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锦甲红颜:庶女谋凰路 > 第106章 反间之计

第106章 反间之计(1/2)

目录

野狼谷的烈焰烧了整整一夜,赤红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际,浓烟裹挟着焦糊气息,即便在数十里外的狼啸峪,也能清晰嗅到。

这把火,烧得李擎五脏六腑都在抽搐。他立于联军主营的高台上,望着远方依旧未散的烟柱,指节攥得发白,青筋在额头突突直跳。粮草大营付之一炬,那不仅是他囤积的军粮马料,更有草原各部落盟友托付的过冬物资;而谷中唯一稳定的水源,也被大火引燃的草木灰与坍塌的土石污染,浑浊不堪,根本无法饮用。

草原骑兵向来信奉“大块吃肉、大碗喝酒”,可酒水解渴、烹肉煮食,哪一样离得开水?如今水源被毁,粮草告急,军营中早已怨声载道。那些原本就因语言、习俗差异而心存隔阂的部落首领,此刻更是面色阴沉,看向李擎的眼神里,满是隐忍的不满。

李擎麾下的嫡系士兵尚还能恪守军纪,可草原部落的骑兵们却已按捺不住,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窃窃私语,话语中满是抱怨与猜忌。有人捶胸顿足,痛惜自家积攒的牛羊皮毛随粮草一同化为灰烬;有人高声怒骂,指责李擎指挥不力,让他们陷入如此困境;更有甚者,已经开始盘算着要不要就此撤离,免得在这里白白损耗实力。

脆弱的联盟,本就靠着共同的利益勉强维系,经此一遭,裂痕已然深可见骨,只待一根稻草,便能彻底崩塌。

狼啸峪的壁垒之上,沈清辞一身银甲,披风在猎猎寒风中作响。她远眺着敌军联营方向,那里隐约可见人影晃动,马蹄声杂乱无章,显然已是人心浮动。她的眼神冷冽如冰,指尖轻轻摩挲着腰间的佩剑剑柄。

北境军虽凭地形优势暂居上风,但李擎麾下兵力雄厚,又有草原部落相助,若是硬碰硬地消耗下去,北境军即便能胜,也必然伤亡惨重。兵家之道,攻心为上,攻城为下;不战而屈人之兵,方为上上之策。若能让这看似庞大的联军从内部瓦解,无疑是最省力、也最有效的破敌之法。

她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了几日之前,审讯那些被俘的草原骑兵时,曾偶然得知黑鹰商队与草原部落私下接头的零星信息。那些俘虏言语含糊,只说黑鹰商队出手阔绰,常以珍稀物资换取草原的战马、皮货,甚至偶尔会提供一些特殊的军械。当时她并未深想,此刻想来,这黑鹰商队与李擎之间,必然有着不为人知的勾结。

一个大胆的计划,如同暗夜中的星火,在她心中悄然酝酿、燎原——反间计!

要行反间之事,首要便是有足以取信于人的“证据”。若是空口白牙挑拨,不仅无法离间李擎与草原部落的关系,反而可能打草惊蛇。沈清辞当机立断,立刻让人去请军中的文书先生苏老。

苏老不仅文笔出众,更有一手仿造文书的绝技,早年曾在吏部任职,见过无数官方信函与私人密札,对各类笔迹、封印、用纸的讲究了如指掌。听闻沈清辞的打算,苏老眼中闪过一丝兴奋,当即应下:“将军放心,老朽定能仿造得惟妙惟肖,让人看不出半点破绽!”

沈清辞点头,随即口述密信内容,苏老则在一旁奋笔疾书,不时停下询问细节,力求贴合黑鹰商队的行事风格。

这封信,必须拿捏好分寸,真真假假,虚虚实实,方能引人入彀。

沈清辞刻意模仿黑鹰商队那种倨傲中带着隐秘的口吻,开篇便“提醒”李擎:“前番所供幽熖石、玄铁等物,皆是稀世珍品,价值连城,世子既已受用,尾款便当速速结清。草原各部擅长劫掠,金银、人口、牲畜皆是上等货,可尽数送来,商队自会按价折算。”

幽熖石是李擎急缺之物,这一点沈清辞早已从俘虏口中确认,以此为切入点,极易让李擎相信信件的真实性。

紧接着,她笔锋一转,“不经意”地提及:“近日与秃鹫部合作颇为顺遂,其部所供战马矫健,皮货精良,甚是合心意。只是听闻秃鹫部对世子迟迟不分配共享战利品之事,颇有微词,言世子此举,有失盟友之道。”

秃鹫部是草原诸部中实力较强的一支,兵力不下五千,且向来桀骜不驯,与李擎的合作本就基于利益,关系最为脆弱。选择秃鹫部作为挑拨的对象,最易引发李擎的猜忌。

随后,信中又隐晦暗示:“世子若再拖延推诿,商队生意难做,恐难再为世子寻觅如此珍稀之物。秃鹫部等盟友,倒是更为爽快可靠,商队正考虑加大与其合作力度,若其有需,或可提供更直接的援助,共图大业。”

这句话看似是威胁,实则是在李擎心中埋下猜忌的种子,让他怀疑秃鹫部是否早已背叛,与黑鹰商队达成了更深层次的勾结。

最后,沈清辞用一种看似焦急催促的语气,添上了关键的一句:“宫中贵人催逼甚紧,幽熖石乃刚需,断不可缺,望世子速决,莫要误了大事,否则你我皆无好果子吃!”

“宫中贵人”四字,是她深思熟虑后的点睛之笔。黑鹰商队能调动如此多的珍稀物资,背后定然有强大的势力支撑,而宫廷无疑是最有可能的地方。这句话半真半假,既无法立刻证实,也无法轻易推翻,却足以让李擎心神不宁,进一步动摇他的判断。

密信内容拟定完毕,苏老又在细节上反复打磨。信纸选用了黑鹰商队常用的特制桑皮纸,质地坚韧,带着淡淡的草木香气;墨迹则是用松烟墨混合少量朱砂调制而成,颜色深沉,不易褪色;封印更是关键,苏老参照之前缴获的黑鹰商队货单上的飞爪印记,略作修改,刻制成新的印章,盖在信封封口处,边缘刻意做得有些模糊,仿佛是长途跋涉中受到了磨损;就连信件的折叠方式,也模仿了商队密信的样式,层层叠叠,用细麻绳系好,打上特殊的绳结。

一番忙碌下来,这封伪造的密信已然真假难辨,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,送进李擎手中。

如何将密信“自然”地送到李擎手中,又能确保引起他对秃鹫部的怀疑,是整个计划的关键。沈清辞思索再三,决定利用边境那些身份复杂的“信使”。

北境边境常年战乱,往来于敌我控制区之间的商队、马匪、流民络绎不绝,其中不乏双方安插的眼线,负责传递消息。这些人身份隐秘,行动灵活,用他们来传递这封密信,最是不易引人怀疑。

沈清辞立刻召集“黑鸦”小队。这支部队由清一色的精锐士兵组成,个个身怀绝技,擅长伪装、潜行、突袭,是执行特殊任务的不二人选。她亲自交代任务:“你们伪装成马匪,去袭击一支往来于李擎大营与秃鹫部驻地之间的小型商队。记住,只需做做样子,故意‘失手’,让几名护卫逃脱,将这封密信‘遗漏’在他们的货物中。”

她顿了顿,补充道:“动作要逼真,既要让对方相信你们是真正的马匪,又不能伤及那些护卫的性命,务必让他们能顺利逃回李擎大营。”

“黑鸦”小队队长领命,当即带着队员乔装打扮,换上破旧的衣物,脸上涂抹上污垢,骑着劣马,携带少量兵器,朝着预定地点出发。

这支被选中的小型商队,实则是李擎安插在草原部落中的眼线,专门负责传递各部的动向与联军内部的消息。当日午后,商队行至一处山谷时,“黑鸦”小队突然从两侧山林中冲出,高声呼喝,挥舞着刀枪,朝着商队发起袭击。

商队护卫猝不及防,慌忙抵抗。“黑鸦”小队成员刻意放慢动作,招式看似凶猛,实则避开了要害,几个回合下来,只伤了几人,便假装不敌,且战且退,最终“仓皇”逃窜。

那些商队护卫惊魂未定,清点人数时发现少了几人,货物也散落一地,连忙收拾残局,不敢久留,快马加鞭朝着李擎大营赶去。他们急于回去复命,又担心因遭遇袭击而被责罚,根本未曾仔细检查散落的货物,更未曾发现那封被藏在一个破损的木箱角落、用防水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密信。

回到李擎大营后,护卫们立刻向主事军官汇报了遭遇马匪袭击的经过,为了推卸责任,他们添油加醋地描述了“马匪”的凶悍,声称对方装备精良,战术娴熟,绝非普通马匪。主事军官见事态严重,不敢耽搁,立刻带着护卫和那封“缴获”的密信,前往主营面见李擎。

李擎正为粮草和水源的事情烦躁不已,听闻遭遇马匪袭击,更是怒火中烧。当他看到那封用防水油布包裹的密信时,心中一动,连忙让人拆开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