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6章 三国31(1/2)
柏酒暖三国
人物表
-老班:宫束班班主,五十余岁,手艺扎实,性格沉稳却藏着幽默,对传统工艺极执着
-石头:二十出头,力气大,性子憨直,爱咋咋呼呼,酿酒时总爱偷尝
-小乙:十八九岁,心思细,手脚麻利,擅长摆弄工具,是老班的得力助手
-阿福:二十岁,话多,爱凑热闹,脑子里总有些稀奇古怪的点子,笑点极低
-曹府差役:三十岁左右,神态倨傲,说话带着官腔,对民间手艺半信半疑
第一幕:宫束班的“闲不住”
场景一:宫束班作坊-日-内
【作坊里堆着各色木料、工具,墙角摆着几个空酒坛,阳光透过木窗洒在地面,尘埃在光里飞舞。老班正拿着刨子刨一块松木,木屑簌簌落下。石头蹲在一旁,拿着块粗布擦酒坛,擦着擦着就忍不住拍了拍坛壁】
石头:(声音洪亮)老班!这坛都擦三遍了,再擦下去都要透光咯!咱们这都歇了小半月,啥时候才能接新活啊?
【老班停下刨子,吹了吹木头上的木屑,抬头看了看窗外】
老班:急啥?这寒冬腊月的,大户人家要么忙着备年货,要么守着炭火取暖,哪有心思修门造窗?咱们宫束班靠手艺吃饭,也得顺着时节来。
【小乙端着一盆温水走进来,放在桌案上,顺手拿起桌上的小刷子,开始清理刨子上的木屑】
小乙:石头哥,你就是闲不住。前阵子赶工修曹府的侧门,你天天喊累,这才歇几天,又盼着干活了?
【阿福从门外跑进来,手里攥着几根干枯的柏枝,脸上带着笑,一进门就嚷嚷】
阿福:哎哎哎!你们快瞧!我刚在作坊后山上捡的柏枝,这枝子干得透,闻着还有股清香味儿呢!
【石头立马站起身,凑过去抢过柏枝闻了闻,皱了皱眉】
石头:啥味儿啊?有点涩,还有点冲,这玩意儿能干嘛?烧火都嫌烟大吧?
阿福:(拍了下石头的胳膊)你懂啥!前儿我去镇上买米,听杂货铺老板说,快到元旦了,好些人家都要酿柏酒,说是喝了能驱邪避灾,保一年平安。咱们闲着也是闲着,不如试试?
【老班放下刨子,走到阿福身边,拿起一根柏枝仔细看了看,指尖捻了捻柏叶】
老班:柏酒……倒是听过这说法。早年在洛阳,见大户人家元旦时喝过,用柏叶浸泡米酒,喝着带点清苦,后味却甘。只是咱们只会做木工,酿酒这活计,从没碰过啊。
小乙:老班,试试呗!咱们宫束班啥手艺没摸过?修门能做到严丝合缝,酿酒说不定也能成!再说了,就算酿坏了,大不了当料酒用,总比在这儿干坐着强。
【石头眼睛一亮,搓了搓手】
石头:对啊老班!要是酿好了,咱们元旦时就能喝上自己酿的酒,还能给街坊邻居送点,多有面儿!我力气大,挑水、搬坛子的活,我包了!
【阿福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,拍着胸脯】
阿福:我去镇上打听酿酒的法子!保证问得明明白白,连放多少米、多少水都记下来!
【老班看着几个徒弟干劲十足的样子,嘴角露出一丝笑意,摇了摇头】
老班:你们这群憨货,说干就干,也不琢磨琢磨难不难。行吧,既然你们都想试试,那就试试。不过丑话说在前头,酿酒是细活,急不得,要是出了岔子,可别灰心。
小乙:放心吧老班!我们肯定听你的指挥!
【石头已经扛起一个空酒坛,就要往外走】
石头:我这就去挑水!保证挑最干净的井水!
【阿福也跟着往外跑,边跑边喊】
阿福:我去镇上!等着我的好消息!
【老班看着两人风风火火的背影,又看了看身边收拾工具的小乙,无奈地笑了笑,拿起那根柏枝,又闻了闻】
第二幕:酿酒的“鸡飞狗跳”
场景二:宫束班作坊后院-日-外
【后院里搭了个简易的棚子,棚下摆着三个大酒坛,坛边放着木桶、木勺、筛子等工具。阿福拿着一张纸,蹲在地上,给老班、石头、小乙念着从镇上打听来的酿酒法子】
阿福:(指着纸上的字)杂货铺老板说,酿米酒得先泡米,泡上一整天,泡到米一捏就碎才行。然后把米蒸熟,摊开晾凉,再撒上酒曲,拌匀了放进坛子里,加上水,密封起来发酵。等米酒酿好了,再把柏叶洗干净,晾干,放进米酒里浸泡,泡个七八天,柏酒就成了!
【石头蹲在一旁,手里拿着个木勺,在空桶里比划着】
石头:这么简单?那我泡米去!我多泡点,咱们多酿几坛!
【小乙从屋里抱出一袋子糯米,放在地上,打开袋子,抓起一把糯米看了看】
小乙:这糯米得挑挑,把碎米、坏米捡出来,不然酿出来的酒容易坏。
【老班蹲下身,抓起一把糯米,仔细看了看,点了点头】
老班:小乙说得对,酿酒和做木工一样,材料得选好。石头,你去把筛子拿来,咱们先筛米。阿福,你去把柏枝洗干净,晾干,注意别把柏叶弄掉太多。
【几人立马行动起来。石头搬来筛子,小乙负责倒米,两人一起筛米,筛下来的碎米落在一旁的小盆里。阿福端着柏枝,跑到后院的水井边,蹲在地上洗柏枝,边洗边哼着不成调的曲子】
【过了一会儿,米筛好了,石头把筛好的糯米倒进木桶里,准备去挑水泡米。刚站起来,就被老班叫住】
老班:等等,泡米的水要凉井水,不能用温水,不然米容易馊。
石头:知道了老班!保证用凉井水!
【石头挑着水桶去挑水,阿福也把洗好的柏枝晾在了棚子下的绳子上,柏枝上的水珠顺着枝条往下滴,在地面上积了小水洼】
阿福:(凑到老班身边)老班,你说咱们酿的柏酒,会不会比镇上酒坊酿的还好喝?
老班:(笑着摇头)现在说这话还太早。酿酒就像打磨木料,得有耐心,一步一步来,少一步都不行。
【小乙把筛好的糯米放进大盆里,等着石头挑水回来。没过多久,石头挑着两桶水回来,气喘吁吁地把水桶放在盆边】
石头:(擦了擦额头的汗)井水来了!冰凉冰凉的,泡米正好!
【几人一起把水倒进盆里,糯米在水里慢慢散开。老班用木勺搅了搅,确保每粒米都能泡到水】
老班:行了,泡上一天,明天这个时候再蒸米。今天先到这儿,都回去歇着吧。
【石头看着盆里的糯米,咽了咽口水】
石头:老班,明天蒸米的时候,能不能先蒸一小碗,让我尝尝?
【阿福和小乙都笑了起来,老班无奈地拍了下石头的脑袋】
老班:你就知道吃!行,明天蒸米的时候,给你蒸一小碗。
【石头立马笑了,扛起空水桶就往屋里走】
场景三:宫束班作坊后院-日-内
【第二天,阳光比前一天更暖些。泡好的糯米已经捞出来,放在铺着纱布的蒸笼里。石头蹲在灶台边,往灶里添柴,火苗“噼里啪啦”地舔着锅底】
石头:(看着蒸笼里的糯米)老班,这米啥时候能熟啊?我都闻着点香味儿了。
老班:再等半个时辰。火别太大,小火慢蒸,不然米外面熟了,里面还是生的。
【小乙站在蒸笼边,时不时揭开蒸笼盖,查看糯米的情况。阿福则在一旁收拾昨天泡米的盆,边收拾边哼歌】
阿福:蒸糯米,酿米酒,酿好米酒泡柏枝,柏酒香,飘满巷……
【石头听着阿福哼歌,也跟着哼了起来,哼着哼着就跑调了,引得小乙笑出了声】
小乙:石头哥,你这嗓子,还是别唱歌了,比杀猪还难听。
石头:(瞪了小乙一眼)我乐意!我哼歌,米熟得快!
【老班无奈地摇了摇头,走到蒸笼边,揭开盖子,用筷子扎了扎糯米,拔出筷子看了看】
老班:差不多了,把火灭了,再焖一会儿。
【石头立马把灶里的火灭了,还不忘用扇子扇了扇,让灶里的余温再焖会儿糯米】
【又过了一会儿,老班揭开蒸笼盖,一股糯米的香味飘了出来。石头立马凑过去,深吸了一口气】
石头:真香!老班,能尝了吗?
【老班笑着点了点头,用勺子舀了一小碗糯米,递给石头】
老班:小心烫。
【石头接过碗,吹了吹,就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,烫得直咧嘴,却还是忍不住咽了下去】
石头:好吃!软糯香甜,比镇上卖的米糕还好吃!
【阿福和小乙也各尝了一口,都点头称赞】
阿福:要是再蘸点糖,就更好吃了!
老班:别光顾着吃,把糯米摊开晾凉,等温度降下来,就撒酒曲。
【几人立马行动起来,把蒸笼里的糯米倒在干净的竹席上,用木勺摊开,小乙还时不时用手摸一摸,感受温度】
【等糯米晾凉了,老班从屋里拿出一个小纸包,里面是酒曲。他把酒曲倒在碗里,用擀面杖擀成粉末】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