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3章 唐《青铜2》(2/2)
张老栓:(走过来,拿起范模仔细看了看,又看了看王显眼)没事,这处断纹能修。你别慌,刻纹的时候,心里要想着葡萄藤的样子,手跟着心走,就不容易错了。(说着,拿起刻刀,在断纹处轻轻刻了几笔,原本歪扭的地方,变成了一片小小的葡萄叶,正好遮住了断痕)
王显眼:(看着张老栓的操作,眼睛都亮了)张师傅,您太厉害了!这都能修!我以后一定跟着您好好学!
李憨子:(哼了一声,却忍不住笑了)算你运气好,有张师傅帮你兜底。下次再这么毛躁,我可不管你!
第三幕:贴金难题
【场景】又过了五日,铜镜的雏形已经铸好,接下来要进行贴金工艺。工坊内铺着一张大桌子,桌上放着铸好的铜镜、金箔、胶水和细毛刷,阳光透过窗户,照在金箔上,闪着耀眼的光。
【开场】李憨子拿着铜镜,翻来覆去地看,王显眼捧着金箔,小心翼翼地不敢用力。张老栓坐在桌旁,调着胶水,赵小幺站在一旁,手里拿着细毛刷。
李憨子:(皱着眉头)这铜镜背面不平,有些地方还有小坑,贴金的时候要是粘不牢,金箔掉了,可就白费功夫了。
王显眼:(凑过去看铜镜背面,又看了看手里的金箔)憨掌作,您放心!我上次在酒楼见艺人贴金箔,人家都是先把东西擦干净,再涂胶水,最后把金箔往上一贴,可简单了!
张老栓:(把调好的胶水放在桌上,语气严肃)贴金看着简单,实则最难。这胶水的浓度要正好,太稀了粘不牢,太稠了会留下痕迹;金箔薄如蝉翼,一用力就破,还得趁着胶水半干的时候贴,早了晚了都不行。
王显眼:(不信邪地拿起一张金箔)我就不信了,不就是贴张纸嘛!(说着,他拿起金箔,往铜镜背面一贴,结果金箔被风吹得飘了起来,粘在了他的脸上)
李憨子:(看到王显眼脸上的金箔,笑得直不起腰)哈哈哈!王显眼,你这是想把自己贴成“金脸怪”啊?还说简单,连金箔都拿不稳!
王显眼:(慌忙把脸上的金箔撕下来,脸涨得通红)都怪这风!不是我不行!
张老栓:(无奈地摇了摇头,拿起一张金箔,示范给他们看)贴金要先把铜镜背面擦干净,用细毛刷蘸一点胶水,均匀地涂在要贴金的地方,然后用镊子夹起金箔,轻轻放在涂胶的位置,再用软毛刷轻轻扫平,让金箔和铜镜贴紧。(说着,他动作轻柔地操作着,一张金箔完美地贴在了铜镜背面的瑞兽身上)
赵小幺:(看得入了迷)张师傅,您的手好稳啊!我也想试试!
张老栓:(把镊子递给赵小幺)慢慢来,别慌。
赵小幺小心翼翼地夹起金箔,按照张老栓的方法,一点一点地贴在铜镜上。刚开始还顺利,可到了瑞兽的爪子处,金箔太小,他手一抖,金箔皱了起来。
李憨子:(凑过去,屏住呼吸)小幺,别慌,用毛刷轻轻捋一下,说不定能弄平。
赵小幺听了,拿起软毛刷,轻轻扫了扫皱起来的金箔,没想到金箔直接破了个洞。
赵小幺:(眼圈一红,放下毛刷)对不起,我又搞砸了……
王显眼:(拍了拍赵小幺的肩膀,难得没开玩笑)没事,小幺,我刚开始比你还惨,把金箔弄破了好几张呢!憨掌作,要不你试试?你手劲大,说不定能稳住!
李憨子:(犹豫了一下,接过镊子)我、我试试。不过我手粗,要是弄破了,你们可别笑我。
说着,李憨子深吸一口气,拿起金箔,慢慢靠近铜镜。他的手虽然大,但此刻却异常稳,一点一点地把金箔贴在瑞兽的爪子上,然后用软毛刷轻轻扫平。
王显眼:(惊讶地睁大眼睛)哎!憨掌作,你可以啊!这金箔贴得比我还好!
李憨子:(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)可能是我平时砸铜块,手练稳了吧。
张老栓:(看着三人,嘴角露出一丝微笑)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,憨子手稳,显眼眼尖,小幺机灵,咱们合力,肯定能把这面铜镜做好。
第四幕:终成精品
【场景】半月之期的前一天,工坊内,金背瑞兽葡萄镜已经基本完成,只剩下最后一道打磨工序。李憨子、王显眼、张老栓和赵小幺围在桌子旁,手里拿着细砂纸,小心翼翼地打磨着铜镜的边缘和表面。
王显眼:(一边打磨,一边兴奋地说)你们看,这金背在阳光下多亮!瑞兽的纹路也清晰,葡萄颗粒跟真的似的,监造官见了肯定得夸咱们!
李憨子:(仔细打磨着铜镜的边缘,生怕留下毛刺)别高兴太早,还有最后一道工序呢。打磨要是不到位,铜镜照出来的人影是歪的,那可就前功尽弃了。
张老栓:(拿着一块麂皮,轻轻擦拭着铜镜表面)憨子说得对,最后一步最关键。咱们再仔细检查一遍,看看有没有漏贴的金箔,有没有刻错的纹路。
赵小幺:(拿着小放大镜,趴在铜镜旁仔细看)张师傅,瑞兽的耳朵这里,金箔贴得有点歪,我用小刷子拨一下行不行?
张老栓:(凑过去看了看)可以,轻点拨,别把金箔弄破了。
赵小幺小心翼翼地用小刷子拨正金箔,王显眼则在一旁检查葡萄藤的纹路,李憨子继续打磨边缘。四人分工合作,直到夕阳西下,铜镜终于打磨完毕。
【特写】金背瑞兽葡萄镜放在桌上,直径近二尺,八出菱花形的镜缘线条流畅,背面贴满金箔,在夕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。瑞兽体态丰腴,毛发清晰可见,葡萄藤缠绕其间,颗粒饱满,栩栩如生,每一处细节都精致入微。
【结尾】第二日,监造官来到工坊,看到桌上的金背瑞兽葡萄镜,眼睛一亮,连忙走过去拿起铜镜,翻来覆去地检查。
监造官:(语气中带着惊讶和赞叹)没想到你们宫束班真能造出这么好的铜镜!这金背贴得牢固,纹饰刻得精细,照出来的人影清晰明亮,堪称精品!
李憨子:(挠了挠头,笑得憨厚)都是张师傅指导得好,还有王显眼和小幺帮忙,咱们才能按时完成。
王显眼:(挺胸抬头,却忍不住脸红)大人,下次再有这样的差事,还找咱们宫束班,保证让您满意!
监造官:(点了点头,把铜镜递给随从收好)好!本官会把你们的功劳上报朝廷,少不了你们的赏赐。
看着监造官带着铜镜离开,工坊内一片欢呼。赵小幺蹦蹦跳跳地去烧水,王显眼拍着李憨子的肩膀,兴奋地说着刚才监造官的夸奖,张老栓则看着桌上剩下的工具,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【画外音】一群被称作“憨货”“显眼包”的匠人,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,在磕磕绊绊中齐心协力,终于造出了传世精品。这面金背瑞兽葡萄镜,不仅映照着大唐的繁华,更映照着普通匠人们的坚守与匠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