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5章 三军练兵约金陵(2/2)
“三位将军,辛苦了。”陈琅提着两坛楚州老酒走上高台,酒坛上还沾着新鲜的稻壳,“这是皇商司新酿的‘破阵酒’,今日咱们共饮此酒,预祝金陵之战大捷!”他给三人各倒了一碗,酒液清澈,酒香四溢。
“陈总商客气了。”张威端起酒碗,一饮而尽,抹了抹嘴笑道,“我家将军说了,侍卫亲军愿为中路主力,拿下金陵的城门!”
杨延玉也举起酒碗,目光坚定:“护榷军虽只剩两千人,却都是从采石矶活下来的硬骨头,定要先登金陵城头,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!”
杨盛望着江面的船队,语气沉稳:“铁林卫愿为先锋,先破南唐水师,扫清金陵的水路障碍!”
陈琅笑着点头,将酒碗高举过头顶:“好!既然三位将军都有此雄心,我皇商司在此承诺——谁先登上金陵城头,赏银千两,我必奏请陛下,封其为万户侯!”他将酒碗中的酒洒在江面上,“这碗酒,敬采石矶战死的弟兄们,也敬咱们即将到来的金陵决战!”
三人跟着将酒洒向江面,酒液混着江水,带着之前的血与火的记忆,流向远方的金陵。高台下的士兵们看到这一幕,都欢呼起来,呼声震得江面都在颤抖,连空气中的紧张气息,都被这股豪情冲淡了许多。
然而,练兵结束后,这份豪情便被悄然隐藏的暗流取代。
陈琅拉着杨延玉走到僻静处,声音压得极低:“殿前司虽破了濠州,却损兵折将,赵匡胤肯定急于抢功,证明自己的实力。金陵之战,他说不定会用阴招,比如故意拖延援军,或者在背后给你们使绊子——你们一定要小心,护榷军的粮草和军械,我会让铁林卫暗中接济,绝不能让他得逞。”
杨延玉点点头,想起殿前司在采石矶隔岸观火的场景,心里一阵发凉:“总掌事放心,我会让弟兄们多加防备,绝不会再让采石矶的悲剧重演。”
另一边,张威也收到了李重进的密信。信中写道:“赵匡胤野心勃勃,金陵之战定想独吞功劳。侍卫亲军需守住中路,既要阻止殿前司抢功,也要暗中保护护榷军——陈琅的皇商司是制衡赵匡胤的关键,所以护榷军不能垮。”张威将信烧掉,望着远处正在休整的侍卫亲军,心里清楚,这场金陵决战,不仅是对南唐的最后一击,更是大周内部权力的终极较量。
夕阳西下,将淮水染成一片金黄。铁林卫的脚踏船、护榷军的战船、侍卫亲军的骑兵,都渐渐收队,营地的炊烟袅袅升起,看似一派祥和。可陈琅、杨延玉、张威都知道,这祥和只是暂时的——濠州破城后,赵匡胤的殿前司虽元气大伤,却仍握着重兵;柴荣的猜忌、王朴的弹劾、缇骑的监视,都像一张无形的网,笼罩在淮南的上空。
陈琅站在高台上,望着金陵的方向,手里攥着一枚刚铸好的盐引章——章上刻着“金陵大捷后兑付”的字样,可他心里却没底。他不知道,这场金陵决战,究竟能让大周走向一统,还是会让内部的裂痕彻底爆发。他只知道,自己必须守住皇商司,守住护榷军和铁林卫,哪怕要与赵匡胤的殿前司正面抗衡。
夜色渐深,三军的营地渐渐安静下来,只有巡逻士兵的脚步声,在淮水岸边回荡。江面上,偶尔有鱼跃出水面,激起一圈圈涟漪,像是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。金陵决战的号角,已在不远处吹响,而大周的命运,将在这场战役中,被彻底改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