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6章 三国31(2/2)
老班:小乙,你把糯米拌匀,我撒酒曲。石头,你把酒坛洗干净,擦干,别留一点水。阿福,你去把晾好的柏枝收过来,先放在一边。
【几人分工合作,小乙用木勺把糯米翻来翻去,老班则一点点把酒曲撒在糯米上,边撒边叮嘱】
老班:酒曲要撒均匀,不然有的地方发酵不好,酒就会酸。
【石头把酒坛洗得干干净净,用布擦干,放在棚子下。阿福也把柏枝收了过来,堆在坛边】
【等糯米和酒曲拌匀了,老班指挥着石头和小乙把糯米装进酒坛里,装到七分满,然后往坛里加了适量的井水】
老班:水不能加太多,不然酒就淡了;也不能加太少,不然糯米发酵不充分。
【装好糯米和水后,老班用干净的纱布把坛口封好,再用绳子扎紧,最后在坛口周围抹上一层黄泥,密封严实】
老班:行了,接下来就是发酵了。得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,等上二十天左右,米酒就能酿好了。
【石头看着封好的酒坛,摸了摸下巴】
石头:还要等二十天啊?这也太久了吧。
阿福:别急啊石头哥,好东西都得等。等米酒酿好了,再泡上柏枝,咱们就能喝上柏酒了!
【老班拍了拍酒坛,笑着说】
老班:耐心点,咱们宫束班做手艺,最不缺的就是耐心。
第三幕:柏酒成,趣事生
场景四:宫束班作坊后院-日-内
【二十天后,元旦前几天。作坊后院的棚下,三个酒坛静静地放着。老班、石头、小乙、阿福围在酒坛边,脸上都带着期待】
石头:(搓着手)老班,今天能开坛了吧?我这二十天,天天都来看看,就盼着今天呢!
老班:差不多了。小乙,你去拿个小碗和勺子来。
【小乙立马跑进屋里,拿来小碗和勺子。老班蹲下身,小心翼翼地把坛口的黄泥弄掉,再解开绳子,掀开纱布。一股米酒的清香飘了出来,带着点甜味】
阿福:(深吸一口气)好香啊!比镇上酒坊的米酒还香!
【老班用勺子舀了一勺米酒,倒进小碗里,米酒清澈,泛着淡淡的黄色】
老班:先尝尝味道。
【石头立马凑过去,伸手就要拿碗】
石头:我来尝!我来尝!
【老班把碗递给石头,石头喝了一口,眼睛立马亮了】
石头:好喝!甜丝丝的,还有点酒香,一点都不冲!老班,咱们成功了!
【小乙和阿福也各尝了一口,都忍不住称赞】
小乙:真的好喝!比我以前喝过的米酒都好喝!
阿福:那咱们赶紧泡柏枝吧!泡好柏酒,元旦就能喝了!
【老班点了点头,指挥着几人把晾好的柏枝放进酒坛里,再把纱布重新封好,扎紧绳子】
老班:柏枝泡上七八天,柏酒就成了。这几天得好好看着,别让野猫野狗把坛口弄破了。
【接下来的几天,石头每天都要去看看酒坛,有时还会趴在坛边闻闻味道,惹得阿福和小乙笑话】
场景五:宫束班作坊-日-内
【元旦前一天,老班决定开坛尝柏酒。几人围在酒坛边,老班解开绳子,掀开纱布,一股混合着柏叶清香和米酒甜味的香气飘了出来,比之前的米酒更香】
阿福:哇!这香味儿,比我想象中还好闻!
【老班用勺子舀了一勺柏酒,倒进小碗里,柏酒颜色比之前深了点,带着淡淡的绿色】
老班:来,都尝尝。
【石头第一个尝,喝了一口,闭上眼睛回味了一会儿】
石头:刚开始有点柏叶的清苦,后来就是米酒的甜,还有股清香味儿,太好喝了!
【小乙和阿福也尝了,都赞不绝口。就在这时,作坊的门被推开,两个曹府的差役走了进来,为首的差役皱着眉头,打量着作坊里的酒坛】
曹府差役:你们这儿是宫束班?听说你们在酿柏酒?
【老班立马站起身,拱了拱手】
老班:正是在下。不知差役大人有何贵干?
曹府差役:我家大人听说民间有好的柏酒,特让我们出来寻访。你们这柏酒,是自己酿的?能喝吗?别是什么劣质酒,喝坏了人。
【石头一听,不乐意了,刚要开口,就被老班拦住了】
老班:差役大人放心,我们这柏酒,用的是上好的糯米和井水,柏枝也是后山捡的干净柏枝,纯手工酿造,没有任何劣质材料。若是大人不嫌弃,不如尝尝?
【差役犹豫了一下,点了点头。老班舀了一勺柏酒,递给差役。差役喝了一口,眼睛立马亮了,又喝了一口】
曹府差役:不错!这柏酒清苦中带着甘甜,还有柏叶的清香,比府里酿的还好喝!你们这柏酒,有多少?我家大人要了!
【石头、小乙、阿福都高兴地看着老班,老班笑着拱了拱手】
老班:回大人,我们就酿了三坛。若是大人不嫌弃,这三坛都给大人送去。
曹府差役:好!你们现在就把酒坛封好,跟我去曹府,大人重重有赏!
【几人立马动手,把柏酒坛封好,石头和小乙扛着酒坛,跟着差役往曹府走。阿福蹦蹦跳跳地跟在后面,嘴里还哼着歌】
阿福:咱们宫束班,不仅会做木工,还会酿柏酒,这下可出名咯!
【老班看着几人的背影,笑着摇了摇头,拿起桌上的刨子,又开始刨那块松木,只是嘴角的笑意,比之前更浓了】
柏酒暖三国
第四幕:元旦暖酒
场景六:宫束班作坊-夜-内
【元旦当晚,作坊里点着两盏油灯,昏黄的光把人影拉得长长的。墙角的炭盆里,木炭烧得通红,偶尔发出“噼啪”声响。石桌上摆着几碟小菜——腌萝卜、煮花生、还有一小盘酱牛肉,都是阿福下午从镇上买回来的。老班坐在主位,石头、小乙、阿福围坐桌边,桌上还放着一个小酒坛,正是白天特意留的半坛柏酒】
阿福:(手撑着下巴,看着老班)老班,曹府那边没再派人来吗?下午差役送赏钱的时候,可说大人夸咱们柏酒好呢!
【老班拿起酒坛,给每个人的碗里都斟了些柏酒,酒液泛着淡绿,柏叶的清香混着酒香飘满屋子】
老班:官家有官家的规矩,咱们酿的酒能合大人的口味,已是幸事。来,先尝尝这咱们自己酿的柏酒,祝咱们宫束班新的一年,顺顺利利。
【几人端起碗,轻轻碰了一下,“叮”的一声脆响。石头仰头喝了一大口,咂了咂嘴,脸上满是满足】
石头:还是咱们自己留的这坛香!曹府那三坛要是能留一坛,咱们能喝到开春!
【小乙笑着推了推石头的胳膊】
小乙:你就知道喝!差役送的赏钱,够咱们买两个月的米了,还能添两把新刨子,这比留酒划算多了。
【阿福夹了颗花生放进嘴里,嚼得咯吱响】
阿福:我觉得最划算的是名声!下午我去买酱牛肉,掌柜的还问我是不是宫束班的——说曹府的人都在传,木工班酿的柏酒比酒坊的还好喝!以后咱们说不定能一边做木工,一边酿酒呢!
【老班听着几人的话,笑着摇了摇头,又给每人添了点酒】
老班:酿酒只是咱们闲暇时的乐子,咱们宫束班的根,还是在木活上。不过……这柏酒要是真受欢迎,明年冬天,倒能再酿几坛。
【石头眼睛一亮,刚要开口,就被阿福抢了话头】
阿福:明年我去后山捡柏枝!我记得后山有片柏树林,枝子又粗又直,叶子还密,泡出来的酒肯定更香浓!
小乙:明年泡米前,我多挑几遍,把碎米都捡干净,蒸米的时候再盯紧点火候,保证比今年的还甜!
【石头急得拍了下桌子,震得花生壳都跳了起来】
石头:挑水、搬坛子的活还得是我!我力气大,挑的井水比你们多,酒坛也搬得稳!
【老班看着三个徒弟争得面红耳赤,嘴角的笑意更深了,端起碗喝了口柏酒,清苦过后的甘甜在嘴里散开,暖得心里也热乎】
老班:好,明年冬天,咱们还酿柏酒。不过今年这坛,可得省着点喝——剩下的,明天给街坊张大爷、李婶送点,他们之前帮咱们看作坊,也该尝尝咱们的手艺。
【几人立马点头,阿福还特意把剩下的柏酒坛往桌边挪了挪,生怕被谁偷偷多喝】
【炭盆里的木炭又烧得旺了些,油灯的光映着几人的脸,满是笑意。窗外偶尔传来几声鞭炮响,是镇上人家在庆祝元旦,屋里的柏酒香、笑声,混着屋外的鞭炮声,把这寒冬的夜晚,衬得格外温暖】
石头:(夹了块酱牛肉放进嘴里)明年酿了柏酒,咱们还在这儿围着火盆喝酒,再加点卤猪蹄!
阿福:还要加糖糕!我听说镇上点心铺的糖糕,蘸着酒吃特别香!
小乙:先把木活做好再说,要是明年接了大活,说不定过年都在赶工呢!
【老班笑着摆摆手,端起碗】
老班:不管有没有大活,只要咱们几个在一块儿,就算喝着白水,也比啥都香。来,再喝一口,祝咱们新的一年,手艺越来越好,日子越来越暖!
【几人再次端起碗,碰在一起,柏酒的香气在屋里久久不散,笑声也顺着窗户缝飘了出去,融进了三国元旦的夜色里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