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9章 抽象画与具象的坑(2/2)
林灿顺势而为,在与几位科技圈人士交谈时,刻意展现了“林燊”在分布式计算和AI领域的一些“前瞻性但略显理想化”的见解(这些都是他让耗子准备的、半真半假、听起来高大上但短期内难以验证的技术构想),进一步巩固了其“技术天才”的人设。这一切,都被薇薇安看在眼里,喜在心里。
沙龙进行到一半,耗子安排的“小礼物”准时送达——一位自称是《硅谷前沿》杂志的记者(自然是耗子找人假扮的),“偶然”得知技术新贵林燊在此,特意赶来想要进行一个简短采访,重点询问他对“科技与艺术融合”的看法,并“恰好”提到了薇薇安·李女士的收藏眼光和对科技艺术的支持。
这番操作,不仅给足了薇薇安面子,更是在她所在圈子里做实了“林燊”欣赏她“艺术品味”的印象。薇薇安看林燊的眼神,几乎像是在看一座闪闪发光的金矿,而且是一座懂得欣赏她“内在价值”的金矿。
沙龙结束后,薇薇安主动提出送林燊回酒店。在车上,她的话语更加露骨。
“林先生,像您这样既有技术远见,又懂得生活品味的人,真的很少见。”她声音带着一丝慵懒的诱惑,“我在欧洲还有一些资源,如果您的事业有向那边拓展的想法,或许我可以帮上点忙。毕竟,科技最终还是要服务于人文,不是吗?”
林灿心中冷笑,服务于人文是假,想搭上他这艘“潜力股”的快船,把她自己和她背后那个可能已经开始不满的金主资源变现才是真。
“李小姐的人脉和眼光,我自然是信得过的。”林燊(林灿)故作沉吟,“不瞒你说,我最近确实在考虑一个基于区块链和AI的艺术品数字身份认证项目,旨在解决艺术品流通中的信任和溯源问题。这需要顶级的艺术圈资源和支持……”
他抛出了一个看似前景广阔,实则烧钱且落地困难的项目构想。这正是对付这类捞女的经典手段——用一个巨大的、光鲜的“饼”,吸引她们投入资源,而主导权却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薇薇安果然上钩,眼神更加炽热:“数字艺术认证!这绝对是未来的方向!林先生,这个项目太棒了!我觉得我们可以深入合作!资金、人脉、宣传,我都可以想办法!”
“具体细节,我们可以慢慢谈。”林燊(林灿)适可而止,没有立刻答应,保持着技术天才的“纯粹”和对合作的“审慎”态度,这反而让薇薇安更加心痒难耐。
回到酒店,林灿立刻换回原本的身份,眼神恢复锐利。
“耗子,把今天沙龙上,‘偶然’拍到我和薇薇安相谈甚欢、尤其是她挽着我手臂的那些‘高清照片’,匿名发送给那位瑞士金主汉斯·格鲁伯先生。记得,角度要选得暧昧一点。”
“明白!保证让那老家伙醋意大发!”耗子兴奋地搓手,“顺便再给他邮箱里塞点薇薇安最近和其他几个科技新贵‘交流密切’的模糊信息?”
“可以,把握好分寸,别太假。”林灿点头,“我们要的,是让格鲁伯对薇薇安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和控制欲,逼她更快、更急切地在我这个‘林燊’身上寻找出路和安全感,从而心甘情愿地掏出更多资源和……信息。”
他走到窗边,看着洛杉矶的夜景。薇薇安·李,不过是棋盘上一枚比较精致的棋子。利用她的贪婪和焦虑,不仅能给斯特兰奇那边制造些小麻烦(如果格鲁伯的势力与“基金会”有交集的话),更重要的是,可以通过她,接触到欧洲那边的艺术-资本圈子,那里或许也藏着“基金会”的触角。
猎手的网,正在悄无声息地撒向更广阔的水域。而鱼儿们,还以为自己正在优雅地游向更美味的饵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