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 > 第104章 林建军结婚,搬离四合院

第104章 林建军结婚,搬离四合院(1/2)

目录

1957年的元旦,北风卷着碎雪掠过红星轧钢厂的围墙,食堂里却暖意融融。墙上挂着“革命伴侣,共筑长城”的红绸横幅,几张方桌拼在一起,铺着洗得发白的蓝布,上面摆着搪瓷缸装的茶水、水果糖和一碟碟花生瓜子——这是林建军和苏岚的婚礼,简单却透着郑重。

林建军穿着一身崭新的深蓝色干部服,胸前别着“军工生产先进个人”的奖章,这是厂长特批的荣誉。他看着站在身边的苏岚,她穿着一件米色的列宁装,领口系着红绸带,头发梳成整齐的发髻,脸上带着温和而坚定的笑,没有新娘的娇羞,更像并肩作战的战友。

“林建军同志、苏岚同志,”厂长刘建国拿着结婚证,声音洪亮,“你们一个是轧钢厂的技术骨干,为军工生产立下汗马功劳;一个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,守护工友健康。今天,我代表工厂党委,祝你们新婚快乐,在革命的道路上互敬互爱,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贡献更多力量!”

掌声雷动,技术科的赵小刚带头喊起了口号:“向林科长、苏医生学习!”“祝他们永结同心!”

林建军接过结婚证,红色封皮上的烫金印章还带着油墨香。他递给苏岚,两人的手指轻轻触碰,都感受到了彼此掌心的温度。“苏医生,往后请多指教。”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,这是穿越以来,他第一次拥有真正意义上的“家”。

“林科长,也请你多担待。”苏岚的笑容明媚,翻开结婚证,照片里两人并肩而立,目光都望向远方,像在眺望共同的未来。她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,里面是一块上海牌手表:“这是我攒了半年工资买的,以后你搞技术攻关,别总忘了时间。”

林建军从身后拿出一个布包,里面是一辆锃亮的“永久牌”自行车和一台“蝴蝶牌”缝纫机——这是那个年代最体面的“三大件”,他用军工项目奖金和技术革新奖攒下的,“以后你上班骑车方便,缝纫机……闲时可以做点针线活。”

食堂里的笑声和祝福声交织在一起,王师傅颤巍巍地举杯(里面是茶水):“好孩子,成家了就是大人了,记住,不管外面多乱,守住技术,守住家,就啥也不怕。”

“谢谢王师傅。”林建军郑重点头,眼眶有些发热。这温暖的场景,与四合院的算计形成鲜明对比,让他更确信自己的选择没错。

【叮!】

系统的提示音在掌声中响起,带着柔和的波动:

【“婚姻关系确立”关键事件完成,触发“家庭稳固”效果,获得“国营单位家属福利”(优先分配住房、医疗补贴)。】

【当前状态:与四合院物理隔离条件成熟,“外部干扰抵抗值”提升至90%,技术攻关专注度突破峰值。】

【奖励发放:“1950年代家庭理财指南”;“厂外平房装修方案”;科技报国积分+300。】

婚礼结束后,林建军骑着崭新的自行车,苏岚坐在后座,两人迎着碎雪往厂外的平房去。那是一间带小院的青砖房,离工厂只有两站地,是厂里特意分配的“军工骨干家属房”,前几天已经简单收拾过,窗台上还摆着苏岚带来的绿萝,透着生机。

“以后这就是我们的家了。”苏岚推开院门,声音里带着憧憬,“院里可以种点蔬菜,冬天腌咸菜,能省不少粮票。”

林建军看着屋里的陈设:靠墙摆着他亲手打的书架,上面已经放好了技术手册;苏岚的医药箱放在床头柜上,整整齐齐;墙角的缝纫机闪着金属的光——这是属于他们的空间,没有四合院的窥探、算计和道德绑架,只有踏实过日子的气息。

第二天一早,林建军回四合院取最后一点东西。刚进中院,就被院里的人围住了。阎埠贵拿着算盘,眼睛在他的自行车上转了两圈,笑着说:“建军,恭喜啊!这房子真气派,比院里亮堂多了。以后常回来看看,街坊情谊不能忘。”

“会的,三大爷。”林建军的语气平淡,心里清楚他的算盘——无非是想让二儿子阎解放多沾点技术科的光,之前答应的“技术资料优先看”,他会做到,但想走后门,绝无可能。

傻柱拎着个布包走过来,里面是几个白面馒头:“建军,这是我妈蒸的,给你和苏医生尝尝,搬家大喜。”他的眼神里带着真诚的羡慕,没有了之前的别扭,“以后有啥重活,喊我一声,随叫随到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