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7章 宫束班修观记(1/2)
场景一:北京西便门外白云观外空地日晴
【场景描写】康熙四十五年孟春,北京西便门外尘土飞扬。白云观旧观宇墙皮斑驳,山门匾额“白云观”三字漆皮剥落,几株老柏歪斜着枝干。观外空地上,数十根新伐的松柏木堆成小山,青砖、琉璃瓦码得整整齐齐,几名道士正围着一张图纸低声商议。
远处,一阵叮叮当当的铜铃响伴着杂乱的脚步声传来。宫束班一行五人扛着工具箱,跌跌撞撞地出现——班主李铁柱身着打满补丁的短褐,腰间别着墨斗,边走边啃着半块窝头;副手王二牛肩扛锯子,裤腿卷到膝盖,露出沾着泥点的小腿;木匠张三瘦得像根竹竿,怀里抱着一堆刨子,时不时趔趄一下;石匠李四膀大腰圆,背着凿子锤子,走一步地面都似颤三颤;学徒狗剩年纪最小,不过十五六岁,背着一个布包,里面装着墨汁、毛笔,还偷偷塞了一只蛐蛐罐。
李铁柱(一口咬掉大半窝头,抹了把嘴):“都给我精神点!咱宫束班能接下重修白云观的活,那是祖师爷赏饭吃!这可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,修好了咱以后在京城就横着走!”
王二牛(挠了挠头,盯着白云观的山门):“班主,这观看着挺破啊,咱能修好吗?你看那牌楼,柱子都快歪倒了。”
张三(推了推鼻梁上不存在的眼镜,故作高深):“二牛,你懂啥?这叫古建修缮,讲究‘修旧如旧’。咱得照着原来的样子修,不能瞎改。”
李四(拍了拍胸脯,声音洪亮):“怕啥?只要有石头,我就能凿出花来!当年卢沟桥的狮子,我爷爷都参与雕刻了!”
狗剩(小声嘀咕,眼睛瞟向蛐蛐罐):“班主,咱修这观,道士们会不会给咱赏钱啊?我想买只新的蛐蛐。”
李铁柱(抬手给了狗剩一个爆栗):“小兔崽子,就知道玩!先把活干好,少不了你的赏钱!”
【道士们闻声回头,为首的道长玄真子身着青色道袍,须发皆白,手持拂尘,缓缓走上前来。】
玄真子(稽首行礼):“施主便是宫束班班主李师傅吧?贫道玄真子,在此等候多时了。”
李铁柱(连忙放下工具箱,拱手还礼):“道长客气了!俺就是李铁柱,带着兄弟们来给您修观。您放心,咱宫束班干活,保质保量,绝不含糊!”
玄真子(微微一笑,指向图纸):“李师傅果然爽快。这是白云观的重修图纸,彩绘牌楼、山门、灵官殿都要重新修缮,琉璃瓦要换成新的,彩绘也要照着古法复原。”
张三(凑上前去看图纸,越看越皱眉):“道长,这彩绘的图案也太复杂了吧?龙凤呈祥、八仙过海,还有这些云纹,稍有不慎就画歪了。”
玄真子(抚须笑道):“白云观的彩绘素有‘京西第一彩’之称,当年是宫廷画师所绘,如今重修,自然要复原其原貌。李师傅,贫道听闻宫束班擅长古建筑修缮,尤其是木雕、石雕技艺精湛,想来不会让贫道失望。”
李铁柱(拍着胸脯保证):“道长放心!俺们宫束班别的不行,手艺绝对过硬!张三,你负责木雕和彩绘;李四,你负责石雕和地基;二牛,你负责搬运材料和搭脚手架;狗剩,你给我们打下手,磨墨、递工具,不准偷懒!”
众人(齐声应道):“知道了,班主!”
场景二:白云观彩绘牌楼施工现场日晴
【场景描写】彩绘牌楼前,脚手架已经搭好。牌楼的柱子被重新加固,横梁上的旧彩绘被打磨干净,露出木质本色。张三站在脚手架上,手里拿着画笔,面前放着颜料盘,狗剩站在
张三(眯着眼睛,对着图纸比划):“狗剩,给我递红色颜料!注意点,别洒了,这颜料可贵了!”
狗剩(踮着脚尖,把颜料盘递上去):“张师傅,您小心点,那脚手架看着有点晃。”
张三(刚接过颜料盘,突然脚下一滑,身体晃了晃,手里的颜料盘“啪”地一声掉在地上,红色颜料溅了李四一身):“哎呀!”
李四(正蹲在地上凿石头,被颜料溅了一脸一身,顿时变成了“红脸关公”,他猛地站起来,怒吼道):“张三!你瞎搞什么?我这刚换的衣服!”
张三(尴尬地挠了挠头):“对不住,对不住!脚滑了,脚滑了。”
李铁柱(闻声赶来,看到李四的模样,忍不住笑了出来):“哈哈哈哈,李四,你这是要扮演关羽啊?”
李四(气鼓鼓地抹了把脸,颜料蹭得更花了):“班主,您还笑!张三他干活不专心,把颜料都洒我身上了!”
王二牛(扛着一根木头路过,看到这一幕,也忍不住笑):“李四哥,你这模样真好看,比戏台上的关公还像!”
李四(瞪了王二牛一眼):“你小子也敢笑我?小心我把你凿成石头人!”
玄真子(慢悠悠地走过来,看到地上的颜料和李四的模样,并没有生气,反而笑道):“无妨,无妨。无妨难免有意外,李师傅,这颜料是特制的,不易清洗,让李四先去换件衣服吧。张三师傅,彩绘之事马虎不得,还需小心谨慎。”
李铁柱(收起笑容,严肃地对张三说):“张三,听到没有?下次再这样,扣你工钱!赶紧把地上的颜料清理干净,重新调色。”
张三(连忙点头):“知道了,班主,我一定小心。”
【狗剩偷偷从布包里掏出蛐蛐罐,打开一条缝,想看看蛐蛐还活着没,结果蛐蛐“噌”地一下跳了出来,正好落在玄真子的道袍上。】
狗剩(吓得脸都白了,结结巴巴地说):“道、道长,对、对不起!”
玄真子(低头看到蛐蛐,愣了一下,随即伸手轻轻捏住蛐蛐,递给狗剩):“小施主,这蛐蛐倒是精神。不过施工期间,还是要专心干活,莫要贪玩。”
狗剩(接过蛐蛐,连忙塞进布包):“谢谢道长,我再也不敢了。”
李铁柱(瞪了狗剩一眼):“还不快去帮张三清理颜料!”
狗剩(连忙应道):“哦,好!”
场景三:白云观灵官殿内日阴
【场景描写】灵官殿内,屋顶的瓦片已经更换完毕,新的琉璃瓦在昏暗的光线下闪闪发光。王二牛正站在梯子上,安装殿内的匾额,李铁柱在
王二牛(站在梯子顶端,手里拿着匾额,大声问道):“班主,这匾额挂正了吗?您看看!”
李铁柱(仰着头,眯着眼睛看):“往左一点,再往左一点!不对,偏了,往右挪挪!”
王二牛(按照李铁柱的指示,左右挪动匾额,折腾了半天,累得气喘吁吁):“班主,到底正不正啊?我胳膊都酸了!”
张三(正在给殿内的柱子画彩绘,见状说道):“二牛,你笨死了!拿根绳子吊个重物,对着匾额的边缘,不就知道正不正了吗?”
李铁柱(一拍脑袋):“对啊!我怎么没想到呢?二牛,你下来,按张三说的办!”
王二牛(连忙从梯子上下来,擦了擦汗):“还是张师傅聪明,不然我得折腾到天黑。”
【李四换了件衣服回来,手里拿着凿子,看到殿内的石柱子,眼睛一亮】
李四(走到石柱子前,抚摸着柱子上的纹路):“这柱子的石料不错,我给它凿上一些祥云图案,肯定更好看!”
李铁柱(连忙拦住他):“李四,别瞎搞!玄真子道长说了,要修旧如旧,原来柱子上没有祥云图案,你不能随便加!”
李四(有些不甘心):“可是这样太单调了,我凿的祥云可好看了,保证不破坏柱子的原貌。”
玄真子(恰好走进殿内,听到两人的对话):“李师傅说得对,古建筑修缮,贵在‘复原’,而非‘创新’。这灵官殿的柱子,当年便是素面无纹,如今重修,也应保持其原貌。”
李四(只好作罢,叹了口气):“好吧,听道长的。”
【突然,外面刮起一阵大风,屋顶的几片琉璃瓦被吹得松动,“哗啦”一声掉了下来,正好砸在王二牛刚搭好的脚手架上,脚手架晃了晃,上面的几根木头掉了下来。】
王二牛(吓得脸色惨白,连忙躲到一边):“我的妈呀!吓死我了!”
李铁柱(连忙跑到外面查看):“怎么回事?屋顶的瓦怎么掉了?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