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港岛六0野蛮年代适合穿越重生 > 第426章 注定徒劳的研发方向

第426章 注定徒劳的研发方向(2/2)

目录

秦若雪凑趣儿道:“放慢点儿速度没问题,我这边有信心引导着科技的进步,不玩让人心浮躁起来。”

武振邦的另一只胳膊也搂住了秦若雪:

“有你们在,我相信未来的世界会按照另一个方向发展,让整个人类种群换个方式生活貌似也是不错的选择。”

二女幸福享受的一左一右将头靠在武振邦的肩膀上。

“对了,有关阿美的普罗米修斯小组,对于我们三角电池的反向研究目前什么进度?”

武振邦想起了什么似的问道。

秦若雪微微一笑,伸手递过了一份报告文件。

阿美,落基山脉深处,“普罗米修斯”小组绝密实验室。

空气中弥漫着高压电弧的焦糊味和一种近乎凝固的紧张。

所有研究员都屏息凝神,目光聚焦在实验室中央那个被复杂管线缠绕的金属单元上——第37号“三角电池”原型机。

负责人埃尔温·米勒博士紧握拳头,指甲几乎嵌进掌心。

过去几个月,无数个日夜的奋战,上百次失败,耗资巨大的投入,所有的希望都压在了这一次。

“能量注入稳定……”

“内部场强达到预定参数……”

“没有异常波动!”

一连串的报告声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。

终于,当最后一个参数指示灯由红转绿,发出悦耳的提示音时,实验室里爆发出短暂的、近乎虚脱的欢呼!

成功了!他们终于按照那份艰难获取的“电池蓝图”,制造出了可运行的三角电池原型!

米勒博士几乎是扑到检测终端前,颤抖着手调出性能数据。

能量密度:135wh\/kg

循环寿命:约300次(预估)

输出功率:稳定,但峰值有限

欢呼声像被掐住了脖子,戛然而止。

成功了,是的。

但这份成功的滋味,却苦涩得让人难以下咽。

他们耗费了国家天文数字般的资源,集中了最顶尖的头脑,破解了无数理论难题,最终制造出的这个“圣杯”,其核心性能指标,仅仅相当于市面上流传的、振邦集团对外销售的民用版三角电池的二十分之一!

甚至比不上一些高端实验室的传统锂电池!而与传闻中南盟自用、驱动那些大型无人机和电动船舶的“军用级”电池相比,更是云泥之别。

“这……这就是我们几年来的成果?”

一个年轻的研究员看着屏幕上那可怜的数据,声音带着哭腔,

“还不如我们一开始自己研发的路线……”

“闭嘴!”

米勒博士厉声喝止,但他自己的脸色也苍白得吓人。

他死死盯着那些数据,仿佛想从中看出隐藏的奥秘。

“是我们哪里理解错了吗?是材料纯度不够?还是‘场协同效应’的数学模型有细微偏差?”

他喃喃自语,陷入更深的执念。

他们从未怀疑蓝图本身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