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科幻次元 > 艺之神 > 第296章 三国41

第296章 三国41(1/2)

目录

木骨惊涛——阴平桥纪事

人物表

-宫束班:约45岁,民间工匠班首,面容黝黑,手掌布满老茧,性格固执却心怀热忱,人称“憨班头”,对木结构营造有独到见解。

-石头:22岁,宫束班徒弟,力大无穷,性子直爽,做事毛躁却忠诚,擅长伐木与凿榫。

-巧娘:20岁,随父学过木工,后加入宫束班,心思细腻,精通木构件打磨与雕花,暗恋石头。

-老木匠:60岁,宫束班前辈,经验丰富,熟悉古桥营造古法,常提点众人,性格沉稳。

-诸葛绪:曹魏将领,约35岁,严肃果决,急于打通阴平要道,对民间工匠既依赖又提防。

-魏兵甲、乙:诸葛绪部下,负责监督工匠施工,态度傲慢。

-众工匠:二十余人,宫束班带领的民间匠人,各有专长,性格各异。

第一幕:临危受命

场景一:阴平渡口日外

【湍急的白水江与白龙江在此交汇,江水裹挟着泥沙奔涌,渡口处仅有几根临时搭建的木筏,被浪头打得摇摇欲坠。岸边挤满了曹魏士兵与搬运粮草的民夫,诸葛绪身披铠甲,立于一块巨石上,眉头紧锁。】

魏兵甲:(指着江面,语气急躁)将军,这江太险了!木筏根本运不了多少兵马粮草,再这样拖下去,耽误了截断姜维后路的时机,咱们都得受罚!

诸葛绪:(沉声)我岂能不知?可附近连座像样的桥都没有,总不能让士兵游过去!(目光扫过岸边,突然瞥见一群背着工具箱的工匠,眼前一亮)那是何人?

【宫束班带着石头、巧娘、老木匠及众工匠,刚从山那边赶来,身上沾着木屑与尘土。石头扛着一把大斧,巧娘手里攥着一把木锉,老木匠拄着一根木杖,木杖顶端还刻着榫卯纹路。】

宫束班:(听到声响,抬头看向诸葛绪,拱手)草民宫束班,带着徒弟们路过此处,不知将军唤我等何事?

诸葛绪:(走下巨石,打量着宫束班一行人,语气带着审视)你们是木匠?可会造桥?

石头:(抢先开口)那当然!我们班头造过的桥,比你走过的路都多!

魏兵乙:(厉声)放肆!敢对将军无礼!

宫束班:(拉住石头,摇头)徒弟口无遮拦,将军莫怪。草民确实懂些造桥手艺,只是这江水流急,造桥难度极大,需得仔细筹划。

老木匠:(上前一步,缓缓说道)此江两江交汇,水势紊乱,且江底多暗礁,寻常木桥怕是立不住。老夫年轻时曾听师父说,此处需用“叠木伸臂”之法,以榫卯相扣,才能让桥体稳固。

诸葛绪:(眼中闪过一丝惊喜)叠木伸臂?不管什么法子,只要能在半月之内造出桥,本将军重重有赏!若造不出来……(语气骤然变冷)你们也别想离开这阴平渡口。

巧娘:(小声对宫束班说)班头,半月时间太短了,而且他们是魏军,咱们帮他们造桥,会不会……

宫束班:(看向湍急的江水,又望向岸边焦急等待的民夫,叹气)造桥是为了让人能平安过江,不管是谁用,只要桥能立住,就值得。(转向诸葛绪)将军,草民应下了,但有三个条件。

诸葛绪:你说。

宫束班:第一,需给我们足够的木料,且要选百年以上的硬木;第二,让士兵协助我们伐木、运料,不得推诿;第三,施工期间,不得随意干涉我们的营造步骤,若出了差错,草民担责,但也需将军信任。

诸葛绪:(沉吟片刻,点头)好!本将军答应你!明日一早,便让士兵随你们去伐木,若敢欺瞒,定不饶你!

场景二:工匠营地夜内

【临时搭建的茅草棚里,宫束班、石头、巧娘、老木匠围坐在篝火旁,篝火上烤着几块红薯。众工匠三三两两坐在周围,脸上满是疲惫与担忧。】

工匠甲:班头,那魏军看着就凶,万一咱们半月造不好桥,他们真会对咱们动手吗?

工匠乙:而且这江太险了,叠木伸臂的法子虽好,可咱们以前只在小江上试过,这么大的江,从来没造过啊!

石头:(咬了一口红薯,含糊不清地说)怕什么!有班头在,肯定能造好!咱们以前造的桥,哪次不是别人觉得不行,最后都立住了?

巧娘:(瞪了石头一眼)就你嘴硬,白天还跟魏军顶嘴,要是班头没拦着,你早就被他们打了。(转向宫束班,语气轻柔)班头,你真有把握吗?

宫束班:(拿起一根木棍,在地上画着桥的结构图)我也没有十足把握,但老木匠说得对,叠木伸臂是唯一的法子。咱们选的木料要先在水里泡三天,让木材吸足水分,变得更坚韧;然后每十根圆木为一排,叠十排,用榫卯扣住,再在桥身加廊阁,既能挡风雨,又能分散桥体重量。

老木匠:(抚摸着木杖)还有江底的桥基,得用生铁铸件固定,再铺上厚木板,不然江水一冲,桥基就会松动。老夫明天去跟魏军说,让他们准备生铁。

宫束班:(点头)辛苦老叔了。石头,明天你带几个力气大的工匠去伐木,一定要选直溜、无裂痕的硬木,不能凑活;巧娘,你负责打磨木构件,榫卯的缝隙必须严丝合缝,差一丝都不行。

石头、巧娘:(齐声)知道了,班头!

宫束班:(看向众工匠,提高声音)兄弟们,咱们是工匠,手里的刨子、凿子就是咱们的本事。这阴平桥,咱们不仅要造出来,还要造得结实,让后人都知道,咱们民间工匠,也能造出镇住大江的桥!

【众工匠听了,眼中渐渐有了光,纷纷点头,篝火的光芒映在他们脸上,满是坚定。】

第二幕:攻坚克难

场景三:山林日外

【茂密的山林里,石头带领着工匠们与魏军一起伐木。石头抡起大斧,狠狠砍在一棵百年松树上,树干发出“咚咚”的声响。魏军士兵们大多敷衍了事,有的靠在树上偷懒,有的拿着斧头轻轻比划。】

魏兵甲:(打着哈欠)这破木头,砍着真费劲,早知道跟着将军打仗,也比在这破山林里砍树强。

石头:(停下斧头,怒视魏兵甲)你说什么?这木头是造桥的关键,要是木料不行,桥塌了,第一个掉下去的就是你们!

魏兵甲:(冷笑)你一个小工匠,也敢教训我?信不信我现在就把你绑起来!

工匠丙:(拉住石头,小声劝道)石头,别跟他们吵,咱们还得靠他们运料呢。

【就在这时,宫束班扛着一根木料走过来,看到这一幕,眉头一皱。】

宫束班:(放下木料,走到魏兵甲面前)这位军爷,我们造桥是为了帮你们打通要道,要是木料不合格,桥造不好,耽误了军情,将军怪罪下来,军爷觉得自己担得起吗?

魏兵甲:(被宫束班的话噎住,一时语塞,看向周围的魏军,底气不足地说)我……我就是随口说说。

宫束班:(拿起石头的斧头,走到树干前,挥斧砍去,动作娴熟有力)伐木要顺着木纹砍,这样既省力,又能保证木料完整。你们要是不会,就跟着我们的工匠学,别在这偷懒。

【魏军士兵们看着宫束班熟练的动作,又想起诸葛绪的命令,只好不情愿地拿起斧头,跟着工匠们学习伐木。石头见状,得意地看了魏兵甲一眼,继续抡起大斧砍树。】

场景四:江边施工现场日外

【江面上已经搭起了临时的脚手架,工匠们站在脚手架上,将泡好的圆木一根根叠起来,用榫卯拼接。巧娘蹲在一旁,拿着木锉仔细打磨着榫头,确保每一个榫卯都能严丝合缝。老木匠站在江岸边,指挥着工匠们调整圆木的位置。】

老木匠:(对着脚手架上的工匠喊道)左边那根圆木再往左移半寸!榫卯要对齐,不能歪!

工匠丁:(大声回应)知道了,老叔!

【诸葛绪带着几名魏兵来到施工现场,看到江面上已经有了桥的雏形,眼中露出一丝惊讶。】

诸葛绪:(走到宫束班身边,指着桥体)没想到你们进度这么快,这桥体看着倒还结实。

宫束班:(擦了擦额头的汗)将军,现在只是初步搭建,等廊阁盖起来,桥体才会更稳固。不过还有个问题,江底的暗礁太多,生铁铸件不好固定,得派潜水的人下去清理暗礁。

诸葛绪:(皱眉)潜水清理暗礁?这江水流急,下去太危险了。

石头:(从脚手架上跳下来,拍着胸脯说)将军,我会潜水!以前在老家,我经常在河里摸鱼,这点水不算什么!

巧娘:(急忙拉住石头,语气担忧)石头,这江水跟河里不一样,太急了,你不能去!

石头:(笑着拍了拍巧娘的手)放心,我有分寸。要是不清理暗礁,桥基不稳,咱们之前的活就白干了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