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大周皇商 > 第155章 三军练兵约金陵

第155章 三军练兵约金陵(1/2)

目录

淮水的晨光刚漫过楚州码头,就被一阵急促的踏轮声劈开。

陈琅站在岸边的高台上,玄色官袍被江风扯得笔直,目光落在江面的船队上——铁林卫的三十艘脚踏船列成雁阵,踏轮搅动着浑浊的江水,激起半人高的浪花。三千淮西募兵穿着新铸的玄甲,在船舷两侧整齐列队,手中的长枪斜指天空,枪尖在晨光下泛着冷光。

“左舵转!过暗礁区!”杨盛的吼声从旗舰上传来,他站在船首,左臂的箭伤虽未痊愈,却仍挺直如松。脚踏船灵活地在暗礁间穿梭,船身擦着礁石边缘驶过,激起的水花溅在士兵们的甲胄上,却没人躲闪——这些新兵多是楚州渔民出身,熟悉水性,再加上代州老兵半个月的特训,早已将脚踏船操控得炉火纯青。

陈琅身旁的符清漪,手里攥着铁林卫的训练账册,嘴角忍不住上扬:“这些新兵进步真快,半个月前还不会握枪,现在连暗礁区都能闯了。”她指着最外侧的一艘船,“你看那艘船的舵手,是楚州盐场的老盐工,之前被南唐水师毁了家,现在练得比代州老兵还拼命。”

陈琅点点头,目光却转向远处的河岸——那里,护榷军的训练正热火朝天。杨延玉穿着护榷军的红色战袍,站在箭靶前,亲自示范床弩的操作。李重进派来的一千人,此刻正与护榷军的残兵合练,床弩的“嗡鸣”声此起彼伏,箭簇精准地射向百步外的靶心,箭尾的红绸在风中飘动,竟在半空织成一个模糊的“周”字。

“杨将军,这准头,能射穿南唐的楼船甲了!”护榷军的副将兴奋地喊道,他的左臂还裹着绷带,却仍用力拍着床弩的机括。杨延玉笑着点头,目光扫过士兵们——虽然护榷军只剩两千人,却因李重进派来的援军和新补充的粮草,士气比采石矶战后高了许多,连之前因殿前司亲信刁难而压抑的情绪,也渐渐消散。

与此同时,广陵城外的平原上,李重进的侍卫亲军正在进行骑兵操练。

张威骑着一匹乌骓马,手持长枪,带领骑兵方阵冲锋。马蹄声震得地面发颤,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,五千名骑兵穿着银白色的玄甲,列成整齐的“锋矢阵”,枪尖如林,气势骇人。李重进站在高台上,看着这支部队,眼中满是自豪——这是他从后汉带出来的老底子,经历过无数次恶战,是大周最精锐的骑兵,不比当年的「银枪效节都」差多少,这也是他制衡赵匡胤的底气。

“将军,护榷军和铁林卫那边传来消息,陈总商要在楚州召开练兵大会,邀咱们派人参会。”副将递上陈琅的邀请函,上面写着“濠州已下,金陵在即,特邀三军将领共商决战事宜”。

李重进接过邀请函,指尖在“金陵”二字上摩挲片刻,忽然笑道:“陈琅这是想借着练兵,把三军拧成一股绳啊。也好,让赵匡胤看看,没了他殿前司,咱们照样能拿下金陵。”他对张威道,“你代表我去楚州,记住,侍卫亲军既要显实力,也要给护榷军和铁林卫撑场子——别让赵匡胤觉得,这淮南只有他殿前司能打仗。”

三日后,楚州的练兵高台上,汇聚了三方势力的将领。

杨盛穿着铁林卫的玄甲,肩甲上刻着“商”字暗记;杨延玉的护榷军战袍上,还留着采石矶的火灼痕迹;张威则一身侍卫亲军的银甲,腰间佩着李重进亲赐的“忠勇”令牌。三人站在高台上,看着下方三军合练的场景,脸上都露出了难得的笑容。

江面上,铁林卫的脚踏船与护榷军的战船配合演练攻防,脚踏船负责冲锋,战船用床弩掩护,默契十足;岸边,护榷军的弓弩手与侍卫亲军的骑兵演练协同作战,骑兵冲散“敌军”阵型,弓弩手趁机射杀,动作行云流水。阳光下,三方军队的旗帜——铁林卫的“盐引幡”、护榷军的“周”字旗、侍卫亲军的“李”字旗——在风中猎猎作响,虽各有标识,却透着一股难得的团结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