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清宫锁娇:四爷的掌心毒妃 > 第15章 风起青萍

第15章 风起青萍(2/2)

目录

回到太医院,气氛果然有些异样。几位平日就与李守仁走得近的太医,见到她时,虽然依旧行礼,但那眼神中的恭敬却淡了许多,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倨傲。而以张明德为首的几位年轻太医,则面露忧色。

“院使,”张明德寻了个机会,低声道,“李副院判他们,近日往来频繁,似乎……在串联些什么。下官担心,他们会对您不利。”

苏晚晚平静地整理着桌上的医案,头也不抬:“做好自己的事。太医院终究是靠医术和实绩说话。”

她并不慌张。李守仁等人玩的,不过是官僚体系内惯常的排挤和权力倾轧。而她手中,除了皇帝的信任(这并不稳固),还有更实在的东西——技术和理念。

她决定,不再被动等待。

次日,在医学研习馆的例行讲习上,苏晚晚没有讲解新的医理,而是命人抬上来一具精心制作的、比之前那具更为精细的人体解剖模型。这一次,不仅仅是经络,连主要的骨骼、脏器轮廓都以不同的材质和颜色清晰标示出来。

“今日,我们不谈玄理,只看实物。”苏晚晚指着模型,声音清晰,“诸位皆通医理,当知‘心主血脉,肺主呼吸,肝主疏泄’。然,心在何处,其形如何?肺有几叶,如何覆于心上?肝在右肋之下,其状若何?不明其位,不晓其形,仅凭脉象揣测,犹如隔靴搔痒,如何能精准断症,对症下药?”

她的话,如同在滚油中滴入冷水,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。年轻太医们看得目不转睛,兴奋不已,而几位老太医,尤其是李守仁,脸色顿时变得极其难看。

“荒谬!简直荒谬!”李守仁猛地站起,指着模型,手指都在颤抖,“此等……此等秽物,岂可登大雅之堂!将人体如此……如此剖解示众,置圣人教诲于何地?置人伦纲常于何地?!苏院使,你此举,实乃骇人听闻,有伤风化!”

苏晚晚早有准备,不慌不忙道:“李太医此言差矣。此乃模型,用以教学,意在明晰医理,何来秽物之说?华佗欲为曹操行开颅之术,岂非亦是‘剖解’?若因循守旧,固步自封,因噎废食,我大清医道,何时才能进步?难道要眼睁睁看着病患因医者不识内里构造而误诊身亡吗?”

“强词夺理!”李守仁气得胡子翘起,“华佗乃医圣,其术岂是常人可及?你以此模型蛊惑人心,分明是别有用心!”

“李太医说本院使别有用心?”苏晚晚目光骤然锐利起来,逼视着李守仁,“却不知,本院使推广牛痘,救治皇嗣,稳定疫病,这些‘用心’,可曾害了谁,误了谁?反倒是一些人,尸位素餐,抱残守缺,除了空谈礼法,于医道、于百姓,又有何建树?”

她这话,已是毫不客气的指责。研习馆内鸦雀无声,所有人都被苏晚晚突然展现出的锋利所震慑。

李守仁脸涨得通红,指着苏晚晚,“你……你……”了半天,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。他没想到,苏晚晚竟敢如此直接地撕破脸皮。

“医者,当以治病救人为先。”苏晚晚不再看他,转向众太医,声音朗朗,“若连探究人体奥秘的勇气都没有,只知道捧着几本故纸堆夸夸其谈,又如何对得起‘医者’二字?这研习馆,愿意学新知、求进步的,本院使欢迎。若觉得本院使所为有违尔等之道,大门敞开,悉听尊便!”

说罢,她不再理会面色铁青的李守仁等人,继续指着模型,详细讲解起来。

这场风波,迅速传遍了太医院,也传到了养心殿。

雍正听闻后,只是淡淡地对苏培盛说了一句:“倒是有几分锐气。”

而齐妃(贵妃)那里,也很快收到了消息。她抚着新染的丹蔻,对心腹嬷嬷轻笑一声:“本宫就知道,她不是那等只会隐忍的。这样也好,让她去跟那些老顽固斗,也省得他们总是盯着弘时。”

太医院内的风向,因苏晚晚这番强硬表态,悄然发生着改变。一些原本摇摆的中间派,开始重新审视这位年轻院使的能量和决心。

苏晚晚知道,这只是开始。李守仁等人绝不会善罢甘休,他们定然会寻找新的机会反扑。而她,也需要借助这股“锐气”,在太医院真正站稳脚跟,并将陈实功留下的理念,一点点播撒下去。

风起于青萍之末。这太医院内的革新与守旧之争,亦是整个大清帝国在时代浪潮中挣扎前行的缩影。而她,已然身处这漩涡的中心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