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章 东海秘踪(2/2)
“明白。预计两小时后抵达。”
陆衍之挂了电话,手指在电脑键盘上敲下一行字发给苏清沅:
“我临时有工作调派,你赶紧回燕京爸妈他们身边去,别担心,每天给你报平安。”
他盯着屏幕看了几秒,想再加一句“记得按时吃早餐,冰箱里有我煮的茶叶蛋”,又怕多说一个字都可能泄了任务的底——
A级任务的保密协议里写着,任何可能暴露任务地点、性质的信息都不能提及,最后还是删了,只留下那简短的一句。
起身从书架后的密码箱里翻出身份证明时,陆衍之的指尖顿了顿——这个密码箱的密码是苏清沅的生日皮质封面已经泛白,边角却被他磨得光滑,是常年开合留下的痕迹;
里面除了身份证明,还有一张他和苏清沅的合照,是去年在青岛海边拍的,照片里的苏清沅穿着白色连衣裙,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,手里还举着个刚买的椰子,椰汁顺着指缝往下滴。
他把照片轻轻塞回口袋,又将卫星电话放进黑色背包,拉链拉到一半时,忍不住回头看了眼卧室的方向——
那里的暖黄色灯光还亮着,像他心里最软的一块地方,无论走多远都能找到的归处。
轻轻带上书房门时,巷口的晨雾正慢慢退去,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。
风里传来远处早点铺的叫卖声,
“油条豆浆——刚出锅的!”
混着自行车的铃铛声“叮铃叮铃”,一切都像往常一样平静,可陆衍之知道,一场新的风暴,已经在不远处等着他了——
A级任务从没有轻松的,更何况是跨国协作,每一步都踩着刀尖。
上午九点的燕京外交部东配楼,比陆衍之想象中更森严。
地下会议室的门要过三道密码,少一道都无法打开:
第一道是虹膜-9型识别仪,扫描虹膜时发出“嘀”的轻响,屏幕上跳着“身份核验通过”的绿色字样,这台仪器的识别误差小于0.01,连双胞胎的虹膜都能区分;
第二道是动态密码,每分钟更新一次,陈铭主任通过加密手机发来的密码是“7G2x9q”,输入时还得同步按指纹;
第三道是声纹验证,他对着麦克风念出“0715任务启动”,声纹库立刻比对——这库里存着全国3000名特勤人员的声纹,防伪造率99.9%,确认匹配后,厚重的合金门才缓缓打开,发出“嗡”的电机声。
每道门前的警卫都荷枪实弹,黑色作战靴踩在大理石地面上没有一点声音——
靴底贴了静音胶垫,专门用来隐蔽行动。他们的枪是95式自动步枪,枪口装着“qS-20”型消音器,有效消音距离50米;
胸前的编号是“091”,这个编号的警卫都来自边境反恐部队,眼前这位还立过二等功——他左肩上的勋章痕迹还在,是2021年新疆反恐时得的。
警卫的眼神锐利得像要戳穿人,检查陆衍之身份证明时,还用紫外线灯照了照证件边缘的防伪标记——
那是个微型国徽图案,只有在紫外线照射下才会显现,确认没有伪造痕迹后,才侧身让开道路,动作标准得没有一丝多余。
走进会议室时,最先闻到的是极淡的消毒水味,混着合金墙面特有的冷硬气息——
整间屋子没有一扇窗,墙面是304不锈钢防窃听合金板,厚度12毫米,能屏蔽所有无线信号;
连桌子都是无磁材质,避免被外界用磁探测仪捕捉到信号。
桌上的加密投影仪亮着,屏幕上两张模糊的照片像蒙着一层雾,旁边的电子屏上跳着“机密”的红色字样,字体闪烁频率和呼吸一致,是为了提醒在场人员“高度警惕”。
“陆衍之,坐。”
外交部特勤处主任陈铭从主位站起来,他穿着深灰色西装,头发梳得一丝不苟,发胶的味道和消毒水味混在一起,有种严肃的压迫感。
他手里的烫金文件在灯光下泛着光——那是任务的正式授权书,封面上印着金色国徽,右下角盖着“外交部特勤处”的红色钢印,只有A级任务才会用这种授权书。
“介绍下,这位是S国安全局的科林少校,这次联合调查,你们双方协作。”
科林少校站起身时,深绿色军装的肩章晃了晃——肩章上的银色鹰徽格外显眼,鹰的爪子抓着橄榄枝,边缘有细微的磨损,是2020年阿富汗维和时被弹片刮的。
他伸手过来,掌心带着常年握枪的厚茧,虎口处还有一道2厘米长的浅疤——那是三年前用24狙击枪时,后坐力让枪托撞在虎口,缝了3针留下的。
“陆指挥官,久仰。”科林的中文带着轻微的卷舌音,像揉了点S国西海岸的海风,“2022年3月也门亚丁港的中东军火库行动,你写的战术报告,我们安全局至今还当教材用——
那次你带5人小队,用反狙击战术端了3个塔利班火力点,缴获200支AK47,我们新人训练时,还放了当时的战术模拟视频,每个人都要学你的伏击策略。”
“科林少校客气了。”
陆衍之回握过去,指尖能摸到对方掌心的老茧——除了握枪的痕迹,还有常年操作狙击枪瞄准镜留下的压痕,在食指第二关节处,呈椭圆形。
“那次行动能成功,也多亏了S国安全局提供的情报支持——你们提前48小时给了火力点的坐标,我们才能精准伏击。”
陈铭按了下投影仪的遥控器,屏幕上的照片突然放大了三倍。
两张照片里的人都戴着黑色口罩,只露着眼睛:第一张拍在东海某渔港,背景里的木桩上有个蓝色的油漆标记——
那是当地渔民用来拴“浙渔050”号渔船的专属标记,只有熟人才知道;
第二张在舟山群岛的废弃灯塔下,礁石上除了海水,还有一点银色的金属碎屑——
后来路屿用光谱仪分析,确认是军用加密设备的外壳残留,材质是钛合金,只有“bx-800型黑匣子”会用这种材料。
“这两人是近期潜入我国东海的‘高危人员’。”
陈铭的手指点在照片上,指尖在屏幕上留下淡淡的印子,“S国安全局监测到,他们跟境内的‘跨国技术走私集团’有关。
这个集团去年曾盗取S国空军F-16战机的雷达数据,造成的直接损失超过20亿美金——光修复防御系统就花了8亿。
还导致圣迭戈、珍珠港、关岛3个军事基地的防御系统瘫痪4小时,期间无法监测低空目标,差点被不明无人机闯入。”
他顿了顿,语气更沉了,像压了块石头:
“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,这个集团专偷各国军事、科技机密,作案17起,没有一次失手。
这次来东海,疑似冲着我国海底光缆的加密节点,或是沿海的雷达监测站来的——
东海的海底光缆承载着我国70%的国际数据传输,其中35%是跨境电商数据,25%是国际金融交易,10%。
是学术科研数据,一旦被破解,每天会损失1.2亿美金的跨境交易,还可能泄露我国的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