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3章 沈廷舟完成任务归来,帮晚秋解决危机(2/2)
“沈大哥,你可算回来了!”周大哥看到沈廷舟,激动得眼眶都红了,“之前晚秋妹子一个人撑着作坊,受了不少委屈,现在你回来了,咱们就有主心骨了!”
“辛苦你们了。”沈廷舟拍了拍周大哥的肩膀,“以后作坊的事,咱们一起商量,不会再让晚秋一个人受累了。”
刘大姐也笑着说:“沈大哥回来就好,有你在,咱们再也不怕有人来捣乱了。对了,县食品厂昨天还派人来问,什么时候送样品过去呢。”
沈廷舟看向林晚秋:“样品准备好了吗?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去县食品厂?”
“已经准备好了,明天就可以送过去。”林晚秋点点头,“有你陪我一起去,我就更放心了。”
第三天一早,沈廷舟和林晚秋带着样品,坐着周大哥赶的马车,去了县城。县食品厂的厂长看到沈廷舟,态度明显比上次对林晚秋时恭敬了不少——他早就听说过沈廷舟的身份,知道他是部队里的军官,手里有实权,不敢轻易得罪。
沈廷舟没跟厂长绕弯子,直接拿出样品,让厂里的师傅当场试做。师傅按照林晚秋提供的配方,做出的红枣泥、核桃糊,口感细腻,味道香甜,比厂里原来的产品好吃多了。厂长尝了之后,眼睛一亮,当即就跟林晚秋签订了合作协议,还主动把提成提高到了7%,态度殷勤得不得了。
从食品厂出来,林晚秋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:“没想到厂长的态度变化这么大,肯定是因为你的缘故。”
沈廷舟笑了笑:“他是怕我找他麻烦,毕竟林茉莉的舅舅很快就要被调查,他不想跟林茉莉扯上关系,自然要对咱们客气些。”他牵着林晚秋的手,沿着县城的街道慢慢走,街道两旁的店铺都挂起了红灯笼,年味越来越浓,“晚秋,我这次回来,还有个想法想跟你商量。”
“什么想法?”林晚秋好奇地问。
“咱们的作坊在村里做得不错,但是规模有限,客源也主要是公社和附近的村子,想再扩大,很难。”沈廷舟的目光落在街道旁一家热闹的食品店上,“县城里的人多,消费能力也比村里强,要是咱们能在县城开一家食品店,专门卖咱们的辅食,再加上一些你研发的新点心,生意肯定会很好。这样一来,不仅能扩大咱们的生意,还能让更多人知道咱们的品牌,以后就算有人想找咱们的麻烦,也得掂量掂量。”
林晚秋眼睛一亮,沈廷舟的想法跟她不谋而合。她早就想把生意做到县城去,只是之前沈廷舟不在,她一个人既要照顾孩子,又要打理作坊,没精力去筹备。现在沈廷舟回来了,有他帮忙,这个想法终于可以实现了。
“我也想过在县城开食品店!”林晚秋兴奋地说,“我还研发了几种新点心,比如芝麻酥、花生糖,都是用空间里的原料做的,味道肯定比市面上的好。要是在县城开店,不仅能卖辅食,还能卖这些点心,肯定能吸引很多顾客。”
“那就这么定了!”沈廷舟笑着说,“咱们先在县城找个合适的店铺,然后装修、办理手续,争取在年前把店开起来,赶上春节的好生意。”
两人在县城转了一圈,最后看中了一家位于街道中段的店铺。店铺不大,只有一间门面,但是位置好,旁边就是供销社和医院,人流量大,而且租金也不贵。店主正好想回老家,愿意低价转让,沈廷舟当场就跟店主签订了转让协议,付了定金。
回到村里,沈廷舟和林晚秋把在县城开食品店的想法告诉了周大哥和刘大姐。周大哥和刘大姐都很支持,周大哥还主动提出,等店铺开起来,他去县城帮忙打理店铺的进货和运输,刘大姐则留在村里,继续管理作坊的生产。
接下来的几天,沈廷舟和林晚秋忙着筹备食品店的事。沈廷舟去公社办理开店的手续,林晚秋则在作坊里研发新的点心,还教给工人们新的制作方法,确保村里的作坊能稳定供应县城店铺的货源。沈念安也没闲着,每天放学回来,就帮着记账,还把自己攒的零花钱拿出来,说要给店里买账本。
沈老太和张兰听说沈廷舟回来了,还在县城开了食品店,也主动上门来帮忙。沈老太帮着照看沈念溪,张兰则帮着打扫店铺,虽然以前她们经常找林晚秋的麻烦,但现在看到沈廷舟有本事,作坊和店铺的生意越来越好,也想跟着沾点光,态度比以前好了很多。林晚秋看在沈廷舟的面子上,也没跟她们计较,只是在心里留了个心眼,没让她们接触店铺的核心业务。
腊月二十八那天,县城的食品店终于装修好了。店铺的门头挂着一块木质招牌,上面写着“晚秋食品店”,字体苍劲有力,是沈廷舟亲手写的。店里的货架上,整齐地摆放着各种辅食和点心,有红枣泥、核桃糊、芝麻酥、花生糖,还有林晚秋特意研发的适合冬天吃的姜糖和糯米糕,香气扑鼻,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。
开业当天,公社书记、李同志、王医生都来捧场,还给店铺送了锦旗,上面写着“致富带头人,便民好商家”。村民们也来了不少,把店铺挤得满满当当,大家都想尝尝林晚秋做的辅食和点心,没过多久,货架上的东西就卖出去了大半。
沈廷舟看着忙碌的林晚秋,心里满是欣慰。他走到她身边,帮她整理了一下被风吹乱的头发:“晚秋,辛苦了。”
林晚秋笑着摇摇头:“不辛苦,看到店铺这么受欢迎,我高兴还来不及呢。”她抬头看向沈廷舟,眼神里满是憧憬,“以后咱们的生意会越来越好,咱们的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。”
沈廷舟握住她的手,用力点了点头:“嗯,以后咱们一家人再也不分开了,一起把日子过好,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。”
夕阳西下,金色的余晖洒在店铺的门头上,“晚秋食品店”的招牌在余晖中闪闪发光。林晚秋靠在沈廷舟的肩上,看着店里来来往往的顾客,听着孩子们的笑声,心里满是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