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惊鸿一瞥入谁眼(1/2)
在临水轩一角,倚着雕花窗棂,相对僻静的位置,坐着一位身着靛蓝色暗纹锦袍的年轻男子。他与周遭浮华的喧嚣格格不入,仿佛自带一道无形的屏障。并未融入任何谈笑风生的圈子,只独自执壶,慢斟浅酌,姿态看似闲适,但挺直的背脊和偶尔扫过全场的、鹰隼般锐利的目光,却透着一股经过沙场淬炼的冷硬与不易接近的疏离感。偶尔有一两位身着武将常服或低阶文官服饰的人上前,恭敬地与他见礼,口称“秦将军”,态度颇为敬重,甚至带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钦佩。
有细微的议论声随风飘来:“…瞧,那就是刚回京叙职的云麾将军秦岳…”“…听闻在陇西那边屡立奇功,杀得狄人闻风丧胆…”“…啧,年轻有为是不假,可惜性子太硬,不懂变通,在京城这地界儿,怕是寸步难行…”“…可不是,听说在兵部为了军饷器械的事,差点跟那位拍桌子…”
秦岳对周围的议论恍若未闻,只专注于手中的茶,仿佛那粗瓷杯中的茶汤,比满园金菊、满座勋贵更值得品味。方才那番闺阁女儿间的机锋暗斗,他本懒得分神留意,只觉得是莺莺燕燕间的无聊把戏,与边关的金戈铁马、风沙凛冽相比,如同儿戏。
然而,当他的目光无意间掠过那靖安侯嫡女身后,那个始终低眉顺眼、安静得几乎要被忽略的绿衣少女时,一丝极淡的好奇心,竟被莫名勾起。
并非因为容貌——她始终低着头,看不清全貌,只一段白皙纤细的脖颈,和偶尔微动的、小巧的下颌,显得格外柔弱顺从,像一株需要依附他物才能存活的菟丝花。引起他注意的,是那一闪而逝的违和感。
他习武之人,五感远超常人,尤其眼力毒辣。方才那两次电光火石间的交锋,旁人或许只看到靖安侯嫡女的从容应对,但他恰好因角度刁钻,捕捉到了那极其短暂、几乎微不可察的瞬间——就在那嫡女即将失措的刹那,身后那道绿色的影子,总会极其自然地有一个细微至极的动作,或是斟茶,或是整理垫子,而就在这动作的掩护下,一句短促急切的低语,便会精准地送入那嫡女耳中。
第一次,他只见她唇瓣微动。第二次,他凝神细听,凭借过人耳力,依稀捕捉到几个碎片般的字眼“…陛下圣裁…朝廷运筹…唯愿安康…”。
精准的典故切入点,对政治风险近乎本能的敏锐规避,以及那份在如此紧张氛围下仍能保持的、可怕的冷静和急智…这绝不是一个普通深闺庶女该有的反应!
尤其是第二次关于边关将士的回答,那份谨慎、圆滑乃至带着一丝官腔的应对,全然超乎了他的预料。这更像是一个混迹官场多年的老吏,或者一个深谙权术之道的老手,才能做出的反应。可做出这提示的,偏偏是那样一个看起来柔弱得仿佛一折就断的少女。
这种强烈的反差,形成了一种奇特的矛盾感,像迷雾般笼罩着她。外表是极易引人忽视、甚至轻视的怯懦顺从,内里却似乎藏着一股沉静的、不容小觑的韧劲和智慧。
秦岳常年混迹于边关军营,见惯了爽朗泼辣、敢爱敢恨的边城女子,或是温柔似水、以夫为天的传统妇人,却从未见过这般…像是覆盖着厚厚积雪的静默火山般的存在。外表冰封雪裹,内里却可能蕴藏着惊人的能量与热度。
他不由得多看了那绿衣少女两眼,试图从那低垂的眉眼、恭顺的姿态中,找出更多蛛丝马迹。他并未多想其他,只觉得这京城侯府果然深不可测,连一个看似无足轻重的庶女,都透着不寻常。
那惊鸿一瞥的印象,却像一颗无意间投入平静湖心的石子,在他素来冷硬的心湖中,漾开了一圈极细微、连他自己都未曾立刻察觉的涟漪。是一种对“异常”的本能关注,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探究欲。
恰在此时,一直敏锐地感知着周遭环境的沈清辞,似乎感觉到一道不同于寻常打量、格外具有穿透力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。那目光不像其他贵妇审视衣饰,也不像贵女比较容貌,而像是一把无形的刻刀,试图剥开她伪装的外壳,直刺内里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