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6章 过五关,草船借箭(2/2)
张勤横抱着熟睡的杏儿踏上归途,女婴的腮帮随着呼吸轻轻起伏,涎水在他靛蓝襕衫肩头洇开深色圆斑。
苏怡稍后半步跟着,发间银簪的流苏随步摇动,在夕阳下投下细碎光影。
昨日宫中...苏怡刚开口,巷口传来售胡饼的梆子声。
张勤将杏儿往肩头托了托,婴儿的鼻息轻拂过他耳际。
不过是漕运折算的新旧制争议。
他答话时,目光掠过虹霓下西市的瓦楞,那里正有漕船卸货的号子声传来。
杏儿在睡梦中咂嘴,小手无意识揪住父亲衣领的缝线。
苏怡伸手想理顺女儿揉皱的衣领,指尖触到布料下硬物的轮廓。
那是桑皮纸折叠的痕迹,墨迹似乎透过布料显出淡淡的字样。
她转而拂去丈夫肩头的槐花碎屑,动作轻得像在拭去不存在的尘埃。
坊墙头探出的石榴枝擦过张勤袖口,熟透的果实裂开朱红籽实。
他侧身避开时,杏儿被惊动般蹙眉,鼻翼轻轻抽动。
苏怡解下腰间熏过香的罗帕,展平垫在女儿脸侧。
帕角绣的并蒂莲纹恰好遮住了衣料下海图标注的二字。
拐过坊角时,暮鼓声自皇城传来。
张勤停下脚步调整抱姿,杏儿软软的脸颊贴在他颈侧,温热的呼吸拂过昨日被甲胄磨红的皮肤。
苏怡忽然以簪尖轻点丈夫袖口:这墨渍,像是绘舆图用的松烟墨。
张勤低头看见袖口确实沾了点点墨迹,应是昨夜修改海图时不小心沾上的。
他尚未答话,怀中的杏儿忽然在梦中咯咯笑起来,露出新长的两颗乳牙。
笑声惊起了巷口槐树上的麻雀,扑棱棱的振翅声盖过了苏怡未尽的询问。
夕阳将三人的影子拉长,投在青石板路上。
张勤踩着自身影子的脚部前行,那影子脖颈处恰好有道褶皱。
正是衣襟内海图上标注倭国银矿的位置。
苏怡默默将罗帕塞回袖中,帕角已沾了女儿的口水,和她未能问出口的忧虑。
酉时初,朱雀大街西坊的槐树影子拖得老长。
张勤抱着杏儿转过延康坊的石柱时,秦王府的青绸马车正停在翰墨斋门前。
车帘掀开时先露出青玉柄的麈尾,麈尾的银丝流苏扫过车辕上的铜钉。
虞世南绛紫色公服的下摆擦过踏凳,他的仆人转身扶住穿杏黄襕衫的李承乾下车。
后面跟着跳下来的是竹青色缺胯袍的李泰,腰间的银鱼袋撞在佩剑上叮当作响。
张勤屈膝要行礼时,怀里的杏儿突然咿呀一声,小手抓皱了他肩头的衣料。
李承乾上前半步虚扶:张先生不必多礼。
继而向张勤行学生礼。
他蹀躞带上的银钩碰着羊脂玉佩,目光扫过张勤肩上熟睡的女婴。
杏儿的口水印在靛蓝襕衫上,湿痕又扩大了一圈。
虞世南执麈尾还礼,玉柄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。
这位可是作《锦瑟》的张县公?
麈尾的银丝扫过书肆门前的石狮子,惊起了停在狮爪上的麻雀。
张勤抬头时,杏儿的脑袋在他颈窝蹭了蹭。
您可是着《蝉》的虞公?
他空着的右手下意识行叉手礼,指尖碰到杏儿后背的襁褓系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