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3章 南洋的独立许可(1/2)
党建国沉声道:
“非常时期,行非常之法。
安全与生存是第一位的!
宣传和示范要跟上,
初期可以给予迁入者,
一定的土地优先使用权和物资配给倾斜。
但原则不能动摇!
我们要建立的,
是能在这世中活下去、守得住的根基!
如果不能接受,礼送出境!
如果闹事,
那就是按照敌对势力处理!”
苏珊带来的英国工程师,
指着兰芳岛上一条河下游,靠近港口的一片区域,说到:
“第一期火电厂选址这里。
利用海运来的燃煤,
初期从澳大利亚、印度或南非进口,
用河水冷却。
目标装机容量50兆瓦,
优先保障工业区和港口、总督府核心区用电。
设备……”
苏珊看了一眼党建国,说到:
“正如您所愿,
大英帝国几家正在关闭,或升级的老旧发电厂,
‘恰好’有一批还能运转的蒸汽轮机和发电机组,
价格‘非常合理’。”
党建国点头说到:
“旧不怕,能转起来就行!
先解决有无问题!”
边上的钢铁厂的规划图铺开。
“同样靠近港口,
方便原料(铁矿石、焦煤)输入和产品输出。”
陈秀梅介绍道:
一期目标是年产50万吨粗钢和初级钢材。
嗯,在后世属于要被关闭的落后产能!
高炉、焦炉、轧机……
同样,伦敦的老爷们,很乐意把伯明翰和谢菲尔德淘汰下来的、
还能喘气的‘老伙计’打包送来。
技术团队由我们南洋华人和英国退休工程师混编,
边安装、边学习、边改造。”
肯定会有巨大的挑战,
这些设备型号老旧,
图纸可能不全,备件获取困难,
对操作和维护人员的技术要求极高。
但是他们,便宜啊!
党建国对于工业建设还是很上心的,强调道:
“机床是工业之母,
我们不能只靠买来的生产线组装!
必须拥有自己制造、维修、甚至仿制改进设备的能力!
机床厂是重中之重!
初期目标:
能生产车床、铣床、钻床等基础通用机床,
满足自身工业维修和简单装备制造需求。
同样,英国淘汰的、状态相对较好的旧机床,有多少收多少!
同时,选派最优秀的青年工人和技术员,
去香港现有的精密机械厂学习,
甚至秘密送往英国、西德短期培训。”
苏珊则在地图指向兰芳岛北部的英属殖民地——浡泥说到:
“这里的诗里亚(Seria)油田已经开采多年,产量稳定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