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8章 唐《酒》3(2/2)
张迷糊:有……有香味!淡淡的酒香,还有点甜丝丝的味道!你们闻闻!
【李憨、王二愣、赵老蔫赶紧凑过去闻,果然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酒香。赵老蔫用木勺挖了一点酒醅,放在嘴里尝了尝】
赵老蔫:(脸上露出笑容)成了!发酵正常!这酒醅已经开始出酒了,再等几天,就能过滤出酒液了!
王二愣:(兴奋地跳起来)太好了!我就说咱们能行!憨哥,等酿出酒来,咱们先痛痛快快喝一场!
李憨:(笑着点点头)好!不过还得等几天,可别高兴太早了。咱们得把过滤用的纱布准备好,还有装酒的坛子,都得提前弄好。
【又过了三天,酒醅已经发酵得差不多了,木桶里冒出了很多气泡,酒香也越来越浓。四人把准备好的纱布铺在另一个空木桶上,然后把发酵好的酒醅倒在纱布上,开始过滤酒液】
张迷糊:(用勺子轻轻按压酒醅)酒……酒流出来了!红红的,真好看!
【红色的酒液顺着纱布慢慢流进木桶里,颜色像琥珀一样透亮,散发着浓郁的酒香。几人看着红色的酒液,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】
李憨:(拿起一个小碗,舀了半碗酒液)来,咱们尝尝!
【四人每人都尝了一口,酒液入口甘甜,酒香醇厚,一点都不冲鼻】
王二愣:(咂咂嘴)好喝!比我老家酿的米酒好喝多了!这红曲酿酒也太神奇了!
赵老蔫:这红曲不仅让酒的颜色好看,味道也更醇厚。咱们这算是歪打正着,发现了一个好法子!
第三幕:酒香飘出民间
场景一:废弃杂物间夜内
【晚上,四人偷偷把酿好的红酒装进几个坛子里,封好口。李憨看着坛子里的红酒,突然皱起了眉头】
李憨:咱们酿了这么多酒,自己肯定喝不完。要是放在这儿,时间长了容易被发现。这可怎么办?
王二愣:(想了想)要不……咱们偷偷拿出去卖了?长安西市有很多酒坊,说不定有人愿意买咱们的酒。
赵老蔫:不行!私自酿酒已经违反宫规了,要是再拿出去卖,被发现了可不是小事。
张迷糊:(突然开口)我……我认识醉仙楼的刘掌柜。上次我帮他修过桌椅,他说有什么好东西可以找他。咱们的红酒这么好,说不定他愿意要。
李憨:醉仙楼的刘掌柜?靠谱吗?要是他把咱们卖了,可就麻烦了。
赵老蔫:醉仙楼是长安有名的酒楼,刘掌柜也是个实诚人。咱们可以先拿一小坛酒去试试,不说是咱们自己酿的,就说是偶然得到的秘方酿的酒。要是他愿意要,咱们再慢慢跟他合作。
【几人商量了半天,最终决定让李憨和张迷糊偷偷把一小坛酒送到醉仙楼,找刘掌柜试试】
场景二:长安西市醉仙楼日内
【醉仙楼里宾客满座,店小二忙前忙后地招呼着客人。李憨和张迷糊提着一个小坛子,紧张地站在柜台前。刘掌柜正在算账,抬头看到两人,愣了一下】
刘掌柜:你们是……宫束班的小兄弟吧?找我有事吗?
李憨:(压低声音)刘掌柜,我们……我们有一坛好酒,想让您尝尝。要是您觉得好,能不能……能不能帮我们处理一下?
【刘掌柜疑惑地看了看两人,然后让店小二把坛子抱到后院。三人来到后院的僻静处,刘掌柜打开坛子,一股浓郁的酒香飘了出来,酒液呈深红色,透亮诱人】
刘掌柜:(眼睛一亮)这酒……颜色真特别!闻着香味也醇厚,是用什么酿的?
张迷糊:(小声说)是用……用红曲酿的。我们也是偶然得到的方法,试了试,没想到酿出来的酒这么好。
【刘掌柜舀了一勺酒,尝了尝,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】
刘掌柜:好酒!这红曲酿酒,我还是第一次见。口感甘甜,酒香浓郁,比市面上的米酒好多了!你们有多少这样的酒?
李憨:我们……我们就酿了几坛。这酒的酿造方法,我们也是摸索出来的。要是您觉得好,我们以后可以多酿一些,供应给醉仙楼。
刘掌柜:(点点头)好!这酒我要了!以后你们酿多少,我收多少。不过,这酿酒的方法,可不能随便告诉别人。
李憨:您放心,我们不会说出去的。只是……我们身份特殊,不方便经常出来,以后送酒的事,可能得麻烦您派个人去取。
刘掌柜:没问题!以后每个月初一、十五,我让店小二去你们说的地方取酒。价格方面,我不会亏待你们的。
【两人高兴地答应下来,拿着刘掌柜给的钱,偷偷回到了宫里】
场景三:长安西市街头日外(数月后)
【醉仙楼推出了“红曲米酒”,很快就受到了食客的欢迎。街头巷尾,都在谈论醉仙楼的新酒】
路人甲:(对路人乙说)你去过醉仙楼吗?他们家新出的红曲米酒,味道特别好,颜色红红的,看着就喜庆!
路人乙:我去过!那酒确实好喝,我还买了一坛带回家给我爹喝,我爹说比他年轻时候酿的酒还好喝!
路人丙:听说这红曲米酒是用一种特别的方法酿的,用了红曲,所以才这么特别。不知道这方法是谁发明的?
【此时,李憨、王二愣、张迷糊、赵老蔫四人穿着便服,偷偷混在人群中,听着大家的议论,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】
王二愣:(小声对李憨说)憨哥,你看!咱们酿的酒现在这么受欢迎,以后咱们再也不用愁没酒喝了!
李憨:(笑着说)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。不过,咱们可不能骄傲,还得继续琢磨,把酿酒的技术再改进改进,让这红曲米酒越来越好喝。
赵老蔫:是啊,现在只是在醉仙楼卖,以后说不定能传到更多地方,让更多人喝到咱们酿的红曲米酒。
张迷糊:(点点头)嗯!以后咱们还要酿更多的酒,让长安的每个人都能喝到这么好喝的红曲米酒!
【四人相视一笑,悄悄离开了人群。夕阳下,醉仙楼的招牌闪闪发光,红曲米酒的香味,渐渐飘向了长安的大街小巷,最终流传到了民间,成为了唐朝酿酒史上一段有趣的佳话】
第四幕:宫束班的“秘密传承”
场景一:废弃杂物间日内(一年后)
【一年过去了,宫束班的四人已经熟练掌握了红曲酿酒的技术。杂物间里,摆放着十几个木桶,里面装满了发酵好的酒醅。李憨正在教几个新来的宫束班杂役如何拌红曲】
李憨:(对新来的杂役说)拌红曲的时候,一定要均匀,不能有结块的地方。糯米的温度也很关键,太烫会把红曲里的菌种杀死,太凉则发酵不起来。
新来的杂役:憨哥,这红曲酿酒的方法,真是咱们自己摸索出来的吗?也太厉害了!
王二愣:(得意地说)那当然!当初要不是咱们闲得没事干,哪能发现这么好的酿酒方法?不过,这方法可是咱们宫束班的秘密,不能随便告诉外人。
赵老蔫:(从外面走进来)刘掌柜刚才派人来说,最近红曲米酒卖得特别好,让咱们多酿一些。而且,有些外地的酒坊也来打听这酒的酿造方法,刘掌柜都帮咱们挡回去了。
张迷糊:(手里拿着一块红曲)我……我最近又琢磨了一下,要是在红曲里加一点桂花,说不定酿出来的酒更香。咱们下次可以试试。
李憨:好主意!咱们可以多尝试几种方法,让红曲米酒的味道更丰富。不过,不管怎么改进,这红曲酿酒的核心技术,咱们得好好传承下去。
【四人看着眼前的酒醅,又看了看身边的新杂役,心里充满了成就感。他们或许只是宫束班里一群不起眼的“憨货”,却因为一次偶然的折腾,意外发现了红曲酿酒技术,并用自己的方式,将这份技艺传承了下来,让红曲酒香,在唐朝的岁月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