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科幻次元 > 艺之神 > 第652章 清朝(宫束班)石垒青云——谢道山宝塔续建记

第652章 清朝(宫束班)石垒青云——谢道山宝塔续建记(1/2)

目录

人物表

-赵老憨(赵魁):男,45岁,宫束班班主,憨厚耿直,祖传石匠手艺,认死理,对砖石有天生敬畏心

-李二愣(李栓柱):男,28岁,赵老憨徒弟,力气大但脑子转得慢,热心肠,爱闯祸

-王三痴(王墨):男,32岁,宫束班匠人,痴迷石刻纹样,话少,认准的纹样非要做到极致

-孙四夯(孙实):男,30岁,宫束班匠人,擅长夯土砌基,做事稳当,喜欢念叨“实打实才长久”

-周五爷(周承业):男,56岁,海丰乡绅,牵头续建宝塔的发起人,知书达理,尊重匠人

-陈先生(陈敬之):男,60岁,本地老秀才,熟悉谢道山旧事,负责核对宝塔形制

-春丫:女,18岁,山下村落姑娘,常来工地送水送饭,活泼伶俐

-乡勇甲、乙:负责工地安保,偶尔帮工

-村民若干、宫束班其他匠人若干

第一幕:古道受命

场景一:海丰县城周府厅堂-日

【厅堂陈设古朴,八仙桌上摆着图纸和一方青石砚,周五爷正与陈先生对着图纸低声商议,窗外传来市井叫卖声】

周五爷(指尖点着图纸上的塔形):陈先生,这谢道山宝塔自崇祯二年议建,停了近三十年,如今康熙爷天下太平,若是再续不起来,怕是要成海丰的憾事了。

陈先生(推了推鼻梁上的旧儒巾):五爷所言极是。此塔原定七层八角,镇山护水,当年只打了三层地基便遭兵祸,石料都埋在荒草里了。只是……续建需得好匠人,寻常石匠怕是撑不起这楼阁式空心塔的活儿。

周五爷(颔首):我已派人打听,城西宫束班的赵老憨,祖上便是修塔的好手,前些年修县城城隍庙的石牌坊,手艺着实地道。

【管家匆匆入内】

管家:五爷,宫束班赵班主到了。

【赵老憨身着灰布短褂,袖口挽起,露出结实的胳膊,手上沾着些许石粉,身后跟着李二愣、王三痴、孙四夯,三人皆是一身匠人打扮,神色拘谨却透着一股憨直】

赵老憨(拱手作揖,声音洪亮):草民赵魁,见过五爷、陈先生。

周五爷(起身相迎):赵班主不必多礼,今日请你来,是有桩关乎海丰百姓的大事相托。

【周五爷示意管家展开图纸,赵老憨等人凑上前,眼睛瞬间亮了】

赵老憨(指尖轻轻抚过图纸上的塔檐纹样):这是……谢道山的宝塔?

陈先生:正是。此塔停建三十载,如今五爷牵头,欲请宫束班续建完工,不知赵班主可有把握?

赵老憨(眉头紧锁,仔细端详图纸):七层八角楼阁式,石与灰沙结构,空心塔身,还要做螺旋踏道……这活儿不轻快。但草民祖上确是修塔出身,家中还藏着祖传的营造法式,只要五爷信得过,宫束班愿接下这活儿!

李二愣(凑上前,嗓门粗大):班主,咱怕啥?咱垒石头的手艺,比吃饭还熟练!

孙四夯(扯了扯李二愣的衣角):二愣,别乱说话,修塔不是垒院墙,得实打实,半点儿马虎不得。

王三痴(盯着图纸上的浮雕纹样,喃喃自语):缠枝莲纹要对称,飞檐斗拱得榫卯相合……

周五爷(哈哈大笑):好!果然是宫束班,一看便知是懂行的。工钱我按市价加倍,石料、灰沙我派人采买,你们只管安心干活,务必按古法续建,复原宝塔原貌。

赵老憨(重重点头,眼神坚定):五爷放心!草民们虽憨,但干活不掺假。这塔是要立百年的,每一块石头、每一抹灰沙,咱都得对得起天地良心!

场景二:宫束班作坊-夜

【作坊里堆满石料、凿子、墨斗、线锤等工具,墙上挂着几张旧图纸,赵老憨正对着一盏油灯,翻看一本泛黄的线装书,正是祖传的营造法式】

李二愣(蹲在一旁,磨着凿子):班主,咱啥时候开工?我都等不及要去山里搬石头了!

孙四夯(正在整理夯土工具):二愣,急不得。谢道山离县城五公里,山路不好走,石料得先从山下运上去,地基也得重新清理夯实,这些都得提前准备。

王三痴(手里拿着一块小石片,正在上面刻画纹样):陈先生说,原塔的石刻是宋代风格,续建的四层得照着原样来,缠枝莲、卷草纹,一丝都不能错。

赵老憨(合上书本,眼神凝重):明日一早,咱先去谢道山勘察现场。原塔的三层地基埋在荒草里,得先清出来,看看石料有没有损坏。续建不是另起炉灶,得跟原塔严丝合缝,这才是古法。

李二愣(拍着胸脯):放心吧班主,我力气大,清荒草、搬石头的活儿,我包了!

赵老憨(瞪了他一眼):别光凭力气,得用脑子。修塔最忌蛮干,每一块石料的大小、重量,每一道灰缝的厚度,都得算准了。你要是敢马虎,我就把你赶回乡下种地去!

李二愣(吐了吐舌头):我知道了班主,一定不马虎。

孙四夯:班主,灰沙得用糯米浆混合,这样黏性才足,经得起风吹雨打。我明日就去准备,选最好的糯米,淘洗干净了熬浆。

王三痴(抬起头,眼神发亮):我去看看原塔的石刻,拓下来照着刻,保证分毫不差。

赵老憨(点头):好。咱宫束班虽然都是粗人,没读过多少书,但手上的活儿不能输。这谢道山宝塔,将来是海丰的地标,咱得让后人说起这塔,就想起宫束班的手艺!

第二幕:荒山奠基

场景三:谢道山宝塔遗址-日

【谢道山草木丛生,半山腰处隐约可见三层石基,荒草齐腰,碎石散落。赵老憨带着宫束班众人,还有周五爷派来的乡勇,正在清理现场】

赵老憨(手持线锤,站在石基上):二愣,你带几个人把荒草割了,注意别碰坏了原有石料。四夯,你领着人清理石基上的泥土,仔细点儿,看看有没有松动的石头。三痴,你去拓印原塔的石刻纹样,别漏了任何一处。

【众人应声行动,李二愣挥舞着镰刀,割得热火朝天,不小心差点砍到一块露出地面的石料】

赵老憨(厉声喝止):二愣!住手!你眼瞎了?那是原塔的基石!

李二愣(吓得赶紧收刀):班主,我……我没看见。

赵老憨(快步上前,蹲下抚摸石料):这石料埋在地下三十年,已经跟地基结在一起了,要是砍坏了,整个塔基都得受影响。修塔要敬石、敬土、敬天地,你连这点敬畏心都没有,怎么干活?

李二愣(低着头,满脸通红):班主,我错了,以后一定小心。

孙四夯(走过来,递给李二愣一把小铲子):用这个清理,别用镰刀,石料金贵着呢。

【王三痴拿着拓印工具,趴在石基的石刻上,小心翼翼地涂抹墨汁,铺上宣纸,用刷子轻轻拍打】

陈先生(背着行囊,缓缓走上山):赵班主,进展如何?

赵老憨(起身拱手):陈先生来了。正在清理石基,目前看原有三层地基还算完好,就是有些石料风化严重,得替换掉。

陈先生(走到石基旁,仔细查看):替换的石料得跟原石料质地一致,谢道山北麓的青石质地坚硬,当年建塔便是用的那里的石料,你们可派人去开采。

赵老憨:已经安排人去了,明日便能运第一批石料来。

陈先生(指着石基上的榫卯结构):你看这里,原塔的石料都是榫卯相连,续建时也得沿用此法,不能用铁钉固定,否则经不起岁月侵蚀。

赵老憨(点头):草民明白。祖传的法子就是榫卯相合,灰沙填缝,这样的塔身才稳固。

【春丫提着食盒,带着几个村民走上山,食盒里飘出饭菜香】

春丫(高声喊道):赵班主,各位匠人师傅,吃饭啦!

李二愣(闻到香味,肚子咕咕叫):太好了,春丫姑娘,你可真是及时雨!

【众人停下手中的活计,围坐在一起,春丫和村民们分发饭菜】

春丫(递给赵老憨一碗糙米饭和一碗青菜豆腐):赵班主,这是村里妇人做的饭菜,虽然简单,但管饱。大家为了修塔辛苦,可得多吃点。

赵老憨(接过碗筷,道谢):多谢春丫姑娘,多谢乡亲们。

春丫(看着荒草中的石基,好奇地问):赵班主,这塔续建完了,真的有七层那么高吗?站在上面能看到县城吗?

赵老憨(笑着点头):当然能。等塔建好了,你就能顺着踏道爬到顶层,海丰县城、谢道山水,都能看得清清楚楚。

李二愣(插话):到时候我先带你上去看!保证让你看得过瘾!

众人(哈哈大笑):二愣,你还没建完呢,就想着偷懒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