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西安西安古城密档 > 第266章 永恒·精神朝阳.5. [凝望]世纪对视

第266章 永恒·精神朝阳.5. [凝望]世纪对视(1/2)

目录

5.[凝望]世纪对视

《西安!西安!》大型主题展,在持续了数月、引发了全城乃至更广泛范围的热烈反响后,终于迎来了它的闭幕日。这是一个周六的下午,或许是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,前来参观的人群比往日更多,气氛中也多了一份依依不舍的庄重。

江静云选择了这个特殊的时刻,独自一人,再次走进了这个她已无比熟悉,却又每一次都让她心潮难平的展厅。她没有惊动任何人,甚至连苏晓晨也不知道她会来。她只是想,在这一切即将暂时告一段落的时候,以一个纯粹的亲历者、见证者,而非顾问或前辈的身份,再来进行一次彻底的、安静的告别。

她穿着一身深蓝色的便装,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,缓步穿行在熙攘的人群中。周围是嘈杂的人声——孩子们的提问,年轻人的低声讨论,老人们沉重的叹息——但这些声音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,无法真正侵入她内心的那片寂静之海。

她在复原的旧书店场景前停下,目光掠过那本《史记》,仿佛又看到了那个青衫磊落、戴着金丝眼镜的年轻“掌柜”,正用他沉静而深邃的目光,与她对上暗号。那一刻的紧张与确认,穿越了近半个世纪的烟尘,依然清晰如昨。

她走过“德裕典当行”的后院模型,耳边似乎又响起了发报机那微弱而坚定的“滴答”声,那是她作为“夜莺”,在无数个危险的夜晚,与远方组织保持联系的唯一纽带,是黑暗中的希望之声。

在“寒露”牺牲的展板前,她驻足良久。那张没有照片、只有代号和简单事迹说明的展板,却让她眼前浮现出那个身手矫健、最终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年轻交通员模糊而决绝的背影。她的心,依旧会为每一个逝去的战友而刺痛。

她的脚步,最终还是不由自主地,被牵引到了“永恒的回答”展厅。

这里的人最多,却也最安静。人们自觉地压低着声音,仿佛怕惊扰了安眠于此的英雄魂灵。

她看到了那枚指针永远停驻的怀表——“磐石”雷万山,那个耿直火爆、却将忠诚刻进骨子里的汉子,他没能倒在明刀明枪的战场,却牺牲于黎明后的冷枪。她的指尖在展柜玻璃上虚虚拂过,仿佛能感受到那块金属冰凉的触感,以及其背后那颗火烫的心。

她看到了那支笔帽有裂痕的钢笔——“蝴蝶”白曼琳,那个明艳动人、在刀尖上跳舞的姑娘,她本该有更绚烂的人生,却凋零于黑暗的刑讯室,甚至死后蒙冤。江静云记得她偶尔流露出的、对安定生活的向往,记得她谈起未来时眼中闪烁的光芒,那些微小的、属于普通人的愿望,最终都化为了信仰的祭品。

她看到了赵致远那本烧焦一角的笔记——“琴师”,那个曾经风度翩翩、善于洞察人心的心理学天才,被病痛禁锢了身体,却从未禁锢住他那颗向往光明、贡献智慧的心。看着那工整而睿智的字迹,她能想象出他在病榻上,依旧努力思考、试图贡献力量的模样。

最后,她的目光,如同被磁石吸引,牢牢地定格在了展厅最中央。

那个深紫色的檀木匣,在射灯下泛着幽深的光泽。它静静地躺在那里,像一个浓缩了所有惊涛骇浪的时空胶囊。而在它旁边的墙面上,是那张她看过无数次的密码纸片,以及那句被放大投影的、由苏晓晨破译出的最终答案——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