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女生言情 > 大周皇商 > 第173章 朝议定策分疆土 君臣相契谋江南

第173章 朝议定策分疆土 君臣相契谋江南(1/2)

目录

显德六年秋,金陵行在的议事殿内,槐花香透过窗棂飘进来,却压不住殿内的紧绷气氛。石守信按剑站在武将列首,玄甲上的铜钉映着烛火,语气带着殿前司一贯的强势:“陛下!江南、吴越、闽地新定,地方治权与利权全归文官与皇商司,殿前司浴血破城,却连一个州府的防务都没分到,将士们寒心!”

柴荣放下手中的《江南舆图》,指尖在“金陵”“杭州”“福州”三个地名上停顿,目光扫过殿内:“石将军觉得,殿前司该管地方治权?”

“臣不敢!”石守信躬身,却仍硬着头皮道,“但至少该让殿前司参与江南防务!如今侍卫亲军驻金陵,水师分守三地,殿前司却要远赴凤翔练新兵,这不合‘功赏相称’的规矩!”

陈琅从文官列中走出,玄色官袍下摆扫过地砖,声音平稳却带着分量:“石将军忘了,金陵破城后,殿前司士兵劫掠商户,百姓至今还有诉状递到江淮转运使衙署。江南新定,最需安抚民心,若让殿前司掌地方防务,再出劫掠之事,谁来担责?”他顿了顿,转向柴荣,“陛下,江南治理需‘文主政、武守边’:文官管民生,武将管防务,皇商司管利权,三者制衡,方能安稳。”

赵匡胤突然开口,语气带着刻意的缓和:“陈总掌事说的是。殿前司将士多是北人,不习江南水战,去凤翔练新兵备战后蜀,也是情理之中。只是江南三巡抚司的人选,还需陛下慎重——毕竟是新定之地,得用可靠之人。”

这话看似让步,实则是在提醒柴荣“提防降臣与文臣”。柴荣自然听出弦外之音,却没接话,反而对殿外喊:“传柴贵进殿。”

片刻后,一个身着银甲的年轻将领走进殿内,身姿挺拔,眉眼间与柴荣有七分相似——正是柴荣的幼弟,柴贵。他早年在禁军历练,从校尉做起,去年随李重进守濠州,立过战功,只是因年纪轻(刚满二十),一直未授要职。

“臣柴贵,叩见陛下!”柴贵跪地行礼,声音洪亮。

柴荣笑着起身,亲手扶起他:“皇弟不必多礼。今日召你,是有要事托付——朕拟设八闽巡抚司,治福州,让你任巡抚使,主抓闽地清剿残部与防务,如何?”

柴贵愣住了,连石守信都露出惊讶之色——闽地虽新定,却是江南富庶之地,让一个年轻皇弟任巡抚使,足见柴荣的信任。“臣……臣恐难当此任!”柴贵连忙推辞,“闽地有漳州陈诲残部,还有山地农耕难题,臣资历浅……”

“资历浅,可学;心不诚,才难成。”柴荣打断他,目光带着兄长的期许,“去年濠州之战,你率三百士兵守住城门三日,朕就知你有担当。闽地需要一个能打仗、也肯听文臣建议的巡抚使——苏明远是恩科出身,懂民生,让他做你副使,你们互相帮衬,定能稳住闽地。”

陈琅也跟着附和:“柴将军不必担心。皇商司会从江南调粮种、派工匠赴闽地,协助苏明远推广梯田;侍卫亲军也会分三千新兵给你,清剿残部的事,有李重进将军支持。”

柴贵见柴荣与陈琅都如此信任,终于挺直脊背:“臣遵旨!定不负陛下与陈总掌事所托,守住闽地,安抚百姓!”

接着,柴荣又定了另外两巡抚司的人选:以魏仁浦为江南巡抚使,治金陵,主抓均田与盐税;以宰相李谷兼吴越巡抚使,原吴越宰相元德昭为副使,主抓海贸与旧臣安抚。“魏卿稳重,能镇住江南旧贵族;李卿老练,元卿熟悉吴越民情,你们三人,要撑起江南的天。”柴荣的声音在殿内回荡,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