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6章 过五关,草船借箭(1/2)
午时末,曲江池畔水榭竹帘低垂。
张勤摘下岸边新荷,将荷叶覆在林儿头顶。
嫩叶清香中,婴儿小手抓着叶缘流苏般的脉络。
且再说关云长过五关。张勤执起竹筷,在石案上排出六枚杏核。
筷尖轻点首枚杏核,这第一关,东岭孔秀。
竹筷劈下时杏核滚落案边,被周小虎俯身拾起。
韩芸正分茶,茶壶悬在半空:那关羽可曾用饭?
壶嘴溢出的水珠在石案晕开深色。
张勤竹筷转向第二枚杏核:到洛阳时,韩福摆宴...
筷尖挑飞杏核,恰落进苏怡捧着的果碟。
林素问穿针的手停住:带着两位嫂嫂,夜宿何处?
绣线随话音轻颤。
张勤竹筷横扫,第三枚杏核滚向茶盘:胡华庄上,老人赠袍...
杏核撞上茶盏,惊起停在帘角的蜻蜓。
杏儿学着父亲举筷,却戳中碟中蜜枣。
枣核飞起时,张勤竹筷凌空截住:这第四关卞喜,设宴镇国寺...
筷尖轻压杏核,核壳地裂开细纹。
林儿突然伸手抓向杏核,荷叶笠歪斜遮住眉眼。
苏怡扶正叶笠时,张勤竹筷已点向第五枚:荥阳王植,纵火驿馆...
筷风带起杏核,滚过林素问未完成的绣绷。
未时正,曲江上空骤起乌云,又要下雨了。
豆大的雨点砸在荷叶上噼啪作响时,众人疾步避入望江亭。
张勤解下靛蓝襕衫罩住杏儿头顶,细棉布料瞬间洇出深色水痕。
且说诸葛亮草船借箭。他指着雨帘密布的江面,雨丝斜打栏杆如万箭齐发。
周小虎忙将食盒顶在头上:军师怎知三日必有大雾?
油纸盒面溅起的水花恰似浪涛。
韩芸抽出袖中记账用的竹简,以炭条画江流走向:若曹军放火箭如何是好?
炭迹遇水晕开,化作雾状墨团。
张勤取亭角蓑衣代草船,悬在栏杆:船束草人,浸湿即难燃。
蓑草滴落的水珠在青砖地聚成小洼。
林素问递来温着的姜茶,陶壶嘴的热气与雨雾交融:那二十船需多少草人?
她指尖在壶身划算,每船三十卒,约束六百草人。
壶盖随雷声轻震。
张勤执壶倒茶,水线注入茶盏如箭落船舱:实则每船五十草人,虚张声势。
杏儿忽然从衣衫下探出手接雨,掌心水珠映出亭角蛛网。
苏怡忙握回女儿小手:后来曹军可察觉中计?
她发间银簪沾了雨珠,滴在石凳上绽开水花。
张勤以筷击盏,发出清脆声响:待雾散船归,十万箭矢已入吴营。
雨势渐小时,周小虎忽指对岸:看那渔舟,岂非如草船?
众人望去,果见一叶扁舟破雾而出,船头老翁蓑衣滴滴答答淌水。
申时三刻,曲江池面的涟漪尚未平息,东天已挂起双虹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