恢复平日的沉静,只是那沉静之下,是冻结的江河,“东宫属官,近日一律素服简行,不得集会,不得妄议。尤其是……不得前往解府吊唁。”
于谦猛地抬头:“大人!解公他……”
“我们必须忍。”杨士奇打断他,声音低沉而坚决,“陛下正看着。看着太子是否会为解缙哀痛,看着东宫是否会因此事躁动。此刻任何一丝悲愤的表露,都会被视作对陛下决断的质疑,都会为太子招来更大的祸事。”
他走到案前,铺开一张素笺,亲自研墨。墨块在砚台中缓缓化开,如同化不开的黑暗。
“你亲自去一趟,”他对于谦道,笔尖在纸上落下,“将这封手书交予杨溥。告诉他,活着,才有将来。”
信上只有八个字:“玉可碎,而白不改。”
这是写给狱中杨溥的,是写给所有悲愤难平的东宫臣属的,也是写给他自己的。
解缙这块美玉,碎了。但他的洁白,他的忠贞,不会因这强权的粉碎而改变。而活着的人,必须在这碎玉之上,继续走下去。
于谦郑重地接过信,深深一揖,转身踏入漫天风雪之中。
杨士奇独自留在值房内,雪光映得他须发皆白。窗外,北风呼号,卷起千堆雪,仿佛要将这世间所有的不平与冤屈都深深掩埋。
但他知道,有些东西是埋不掉的。解缙的血,会渗入这帝国的基石,在未来的某个时刻,成为动摇这座宏伟宫殿的裂隙。
而他,杨士奇,将是那个守护在裂隙边上,不让它彻底崩塌的人。
雪,下得更紧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