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章 蛛丝马迹(2/2)
“我不知你在说什么。”他声音沙哑。
“我姓沈。”沈清辞轻声道,“靖安侯是我父亲。”
王小乙浑身一震,不可置信地看着她。
“我知道你妹妹被三皇子府上的人带走了。”沈清辞继续道,“告诉我真相,我或许能救她出来。”
长时间的沉默,只有河水轻轻拍打船身的声音。
终于,王小乙开口,声音几不可闻:“那日军报...确实是我送的。但不是我接的班。”
沈清辞静静听着。
“前一班的驿卒突发急病,由一位生面孔顶替。军报到时,比规定时间晚了四日,那人生怕受罚,就直接报了个假时间。”
“后来呢?”
“后来...兵部来人查问,那驿卒就再没出现过。”王小乙声音颤抖,“再后来,三皇子府上的人找到我,带走了我妹妹...要我闭嘴,否则...”
“那军报,你可记得有什么异常?”
王小乙犹豫片刻:“封泥...颜色不对。北境军报用红泥,那份却是褐色的,像是重新封过。”
又一个证据。沈清辞心中暗忖。
“你妹妹被关在何处?”
“不知道...只每月十五,他们会带她到相国寺上香,让我远远看上一眼。”王小乙眼中含泪,“下次就是三日后。”
相国寺...沈清辞心中一动,这与太后每月十五前往相国寺礼佛的日子重合。
“三日后,我会去相国寺。”沈清辞坚定道,“或许能救出你妹妹。”
王小乙怔怔看着她,忽然跪在船头:“若姑娘能救出小妹,王某这条命就是姑娘的!”
回到小院,沈清辞重新梳理所有线索。时间矛盾、笔迹破绽、人证证词,以及王小乙妹妹这个关键人质。
她铺开纸张,开始写下完整的推理:
“三皇子与镇北王合谋,截留军报,篡改内容,诬陷父亲通敌。为掩盖真相,控制驿卒亲属,迫其沉默。”
然而,还有一个疑问:他们为何要大费周章地诬陷靖安侯?仅仅因为一句不认同的话?
沈清辞取出那半块调兵符,对着灯光细看。忽然,她注意到玉佩内侧有一行极小的刻字,此前被污垢遮盖。
她小心清理,字迹渐渐清晰:“北境兵备,秘藏于...”
后面的字被刻意磨平,难以辨认。
“秘藏?”沈清辞蹙眉思索。北境兵备,是指军械粮草,还是别的什么?
她忽然想起父亲曾说过,北境有一支秘密训练的骑兵,装备精良,行踪诡秘,是靖安侯府的底牌之一。
难道三皇子和镇北王,是为了夺取这支力量?
夜深了,沈清辞吹熄油灯,却毫无睡意。窗外,一轮弯月挂在树梢,清冷的光辉洒满庭院。
三日后,相国寺。那里将是她与三皇子势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。
她抚摸袖中的短剑,想起另一个时空里教官的话:“最好的防守,是精准的进攻。”
这一次,她要主动出击。
远处传来打更声,已是三更。沈清辞和衣躺下,闭目养神。明天,她还有更多线索要查证,更多的人要见。
在入睡前,她最后回想了一遍所有细节,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:那些被篡改的军报,为何要特意标记飞鸟符号?
除非...那不是为了标记真假,而是为了向某个知情者传递信息。
这个发现,让她睡意全无,立刻起身重新点灯。
真相,似乎比她想象的还要复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