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海王系统:重生后男神皆忠犬 > 第150章 好感度汇总,新挑战开启

第150章 好感度汇总,新挑战开启(1/2)

目录

“手作公益文化传承馆”开馆仪式的最后一缕彩带落在地面时,陈曦独自走进了馆内最核心的“曦光阁”。玻璃展柜里,那枚周明远教授赠予的清代刺绣书签静静躺着,米白色的缎面上,兰草纹样用极细的苏绣针法绣成,历经百年依旧色泽温润。她指尖轻轻贴在玻璃上,仿佛能触摸到当年手艺人穿针引线的温度。

就在这时,系统面板突然弹出,暖金色的光效在屏幕上缓缓流转,一份详尽的“核心伙伴好感度&羁绊进度汇总表”清晰呈现——

核心伙伴好感度&羁绊进度汇总(截至手作公益文化传承馆开馆)

伙伴当前好感度羁绊类型羁绊进度关键守护行动摘要

沈砚川238\/100健康守护型96%1.在公益商店设立“健康手作医疗站”,每周安排护士驻点,免费为顾客、手作者提供基础医疗服务;2.走访贵州山区合作社时,随身携带急救包,及时处理陈曦崴脚、李阿婆低血糖等突发状况;3.联合草药合作社研发“节气草药皂”,每块皂附上手作者故事与对应养生指南,既拓展产品品类,又传递健康理念;4.为12家濒危合作社的老艺人建立专属健康档案,每月安排免费体检,配备康复师指导关节养护。

陆星辞241\/100声量传播型95%1.策划“手作公益音乐节”,联动20位娱乐圈好友担任嘉宾,门票收入、直播打赏全额捐赠手作合作社;2.亲自走访5家合作社,拍摄手作故事短片,剪辑成音乐节宣传片,全网播放量超5000万;3.发现营销号炒作“音乐节借公益圈钱”谣言时,2小时内发布澄清视频,联动主流媒体发声,快速平息舆论;4.为“全国青年手作大赛”创作主题曲《针间的梦》,在各大音乐平台上线,带动大赛报名人数突破3万。

顾言202\/100应急守护型92%1.针对店铺可能遇到的碰瓷、闹事等情况,制定《应急处理手册》,培训店员使用监控、录音设备保留证据;2.当场挡掉“竹编杯碰瓷”事件,通过监控、售后录音驳斥敲诈者,保护店员免受惊吓;3.开设“手作赛车体验营”,免费邀请500名乡村儿童参与,教孩子们用竹编、陶艺制作迷你赛车,在体验中传播手作文化;4.改装10辆赛车,车身印上苗族绣品、竹编图案,用于公益宣传,吸引汽车圈关注手作公益。

江屿213\/100运营支撑型97%1.开发“手作供应链云平台”,实现订单自动分拣、库存实时共享、物流轨迹追踪,将订单处理效率提升65%;2.根据陈曦整理数据的习惯,在平台中添加“一键导出报表”“订单分类标签”等17处细节优化,减少她的工作量;3.平台上线初期,连续3天3夜守在服务器旁,及时修复“手作故事库加载缓慢”等bug,确保运营稳定;4.深夜发现陈曦工作室灯亮着,主动送去热馄饨与平台使用教程视频,反复叮嘱“有问题随时找我”。

周明远教授275\/100文化赋能型98%1.耗时3个月,走遍全国8个古籍市场,搜集500本手作相关古籍,其中清代《绣谱》《竹编考》等10本为孤本;2.主导筹建“手作公益文化传承馆”,将核心展区命名为“曦光阁”,寓意“手作公益如晨光般照亮传承之路”;3.捐赠个人珍藏的清代刺绣书签、民国竹编茶具等100件藏品,作为传承馆镇馆之宝;4.组织高校非遗研究中心专家,为濒危技艺编写《数字化传承指南》,详细拆解每道工序的操作要点与技巧。

顾衍之270\/100资源保障型96%1.发起设立1亿元“手作公益产业基金”,章程中明确“陈曦拥有重大决策投票权”,确保她对项目的主导权;2.拒绝多家企业“捐赠换独家代理权”的要求,坚持基金“纯公益属性”,保障手作合作社利益;3.推动公益商店在上海、广州、成都等10个城市选址,协调当地政府提供场地优惠、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;4.为“手作技艺传承计划”对接国家级媒体资源,确保计划启动后能获得全国性曝光。

面板下方的总结文字格外醒目:“当前6位核心伙伴平均羁绊进度达95.7%,‘忠犬型伙伴’标签触发条件已满足90%。剩余10%需通过‘重大公益突破’(如技艺传承计划超额完成)或‘共同应对危机’(如合作社突发生产事故)两类关键事件达成,触发后将解锁伙伴专属守护技能。”

陈曦看着表格里密密麻麻的行动细节,眼眶微微发热。从最初只是想帮乡村手作者多卖几件产品,到如今构建起“店铺运营+文化传承+基金支持+健康服务”的完整公益生态,每一步都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——是沈砚川的细致,让公益有了温度;是陆星辞的声量,让公益被更多人看见;是顾言的守护,让公益少了阻碍;是江屿的支撑,让公益走得更稳;是周教授的赋能,让公益有了深度;是顾衍之的保障,让公益有了远方。

她正想关闭面板,屏幕突然跳转,暖金色调瞬间转为严肃的橙红色,“新挑战预警”四个大字格外刺眼:

新挑战:手作技艺传承危机

“系统通过合作社调研数据监测发现,全国30家合作手作合作社中,12家面临严重‘技艺断层’问题:

?年龄结构失衡:55岁以上手作者占比超70%,30岁以下传承人不足5%,部分合作社甚至出现‘无年轻人可传’的情况;

?技艺面临失传:苗族百鸟裙刺绣的‘万字纹’、浙江古法竹编的‘十二经编法’等8项非遗技艺,目前仅1-2位老艺人能完整掌握,且老艺人多因视力下降、关节劳损难以长期授艺;

?传承意愿低迷:年轻人认为手作收入不稳定、学习周期长,更愿意外出务工,即使有少数人愿意学,也多因缺乏系统教学、难以坚持而放弃。

新任务:6个月内制定并执行‘手作技艺传承计划’,需达成以下三大目标:

1.人才培养:为12家濒危合作社每家至少培养3名30岁以下传承人,确保核心技艺能代代相传;

2.数字化保护:开发‘手作技艺数字化课程’,涵盖8项濒危技艺的完整教学视频、图文教程,覆盖10万+潜在学习者;

3.青年引流:举办‘全国青年手作大赛’,选拔100名优秀青年手作者纳入扶持计划(提供资金、资源、导师支持),激发年轻人对传统手作的兴趣。

任务奖励: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